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科学概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教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后所有化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用讲授法只能让学生记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而对于该定义的来龙去脉,部分学生直到初三还是一知半解。在本课的一次教学中,受一学生的“引导”,我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知识建构,还原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灵魂,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精通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掌握数学教材深度的主要标志.然而许多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学生的解题方法主要靠模仿与记忆获得,很难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常出现“能听懂不会解题”的怪现象.那么,解题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在数学习题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
红学定位从&#39;四支柱&#39;到&#39;中华文化之学&#39;再到&#39;新国学&#39;具有内在理路,实质是区分曹著和高续&#39;两种<红楼梦>&#39;的真假、优劣.红学定位于&#39;新国学&
葛洪自然观是以"玄"、"道"和"一"为基本范畴,以"万物有灵论"为主要内容的神仙道教自然观,物类变化观是其神仙信仰和炼丹方术的理论基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葛洪继承发挥了魏晋
近代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工具作用的不断强化,已把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转变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凸现出人为了获取物质产品而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占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被
近期宏观经济指标一再低于市场预期,“稳增长”紧迫性进一步显现,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势在必行。建议实施以“补投资、促消费为重点,结构调整与总量松动结合,结构性措施为主”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从微观到宏观,既有具体的情景又有复杂的生理结构,既有静态的形态描述又有动态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拓展了生物教学手段,使生物课堂形式多样,改变了生物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一
现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供给制和实物分配制.它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公私不分,数额巨大.二是财政负担重,行政成本高.三是有些规定严重滞后,无法执行.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