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数学素质教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改变教师现存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求改变我们老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在数学课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下面就新课改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新课程引入,以“奇”促疑,引发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心理学认为: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惊奇是思维的开始。因此新课引入要巧设提问,力求做到新颖、奇特,具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课堂练习以“活”促思、巩固兴趣。
  练习是巩固当堂课知识的主要步骤之一,是进一步熟悉、强化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该把它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增添乐趣,要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把练习题科学地、巧妙地安插在游戏、竞赛等活动中。还可以指导学生自编儿歌、顺口溜等。这样能给学生带来成功感,从而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更持久。总之,课内练习要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活动来激活课堂,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自己完成并接受新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关系形成。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急于师生交往的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关系,正是新课改赋予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逐步形成。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而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才能完善和发展其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也不设置思维圈套把学生的思维套人圈内,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去运用这一学习方式呢?一是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二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允许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鼓励学生超越教材上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去创造性的理解所学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组或团队为单位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分工合作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特别是那些挑战性强,需要多角度思考与探索的数学问题更适宜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
  三、注重实践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数学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更主要的是数学是人们学习研究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科技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实用性,使学生通过实际运用,学习数学,反过来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实用性,那就要强调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
  1、进行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的广泛和全面程度。它表现在思路开阔,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多方向、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多角度的研究问题。在解题时将问题逐步引伸,使解题思路顺利迁移,不仅能够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较好的培养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2、运用开放型探究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所谓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特色是:从多方面?多思路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黑。它主要特征是多向性、变通性、独特性。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让思维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从而寻找解决问题更多更好的方法。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运用开放型探究题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数学教学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一切实践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探索是长期的。数学教师应运用数学自身蕴含的巨大魅力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强化素质教育,为提高全体人民素质,培养现代化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刚入园的苗班宝宝也需要开展科学活动。本文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五种感觉,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适合苗班幼儿的科学活动,让我们带他们一同走进神奇的科学领域吧。
在分析中国及国外知识管理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目前知识管理的两大误区,分析了企业不能很好推行知识管理的原因,并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一些建议,要求组织理解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是说培养创新意识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有不怕失败、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要尊重学生独到见解,采纳学生合理的“教学建议”。要始终带着满意的情绪去
信息产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结合信息产业的特点,探讨了信息产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加快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针对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现状,研究了不同财务管理模式适应不同组织结构的集团,并提出了完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其宗旨在于为规范化的企业集团建立最佳的财务
3~8岁时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讲解来理解读物。多数家长朋友却因为自己的成人思想而对幼儿的阅读理解不确切,那怎样才能让阅读真正地对亲子关系产生一种促进作用,促成亲子间的和谐因素呢?  一、家园配合的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幼儿园教育中占的地位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供教学使用的阅
知识时代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本文提出程序设计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魅力。作为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在初中阶段开设相关教学。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真正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关键词:科学;融入;生活    新《纲要》中要求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怎样把这些繁复庞杂的科学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生活中呢?  一、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提高探索兴趣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它以各种形式呈现在
从急性毒性和遗传性毒性角度对参麦酒的毒性进行初步评价。采用超高压提取人参,与麦冬、肉桂、枸杞子醇提浸膏混合,制备成一款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人参酒。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进行
电动遥控模型飞机因其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学习电动遥控模型飞机的一般步骤为:1、熟悉遥控器,坚持模拟器练习;2、在教练指导下外场飞行(航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