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日渐成熟。本文从后浇带的功能、应用以及设置的部位和形式出发,对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153-02
  1 后浇带的功能
  纵观后浇带技术的发展历史,早些时候,为了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高层建筑周围常附属许多石头建筑物,石头建筑物一般是高层建筑的附属建筑,其总体效果是高层建筑的功能补充。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路基随着其地面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地基所受到的荷载就越大,不同高度的建筑在同一地基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避免或降低不均匀沉降的危害。一般的观点认为,处理不均匀沉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设置永久沉降缝。使裙房脱离主楼。虽然此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主楼和周边附属建筑的沉降不均匀问题,但是对于两栋楼之间的水电以及各种综合管道的安装和敷设必然带来严重的问题,影响高层建筑的功能使用。②施工后浇带。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其能有效解决永久沉降缝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先预留后浇带,当建筑结构形变完成后,再进行统一的浇筑,这样可以使高层建筑和周边裙房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
  施工后浇带作用分可分为三种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称为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收缩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温度后浇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所以通过构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沉降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能够解决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的基础虽然在设计时是一个整体,但是考虑到建筑物地基的重力影响引起的沉降,必须设置后浇带。一般的施工顺序是先对建筑的主楼施工,再进行裙房的施工,最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2 后浇带的应用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保温,并適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坐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1/3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50m。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3 后浇带设置要求
  (1)注意间距的合理性。图纸上如果有留设,必须按照图纸的设置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对于施工后浇带的位置的布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1/3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50m,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2)后浇带的断面形式选择。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对厚度小于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mm(但不超过600mm)的梁、板、墙可做成阶梯形缝,超过600mm的可做成企口缝。
  (3)后浇带的钢筋处理。施工后浇带的钢筋一般以不断开为宜,钢筋在后浇带处连续通过,只是断开混凝土,设计图纸应有明确要求。有的工程,设计为后浇带,施工时先建高层结构,待高层结构完成后,再施工裙房,不留后浇带,而是预留钢筋,裙房施工时再焊接,造成在较长的同一截面中钢筋焊接接头过多的问题。所以如果后浇带的钢筋断开,其钢筋应在二次浇筑前焊接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 后浇带的施工
  (1)模板支设。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钢筋上。由于后浇带有一定的侧压力,模板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方式,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墙板留置后浇带时,按钢筋间距用松木板锯成小口固定于后浇带两侧面做侧模,锯口缝隙用胶带纸粘贴,用木方加固。梁板后浇带底模用钢管架支撑、加固;后浇带处的支撑架体在二次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值前不得拆除;其侧模可用钢丝网钢筋骨架支撑。   (2)结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避免因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大造成鋼丝网模板变形,出现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应特别注意分层厚度、振捣器距模板的距离和振捣时间。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为保证混凝土密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揭实。
  (3)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采用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或用高压水冲毛。对施工缝处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对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用人工凿毛或使用凿毛机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要用喷枪将施工缝表面清理干净。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施工缝须经认真洗刷、凿毛,松散混凝土、石子要彻底清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24h,并排除积水;宜在垂直后浇带下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当后浇带中钢筋已锈蚀,应进行除锈,钢筋除锈后要及时浇筑后再浇二次混凝土,避免再次锈蚀。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应水灰比小一些,既保证搓捣密实,又不跑浆,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仍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不于28d。
  5 施工后浇带的防水
  (1)后浇带施工前防水。后浇带防水有底板防水和墙板防水两部分;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在垫层上施工一道防水,以增强抗渗效果,防止地下水渗入,为防止施工水、雨雪水流人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设挡水墙,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墙板防水处理:为了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370mm墙做挡土墙,在墙表面施工一道防水层。
  (2)后浇带施工中的防水。后浇带施工时为了提高其防水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采用无收缩的二次浇筑混凝土,通过后浇带断面的形状(如凹、凸形、坡口形),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用高压水冲洗等,留置止水带(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条),二次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等。
  6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后浇带的应用、设置和施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全面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技术,以达到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
其他文献
近几年,塔城市的打瓜病害发生与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影响打瓜的产量和品质,且直接影响到打瓜的安全生产及农民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药剂喷施防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类市政管道的建设也日趋复杂,特别是非开挖技术的成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非开挖技术施工市政管道有明确的技术规程,直接套用施工往往会遇到一些条件限制,但通过合理的方法,结合各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克服限制條件得以灵活应用。  关键词:市政管道;非开挖技术;克服限制条件;灵活应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要:以中化泉州1200万t/年炼油项目原料油、成品油管线(大管廊)工程一标段埭仔溪大开挖为例,详细介绍了埭仔溪大开挖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开挖;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143-02  1 工程概况  中化泉州1200万t/年炼油项目原料油、成品油管线(大管廊)工程全长15.28km,其中ZHD02~ZHD03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周期长,难免会经过雨期,天气环境对建筑工程施工有很大的影响,为应对雨期施工,应当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相应的雨期施工措施,以保证雨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混凝土雨期施工工艺中,连绵不断的雨水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许许多多的困难与不便,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本文就建筑工程雨期工期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做一阐述与浅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雨季施工;建筑工程;室内作业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所参与的一个工程实例为依据,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做了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主体基础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150-01  1 工程概况  重庆市渝中区“得意世界”A区1#写字楼位于民权路和磁器路交汇处,建筑平面为矩形。±0.000以上30层,高110m,地下2层,深9m,为全現浇外框内筒结构。主楼与裙楼间设有变形缝。  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不能省略的,那就是要采取桩基础,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缩短工期,还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因素决定了桩基的质量,如果出现一点的失误,那就可能会使施工发生事故,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那也可能会给工程造成一定的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施工技术;质量  文章编号:1674-3954(2
摘要:本文简述了静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原理及适用范围,探讨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静力压桩施工法;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152-02  前言  预应力管桩是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静压或锤击的方法将空心圆筒体状的构件沉入地下,达到设计控制标高或承载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