没有感觉的感觉

来源 :中外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ouh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这个题目,绝不是为了玩弄文字技巧。这是郑智化多年以前一首叫做《单身逃亡》的歌曲中的一句词,用来形容我的一些感受,我想,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在电脑里放进一张我哥们儿李延亮的《火星滑雪场》的CD,一边敲键盘一边心想,操,丫真他妈是一天才。下午王泽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从美国回来了,你已经腰缠万贯了,可得请我吃饭啊。哈,腰缠万贯了,有意思。不小心泄露了OICQ号码,一下子进来那么多《中外少年》的老读者,我跟他们说,别好奇了,你们觉得怎么怎么样的王磊也就不过如此。他们还是不死心,"如此"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唉!--我知道你们的期望,我也希望我能做得更好,想一想既然实在没法一遍遍地解释,干脆就告诉这本杂志的读者们所关心的一些我的个人问题,看来,还是用最平淡的语气和白描的手法来写这篇文字,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其实,我觉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并不是受打口文化(如果打口也算是"文化"的话)影响很深的人。颜峻在《北京新声》那本书里好像写了什么"献给打口的一代",也许他想成为兰州、北京乃至中国的打口领袖,我想这应该没我什么事儿。还有邱大立,有个头衔叫什么"广州卡口教父",好像在他眼里,不怎么听打口的我算不上什么乐评人,所以他才在《南方都市报》和《通俗歌曲》上不止一次揶揄我。这些我全都不在乎,让他们玩儿他们的吧,我既没认为自己是什么知名乐评人,也没认为我跟打口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没工夫在这些问题上跟别人争来争去。
  我不得不停下来仔细想想,这几年来,到底有什么线索自始至终贯穿了我并不完整的青春?我所能够想出来的,一是我暗恋了好几年的那个女孩和纯真年代,一是卡夫卡、萨特和存在主义,一是八十年代经典华语老歌和摇滚乐,这其中,不包括打口。1996年我混进大学,在那所鸡零狗碎管得极严的师范大学里,我在一种几近绝望的死气沉沉的悲哀心境下,度过了大一的一个学期。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决定努力活着,去吸收各种历史系里的教授和身边的同学认为是异端、另类的玩意儿,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收集打口CD和打口带。我还清楚地记得,我所购买的第一批打口CD里,包括LindaRonstadt、KennyRogers、Poison、NeilYoung、EricClapton等歌手和乐队的唱片,为了听这些唱片,当时作为班长的我,还专门逃课回家,因为家里有CD机。当时除去从我们大学的地摊上,我还从我家附近的广播学院的地摊上买过打口,而打口圣地五道口、海淀图书城什么的,我虽然去过,但遗憾的是并没淘到什么"尖儿货",而再加上我不太喜欢一张CD被打掉几首歌,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淘打口上太下功夫。所以说老实话,打口的东西我收集得不多,而能数出的最好的"尖儿货",也就是TheBeatles著名的双红、双蓝精选,据后来认识的拥有上千张打口CD的央视的一哥们儿说,在北京能有双红和双蓝的打口的主儿,都是特牛×的。我不禁哑然,其实在我的上千张CD里,打口的也许只有不到10张,这是实情。也因此我才会说,其实打口文化对我并没有什么太打的影响。
  大学念到一半,也许是由于稿子写得很多,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也许是由于我对没有被打掉歌曲和切去一角封套的正版唱片的偏好,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大量购买正版CD,打口就更是日渐远离了我的生活。
  后来我喜欢的那个女孩从日本回国,我们有过一些长谈的机会,她十分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偏执的单相思和另类的思想,你没有正常的青春。--其实,我真的不在乎,我留长发的时候被人认为是愤青,我在外企做白领的时候被人认为是小资,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在外企做白领的时候,恰恰正是留着长发。所以我说,不用去管别人怎么看,重要的是活出你自己,你的成长期里有打口,那打口就影响了你的成长;你的青春期里什么都没有,你就没有什么鸟感觉,管他的呢。
  文/王磊
其他文献
