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词汇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石,在学困生身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贫困地区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结合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收效甚微的探討,从情感和课堂教学两大方面研究出转化学困生的新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词汇情感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困生泛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达到大纲规定,与实际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的学生。学困生的学习很困难,但有进步的潜力,在一定的补救条件下可以转化,其定义视角着眼于未来,是“找光明”和“自我比较”的结果。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困生主要成因分析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何谈语言。既然词汇在语言运用中是负载信息的主体,那么词汇教学就成了转化学困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1、心理障碍重重
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长期受到老师的冷落或同学的歧视,自尊心敏感且脆弱,由此滋生了自卑感而破罐破摔,对英语词汇厌倦甚至畏惧,丧失了战胜困难的毅力。
2、基础薄弱造成知识迁移过程断链
英语词汇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困生基础词汇已学得千疮百孔,而现教材结构更趋逻辑性、系统性,上英语课是“听天书”,故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断链。
三、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收效甚微
(一)传统词汇教学模式
受高考成绩的牵制,不少老师的词汇教学仍脱不出传统的窠臼,无视学生的差异而“一刀切”。每逢传授新课,必然是先翻到单词表,从头到尾逐一讲解,然后遵循“领读——记忆——听写”的模式,传统的词汇教学不外乎三大策略:
1、构词法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而语素又分为词根和词缀。熟练掌握构词规律确实能为词汇记忆提供捷径。现阶段涉及的构词法包括:① 合成 例如:rain coat=raincoat等 ②派生 例如:success—successful—succeed等
2、音形结合
教师从读音、词形入手,遵循联想、对比、归纳原则汇总,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例如:① 音近、形近 例如bottle—kettle—battle—cattle等。②同形、同音异义
3、语境
正如鱼儿离不开水,即使优秀生也时常要将新单词放入上下文语境中才能深刻记忆。如The book has been portray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writing career.根据句意,很容易明白 Portray即 regard、describe的同义词。语境教学一直是喜闻乐见的。教师通过创设大量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语境,确实可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
(二)学困生效甚微的原因
1、均衡用力,实则加重其负担
转化学困生,首先要降低对其词汇学习的要求,从最底层抓起。大纲对每个单元的新词汇只粗略分成两大类,绝大多数属于“四会”词,即听说读写皆行,而且考试时常会出现超纲词汇。如果老师根据构词法、音形结合等教学策略要求学困生把大纲词汇“一股脑儿”全达到“四会”要求,就无视其底子薄、积极性低的现实,反而加重了词根、前后缀、语音等基础知识的记忆负荷。
2、身体力行,实则勉为其难
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记忆进行快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境教学的确使孤立枯燥的新单词“活”起来,然而学困生本身的词汇量就很窄,基本上逢阅读逢翻词典,一篇文章的阅读成了紧密锣鼓的查新单词。
四、学困生词汇学习的转化策略
(一)合理运用情感策略
1、善意的谎言强过单纯的鼓励
每位老师都知道当众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但是学困生的“闪光点”非常微弱。要启发学困生的心智并催其奋进,善意的谎言更能产生效果。比如一位学困生在网上下载一篇文章当作业上交,老师无论严厉批评或不理不睬都无济于事,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诚恳地表扬其写作有创意潜力大,下次课堂作文希望有更好的发挥(当然仅此一次,不然老师成了SB),尽管让这位学生不劳而获一次,却容易令其感到老师的真切期望。
2、创造机会让其体味成功的乐趣
因为学习上总是失败受挫,学困生的意志相当消沉,他们不可能做到优秀生的“一枝独秀”,能和中等生“平分秋色”已是相当大的成功。教师可把握好尺度,人为地帮学困生创造机会去除客观因素,比如课堂单词听写,可提前集中学困生进行记忆,先让其全力记忆大部分听写词汇,到真正竞赛时他们的难度已经降低、获得嘉奖的筹码已经加重。
3、用老师的“爱心”滋润学困生心灵。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需要,尤其是自觉长期受到歧视的学困生。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利用直观教具
直观教具,即采取实物、图片、音像、手势、表情等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起“催化剂”作用的。例如表示“打”这一动作有hit, strike, beat, knock等;表示“看”这一表情有 look, watch, stare, glance等,老师可亲自带领学生表演动作和表情,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具体动作的动词,都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2、谜语、口诀法
如以f,fe结尾的名词哪些该加s,逐一死记当然不如下面的口诀轻松快捷:
海湾gulf边,屋顶roof上,首领chief农奴serf两相望,谁说他们没信仰belief,证据proof就在手帕handkerchief上。
3、归类、内在联系记忆法
老师在授课前开动脑筋把相关词汇归类,或顺藤摸瓜让学困生猜一串词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减轻学习负担,而且效率翻倍,例如:同样是“牛”
cow 母牛
cattle(总称) bull (未阉割)calf 小牛
公牛
ox(已阉用于拉车) beef牛肉
