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b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从其自身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探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现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不仅是促进素质教育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当今形势下的数学教学需符合处于该年龄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应摒弃传统的模式化教育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将课堂向受学生们欢迎的方向迈进。同时,苏教版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1、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标提到,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实践与应用环节的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理论指导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教材理论知识出发,将其引入实践当中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思考,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认真归纳与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力与已有规律去推测解释未知的问题,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学生利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已有的方法与规律认真总结,并用逻辑思维去分析未知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1.2有助于学生知识与经验的拓展
  在面临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通过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并利用自身的知识体系来将问题解决。学生在拓展其思维空间的同时,其智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专业知识与经验也会得到相应的发挥与拓展。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与经验,他们的创新能力便也无处施展,更谈不上发展提高了。因此,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是对学生知识与经验的拓展,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途径
  2.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问题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文字、图像等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概括,以对问题共性与规律的总结来寻求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观察(12+22=9=32)、(12+22+32=36=62)的规律,并让学生认真总结,让他们将(12+22+32+…+n2)的表达式写出来。在学生将表达式写出来之后,他们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将这个表达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
  再如,将16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一个边长为4的4×4正方形,在新组成的正方形内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慢慢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6个;面积为4正方形有9个;面积为9的正方形有4個;面积为16的正方形有1个,这样共有l+4+9+16=30个正方形。这样进行分布观察,一方面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另一方面还容易去发现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边长为n的正方形内共有(12+22+32+…n2)个正方形。
  由此可见,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中,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引导他们去发现并掌握事物的存在规律,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不断拓展、深化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应用
  新课标要求下的初中数学教材讲究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既注重内容的前后连贯又主张逐步深化,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此,笔者经常在单元复习环节设计出前后连接的教学结构,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易到难,在巩固过程中获得发展提高。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总结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西瓜用刀横竖垂直交叉切两刀,会切成几块西瓜?学生在进行了片刻的思考之后在作业本上写出了答案。同时,让一位学生上台试切,根据呈现的结果让答错的学生及时改正,并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将引题的切2刀增加到3刀、4刀来计算。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由具象上升为抽象,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代数式。
  这种通过对事物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合在一起,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进而发挥出良好的学习效能。
  2.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与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开展初中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电影、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往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从而充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创新意识。该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意义上的“黑板+粉笔”式的教育模式,并且能够以色彩丰富的动态影像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去学习,去认知事物。例如,教师在引入几何概念、解析相似问题时,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绘画出形象的数学模型,并分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带给他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制作相应的动画课件,紧紧抓住处于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独特的影音效果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并引导他们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并发现利于自身学习的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去准备、去思考,充分把握当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选择一些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最终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相应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式学习不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而且也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作者对合作式学习的意义、理念依据、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 化学实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扎实推进,高中化学课改也进了攻坚初阶。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成功运用得到了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心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学好化学呢?笔者通过这些年的教学,认为学好化学有以下几方面要注意: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成为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促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
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作文 教学方法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它能将许多客观抽象、学生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优化了地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多媒体
摘要: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经验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联相符的现象,这时,老师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意外 课堂 善待 精彩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摘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主要从三维目标的意义和关系;根据不同的课型怎样确定三维目标;具体到每节课,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实施三维目标应注意的问题。这四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 落实 三维目标  课程改革已在我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年,走进新型课堂,不难发现:数学教学目标已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关注“三维目标”;但从我县课改实践的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距离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