2001年8月15日,郑伊健从徐克导演的大片《蜀山传》中走出来,与成都的影迷在电影放映厅里匆匆一见。  下午3点,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的我,发现电影院外已经被闻讯赶来的影迷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许多影迷手里拿着电影海报、唱片或者签名册不停地大呼:“伊面、伊面……”。下午4点钟左右,郑伊健终于现身,影城里的欢呼声不绝于耳。当天郑伊健身着黑色紧身T恤、黑色牛仔裤,可能是为了配合郑伊健一身黑装的需要,影城里的
期刊
他们是谁?呵呵……  上传者/老编菌菌&冬子  上传路径/编辑部    卡通贴里的青春纪念  上传者/可伶&可俐  上传路径/重庆市第一中学    姐妹花  上传者/莫在说&莫在题  上传路径/湖北宜昌    放心啦,这新西兰的蒸汽船,不是TITANIC  上传者/钱兰  上传路径/新西兰奥塔古大学    影院派送一包纸巾,我们看完可没有哭哦!  上传者/两兄妹  上传路径/广西南宁市八中    
期刊
电视节目“百万富翁”源自英国,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自从购买其版权以来,已经播出了100多集,收视率很可观,亦在香港市民中掀起了一股求知热潮。我们不妨来个虚拟版,让大家一起来玩!  参加规则:答对一题可以拿奖金走人,也可以继续应答;答错一题即被淘汰,仅拿当前奖金。  可以使用二个锦囊,一个仅一次。  设立2个保险线,到达的话至少可以拿走保险线的奖金。  每题时间限为5分钟,打电话通话时间限为60秒。 
期刊
“性感”是对安吉莉娜朱莉的第一个感觉,“狂野”、“智慧”、“强悍”也是同时在她身上的形容词。朱莉1975年6月4日出生在洛杉矶,本名AngelinaJolieVoight,其是的Jolie在法文中代表“神秘魅力”。  在安吉莉娜的记忆中,生活好象一直都充满动荡。小的时候因为经济窘迫,她和妈妈与弟弟经常搬家,直到长大后她做了职业模特也是常常因为忙于做巡演而在各大城市间飞来飞去。在对做模特感到厌烦后,
期刊
一切都好,就是有个打口……  一直很喜欢“热爱”这个词,读起来很power的感觉,她代表着一种冲动和包容。  热爱——你的熠熠生辉,或者支离破碎。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缺点,热爱一个东西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不会因为CD上的一个口而感到一丁点的沮丧,反而更觉的它弥足珍贵。这期的青春话题,就让我们去结识一下那些被打了口的音乐和热爱这些音乐的人们。    1999年,深圳广告人欧宁、北京摇滚
期刊
我的第一张打口CD是在我家门口的一家卖衣服的小店里,时间是1999年一个很大很大太阳的下午。卖打口CD相信是这家服装小店的另一条生存之道。我准备坐公车外出的时候不经意的留意到在小店的门口有一个纸箱。多年的买CD经验告诉我,这样的纸箱里面装的肯定是CD。  我那时候已经很久没有买什么新的CD了,于是就上前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值得让我掏钱包的东西躲在里面。奇怪,怎么这些CD都缺了一个口的?这还能不能听啊?
期刊
Q:什么是打口?  A在国外市场(包括香港也有)难以销售的唱片被销毁,成位塑料废品卖到中国。来源  似乎全部自美国。因此购买所有欧洲,日本乐队的打口都是在美国销售的版本。  Q:打口有磁带么?  A:是的,一度磁带量相当大。但是一些南方城市如广州较少进磁带。实际上,一些精品只能在磁带里找到。  Q:有中文打口么?  A:当然,也有少量中文的打口。据说来自香港。  Q:海关的角色?  A:海关的角色
期刊
北京的五道口是我知道的卖打口带和打口CD最集中的地方。学校在城市的最东边,无比偏远,可还是有我的同学不辞两个小时的车程专门跑去淘那些被我们称为“带着伤痕的音乐”。每每看见他们朝圣者般的虔诚,我的心里也会有一种纯净的情愫生成,由衷的会意。  艺术类院校是滋生和孕育先锋的思想的最合适的温床。它们披挂着各异的外衣在这里粉墨登场。我自己也实践着这类所谓的先锋艺术:现代舞,实验话剧,行为艺术……等等等等。但
期刊
某月某日,晴,阳光充足,无风,可以是一个悠闲的南方冬天。我想,今晚可以出发了。  这是我第一次去H镇,它仅仅是无数个陌生小镇中的一个,对于我没有寻亲访友的必要,没有旅游散心的意义,这一次的上路纯粹是为了生计。H镇是中国打口CD的集散地,这是我出发的全部理由。  脑子里记着打口前辈口述的关于H镇的打口地形图,在重重夜幕下的本城郊区,坐上了开往H镇的长途汽车。   在车厢里昏暗的灯光下,望着其他的乘客
期刊
今年暑假,我又一次飞到了西班牙,看望在这里工作的爸爸。  爸爸住的城市依山傍海,阳光、沙滩美丽极了,我玩得好开心。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自然科技馆,这是专门为孩子建立的一个大型科技馆。这里的孩子正放暑假,所以每天都有许多孩子进去参观。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一进门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个直立的粗长的透明管,里面塞满了牛奶盒、可乐瓶、易拉罐、废报纸、电池什么的,我感到困惑,旁边还有一台大电脑,屏幕上花花绿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