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房价有多高?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今天比起来,民国时代的房价是高还是低?单纯看房价,民国的房子比现在便宜,可是民国时普通百姓收入太低,房子虽便宜,仍然买不起,从这个角度看,那时候的房价并不算低。
  民初成都小市民死也买不起房
  民国初年,成都一座带小花园院落售价440两银子,据说不足半年就涨到了500两,业主庆幸:“以今日房钱之涨,若未买此宅,即减除月给亦恐不敷。”而那时的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也就攒下5两银子。民国元年,少城栅子街一座院落,瓦房十来间,还带小花园,售价只有440两银子。那时候1两是37克,440两即16280克,近年银价大涨,每克接近1元,16280克也才16万元。花16万元就能在成都市区买一座院落,搁到今天绝对是天方夜谭。
  可是民国初年成都人的收入又有多高呢?人力车夫365天不歇班,刨去饭钱、车份儿以及抽大烟和逛低等妓院等等开支(多数车夫狂赌烂嫖,且有鸦片瘾),一年最多能攒下来3两银子;理发师剃一个头挣10文钱,刨掉吃饭、租房和看病的钱,一年到头最多能攒7两银子;看门的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假如一文钱不花,一年才攒下6000文,折合纹银5两多一点(以上收入数据均见于《成都通览》)。这些卖力气吃饭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所像模像样的宅子,得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
  崩盘时2200大洋能买北京四合院
  要想弄清楚民国房价究竟是高还是低,除了看收入,还要看具体的时间。大致来说,民国前期房价低,民国后期房价高;北洋时期房价低,国民政府时期房价高;抗战以前房价低,抗战胜利后房价高。此外还要看看是哪一个城市,这跟当时的政局也很有关系。
  北京的住房市场“民国十七年前一直涨价,至民国十八年反形跌价”。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下一个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到了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吴虞1924年5月3号的日记)短短五六年,房价涨了一倍多!
  鲁迅先生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了他十余年的“北漂”生涯。刚到北京时,鲁迅住在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S会馆,即山会邑馆,“山会”指山阴县和会稽县,这两个县是清代绍兴府所在地。北京历史上有许多会馆,大多是京官为了方便家乡读书人来京应试及候补官员暂住捐建的,同乡求居例不交租,或只交很少一点管理费,鲁迅当时交的租金也不多。
  到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中国历史上货币的购买力以米价来衡量最为可靠。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价每百斤平均价格分别为5,35元和7.94元。这就是说,八道湾房产约值7万斤米,以现在米价2元一斤来算,大概值14万人民币。同理,西三条四合院房价约值12500斤米,相当于现在的25000元人民币。鲁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费、讲课费。这样看来,八道湾房产约需鲁迅一年的工资,而西三条四合院只值两三个月的工资。
  天津崩盘过后更火爆
  其实早在北京崩盘之前,天津楼市就已经崩过一次盘了。早先没划租界的时候,天津是很冷清的,后来天津成为租界城市,有“治外法权”罩着,什么事儿都是洋人说了算,中国人犯了法,或者当了政治犯,一逃进租界,就没人敢逮了,所以革命党人也去天津,前清遗老也去天津,下野军阀也去天津,天津迅速繁荣起来,房价跟着迅速飙升,房地产公司也跟着遍地开花。
  民国十五年前后,光是天津本土的房产公司就多达几百家。天津城内原有的空地上都盖满了楼房,过去的平房也很快地被拆掉重建。前清遗老和一些实业派人士眼见有利可图,纷纷涉足房地产开发,一时间建筑材料供不应求,自建房的家庭想买砖,必须提前一年预约才能买到。那时候,即使再精明的开发商,即使再有眼光的炒房客,也想象不到房价会跌。可是到了1927年,“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一般旧官僚皆以为旦夕不保”,坐拥多套豪宅的遗老、官僚和小军阀们纷纷卖房,携带细软前往上海避难,市场上的房子供过于求,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房价立马下跌。而普通购房者眼见房价下跌,本来想买也不敢买了,人人持币观望,于是房价跌得更厉害。早先向房产公司和投机客大手笔放款的银行收不回资金,工商业无法运转,市面更加萧条,天津卫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崩盘。
  “反形跌价”以后,房价滞涨的情形持续了八九年,到了1937年,日本鬼子占领北京,在华北平原烧杀抢掠,在北京四郊制造无人区,人为地把农村居民赶进北京城,同时日本侨民也跟在鬼子的刺刀后面大批迁入北京定居,使得北京人多房少,一房难求,房价和房租突然飞涨起来,房地产市场比1929年以前还要火爆得多(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里生动记录了这一现象),天津又浴火重生,比崩盘以前还要火爆。
  上海每平方米要56兩白银
  上海以前租界,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每亩1318两银,到1907年达到9606两,升值7倍多;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10476两银,1933年达到了33877两。
  1两白银,等于现在的多少呢?——上世纪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d两白银(大洋)。其生活水平相当于目前年收入3万余元的家庭购买力。由此看,当时一两白银等于现在100多元人民币。以这样折算,等于当时每平方米要现在的人民币5600元,购买的吃力程度,相当于目前的每平方14000元。但当时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买房基本没按揭。所以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从来就是这么高。广州独门小院售180银元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家住海珠区南田路南村的市民区天相先生祖祖辈辈定居于此地。区天相称,其祖先在这一带曾拥有七所房子。
