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某个题学生理解了、会做了,他们不是快速的把它做出来而是用大量的时间去把它完成,甚至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把它解答出来,我个人认为该一秒做出的绝不浪费两秒,尤其在考试过程中更应该如此,那么怎样在平时去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我认为学生解题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双基较差,二是解题策略不当。在这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的影响更大些。对此,我总结出如何又快又准的答题有如下几种途径:
  一、利用定义简捷解题 数学中的定理、法则都建立在相应的定义和公理的基础上,因此,对于教科书上的公式、定理、法则、定义和公理在平时不但要熟记还要理解更要会运用,这样在做题和考试中就会熟练和灵活运用,能直接运用的直接运用。
  二、熟练,快速解题的方法之一是熟练,不管是什么题目,如果做过很多遍,准确地掌握它的解题方法的话,就像找很熟悉的房子一样,由于已经熟知路线,解题的时间会缩短很多,还有把解题过程写下来所花费的时间也缩短了。
  三、细心,在细心的基础上提高速度。中招数学的题目难度适中,一般也不会有太难的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另一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仔细。中招数学考满分的并不罕见,但令人吃惊的,这些满分的同学并不是平时那些被认为是智力上出类拔萃的同学,而都是基本功扎实、认真仔细的同学。其实,细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复习阶段绝不要忘记培养自己仔细的习惯。
  四、平时学会归纳。数学题都是一个一个类型的题,一个类型的题有无数道,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学会归纳,积累各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及策略,以便使解题思路更清晰,达到举一反三,这样再做类似的题目时就会一目了然,从而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
  五、学会“回头”审题,一道数学题的内容很少,当有不会的题时,要学会“回头”重新看题,题认真多读几遍题意自然就会出现,题的意思出现了那关系就出来了,关系出现此题也就解出来了。
  六、养成画图的习惯,对于一些路程问题、几何问题画图非常关键,画图是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把题的意思用图画出来,那样就会使题目变得更清晰、更直观、更易懂,尤其对于几何题,如不会画图那可能就会对这道题无从下手,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会借助图来做题,还需要牢记一些画图技巧(比如牢记一些函数的图像的做题方法)。
  总之,对于学数学我们一定要掌握技巧,不能盲目的去学习数学,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把好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记录下来,在练习中也要刻意的去锻炼自己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第一中学 457100)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等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有效教学,还是要抓好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三个环节,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先进经验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 首先要备好课  有一句话这样说:“备课就是备人”。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了解他们,没有按照学生的水平和阶段来有
期刊
初中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概念。对公式、定理,不看课本,就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学生就容易弄混淆。  2.学生自学能力差: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理解教材中所叙述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究竟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
期刊
在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工具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数学教学从单一的教学逐步入声、图共存的多媒体教学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走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领域,它必将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改革方案,变革课堂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合作学习”顺势而生。  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很多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多次公开课和教研活动中,大多数化学老师为了合作学习,在一节课里,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甚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动了很多心思,增加并设计了很多学生实验,所以一堂课都是学生的
期刊
只要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不同的环境、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能力,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进力。  一、对比归类,优化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讲述研究空气的成分时,将初三化学教材中的实验1燃烧匙内物质分别用木炭、蜡烛等,比较三种情况时,钟罩内水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从而揭示二氧化碳虽然部分溶于水,但位于水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
期刊
【内容摘要】  课堂讨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能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学的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字】课堂讨论 实际参与 教学过程  课堂讨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既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能为学生提供高规格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思维性、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当今的教育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新新人类”——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时代造就了一代新人,青少年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已超乎我们的想象,社会中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 社会“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世纪之交,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 ,“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标试验地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课标面前,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去继承自己已有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能做出新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索。  在新
期刊
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关爱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正因为如此,班主任的基本功就是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关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