诚然,词汇教学的课堂策略远远不止上述四种,但是效率优先,当务之急是采用最能让学困生喜闻乐见的,万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词汇教学作为英语奠基的一环,教师更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更新理念和方法体系,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将词汇、造句、会话、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情感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双管齐下,及早重燃学困生词汇学习的希望之火。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实用英语词汇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学困生词汇情感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困生泛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达到大纲规定,与实际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的学生。学困生的学习很困难,但有进步的潜力,在一定的补救条件下可以转化,其定义视角着眼于未来,是“找光明”和“自我比较”的结果。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困生主要成因分析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何谈语言。既然词汇在语言运用中是负载信息的主体,那么词汇教学就成了转化学困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1、心理障碍重重
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长期受到老师的冷落或同学的歧视,自尊心敏感且脆弱,由此滋生了自卑感而破罐破摔,对英语词汇厌倦甚至畏惧,丧失了战胜困难的毅力。
2、基础薄弱造成知识迁移过程断链
英语词汇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困生基础词汇已学得千疮百孔,而现教材结构更趋逻辑性、系统性,上英语课是“听天书”,故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断链。
三、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收效甚微
(一)传统词汇教学模式
受高考成绩的牵制,不少老师的词汇教学仍脱不出传统的窠臼,无视学生的差异而“一刀切”。每逢传授新课,必然是先翻到单词表,从头到尾逐一讲解,然后遵循“领读——记忆——听写”的模式,传统的词汇教学不外乎三大策略:
1、构词法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而语素又分为词根和词缀。熟练掌握构词规律确实能为词汇记忆提供捷径。现阶段涉及的构词法包括:① 合成 例如:rain coat=raincoat等 ②派生 例如:success—successful—succeed等
2、音形结合
教师从读音、词形入手,遵循联想、对比、归纳原则汇总,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例如:① 音近、形近 例如bottle—kettle—battle—cattle等。②同形、同音异义
3、语境
正如鱼儿离不开水,即使优秀生也时常要将新单词放入上下文语境中才能深刻记忆。如The book has been portray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writing career.根据句意,很容易明白 Portray即 regard、describe的同义词。语境教学一直是喜闻乐见的。教师通过创设大量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语境,确实可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
(二)学困生效甚微的原因
1、均衡用力,实则加重其负担
转化学困生,首先要降低对其词汇学习的要求,从最底层抓起。大纲对每个单元的新词汇只粗略分成两大类,绝大多数属于“四会”词,即听说读写皆行,而且考试时常会出现超纲词汇。如果老师根据构词法、音形结合等教学策略要求学困生把大纲词汇“一股脑儿”全达到“四会”要求,就无视其底子薄、积极性低的现实,反而加重了词根、前后缀、语音等基础知识的记忆负荷。
2、身体力行,实则勉为其难
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记忆进行快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境教学的确使孤立枯燥的新单词“活”起来,然而学困生本身的词汇量就很窄,基本上逢阅读逢翻词典,一篇文章的阅读成了紧密锣鼓的查新单词。
四、学困生词汇学习的转化策略
(一)合理运用情感策略
1、善意的谎言强过单纯的鼓励
每位老师都知道当众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但是学困生的“闪光点”非常微弱。要启发学困生的心智并催其奋进,善意的谎言更能产生效果。比如一位学困生在网上下载一篇文章当作业上交,老师无论严厉批评或不理不睬都无济于事,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诚恳地表扬其写作有创意潜力大,下次课堂作文希望有更好的发挥(当然仅此一次,不然老师成了SB),尽管让这位学生不劳而获一次,却容易令其感到老师的真切期望。
2、创造机会让其体味成功的乐趣
因为学习上总是失败受挫,学困生的意志相当消沉,他们不可能做到优秀生的“一枝独秀”,能和中等生“平分秋色”已是相当大的成功。教师可把握好尺度,人为地帮学困生创造机会去除客观因素,比如课堂单词听写,可提前集中学困生进行记忆,先让其全力记忆大部分听写词汇,到真正竞赛时他们的难度已经降低、获得嘉奖的筹码已经加重。
3、用老师的“爱心”滋润学困生心灵。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需要,尤其是自觉长期受到歧视的学困生。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利用直观教具
直观教具,即采取实物、图片、音像、手势、表情等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起“催化剂”作用的。例如表示“打”这一动作有hit, strike, beat, knock等;表示“看”这一表情有 look, watch, stare, glance等,老师可亲自带领学生表演动作和表情,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具体动作的动词,都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2、谜语、口诀法
如以f,fe结尾的名词哪些该加s,逐一死记当然不如下面的口诀轻松快捷:
海湾gulf边,屋顶roof上,首领chief农奴serf两相望,谁说他们没信仰belief,证据proof就在手帕handkerchief上。
3、归类、内在联系记忆法
老师在授课前开动脑筋把相关词汇归类,或顺藤摸瓜让学困生猜一串词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减轻学习负担,而且效率翻倍,例如:同样是“牛”
cow 母牛
cattle(总称) bull (未阉割)calf 小牛
公牛
ox(已阉用于拉车) beef牛肉
诚然,词汇教学的课堂策略远远不止上述四种,但是效率优先,当务之急是采用最能让学困生喜闻乐见的,万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词汇教学作为英语奠基的一环,教师更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更新理念和方法体系,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将词汇、造句、会话、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情感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双管齐下,及早重燃学困生词汇学习的希望之火。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实用英语词汇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