  区天相手中留有几张从民国11年(1922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的地契,记录着一段段历史。其中一张1922年的卖地契约显示:民国那时,一栋位于如今市中心,并且带有私家庭院的50平方米“封闭式”独门小院成交价为180银元。
  从字面意思上推测,这是一所有着完整间隔,由四面墙壁围起的—个庭院,砖瓦木石结构的私人宅院。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俨然是一座“豪华”别墅。
  民国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货币状况呢?据史料记载,民国政府于1914年推出了“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国币。民国11年,物价与币值相对稳定,还没出现货币急剧贬值的状况。
  摘自《深圳晚报》
其他文献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一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的过往,在于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的《章服之实》一书中
要想揭开假字画产业链的真实面纱,就要深入源头。在难以捉摸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中,艺术品投资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这其中的一类投资人便是俗称的“字画贩子”,他们左右逢源、消息灵通、平台甚广,周旋于各大画廊、拍卖行和有钱的买家之间,在真真假假的字画销售中谋取利润。这些人在哪里?能不能找到他们工作的基地?自3月5日起,记者赴多地调查走访,扮演各种角色苦苦“钓鱼”,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个专门售卖近现代高仿字画的
看到一篇关于日本首相退休后生活的文章,觉得不只是他们人好,而且是制度更加合理。因为干部退休之后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应当精打细算才对。最近还看到关于省部级以上干部才有专车而副省部级以下干部保证公干用车就行,用不着配专车的规定。事实上有大量违规用车的现象发生,不少副省部级以下干部都违规配了公车,这就是公车消费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公车是为办公用的,不再办公的退休干部还一直拥有专车、专用司机等等是一个
“星二代”李天一在中国卷入强暴案、“富二代”徐义淳在美国违规驾驶撞死人这两起案件,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星二代”“富二代”坑爹凸显出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严重缺失和偏差。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嘴里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富人有的是钱,养孩子那自然是不差钱。但真要谈论起美国的富人如何养孩子,如何不让“富二代”坑爹,还是有些招数的,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富孩子穷养。  下
下午四五点钟,北欧人已经下了班开着车到湖边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此刻的中国CBD区,上班族仍卖力地冲业绩,继续吃着各种方便食品。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让中国夜晚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晚餐的应酬又变相地延长了工作的时间。  北欧人平均每周工时37个小时,而中国人平均多了8小时。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的调查,中国人去年平均工时已经超过2200个小时,几乎居全球之冠。这样的代价,让我们的
蒋介石问:“你既是黄埔学生、复兴社社员,又在我身边干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是党员?”戴笠:“我以往一心追随校长,不怕衣食有缺、前途无望,入党不入党,决不是学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禄,非我所求。”  “中国的盖世太保”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人士,但戴笠却没有加入国民党,这是为何?  赌博帮助戴笠成为黑帮份子  戴笠从少年时起便是一个受人尊敬但并不总讨同学喜欢的“彪悍”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盛宣怀家族从晚清中下层官僚一跃到大清豪门,前后花了近百年时间。盛宣怀运气好,赶上了历史潮流,他27岁时经友人推荐走入了李鸿章的幕府,并很快获得器重。盛宣怀精明过人,在李鸿章操办洋务的背景下,他既是官场中的商人,又是商人中的官吏,集官商于一身。在辛亥革命之前,盛宣怀家族的财富也达到了顶点。不过盛极而衰,作为清朝末代铁道部长,盛宣怀国有化铁路的政策激起的反抗最终淹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电视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以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三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而其中以“村村通”中星九号直播星牵头的卫星数字电视发展势头最为强劲,通过一、二、三期的招标,“直播星中星9号”、“中星6B”以及“中星6A”这三大电视信号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偏远地区,且数字化和传输安全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