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关系不应过度悲观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墨资深主笔

  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步。这并非历史的巧合。如今中国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美关系站在历史的关口。这是历史的逻辑。
  目前中美关系的突出特征是缺乏互信。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互信,总的来说是有限和脆弱的。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则极大地恶化了互信氛围。这是很多人对中美关系前景悲观的重要原因。
  缺乏互信当然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但并不必然导致“大国政治的悲剧”。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互信都不是国家间接触与合作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从大国关系角度看,两国之间选择接触与合作,要么是这样做能带来好处,要么是不这样做能导致危险。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破冰,绝不是因为彼此信任,而是接触与合作可以共同应对苏联威胁,即能给两国带来战略上的好处。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接触与合作(比如通过谈判削减战略性核武器),更不是因为信任对方,因为不这样做可能危及自身的战略利益。
  所以,中美在很多层面的互动,在认知上都不应以“信任”为逻辑起点。信任充其量只能是逻辑终点,即通过互动培育信任。对于现阶段中美关系缺乏互信的负面后果,中国不应过度担忧,美国的战略界也心知肚明。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有没有互信,中美之间都会有互动。而且,无论这些互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如何演变,但都会远超冷战时美苏之间。
  战略竞争是目前中美关系另一显性特征,美国还摆出了“脱钩”的架势。从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战略(比如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高官对华政策表态(比如副总统彭斯的冷战式讲话)都可以看出,其决策的逻辑起点是冷战结束以来对华“接触”政策失败了。
未来的中美关系取决于双方的互动。这种互动很大程度上会以战略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带有冷战色彩,但不太可能出现冷战式“脱钩”。

  既然“接触”失败了,那就“脱钩”吧。这很符合特朗普的“简化”思维方式,但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没有现实可行性。目前认为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声音在美国比较高。但在中美战略竞争恶化的当下,美国战略界也开始了反思,不再一味地附和“失败”一说。
  那些认为“接触”政策失败的观点,主要依据几乎都是该政策没有促使中国走向西方式民主。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定型是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最近美国学者尼尔·托马斯,通过梳理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写了一篇对“接触”政策带有正本清源意味的长文。他的结论是,认为“接触”政策失败是对该政策的误读,“与中国接触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中国,而是聚焦于服务美国利益”。
  根据尼尔·托马斯的分析,苏联解体后,西方式政治民主、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威胁已经消除,如果当时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按照西方模式“改变中国”,那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在他看来,不能排除克林顿有这个意愿,但绝不会是其主要政策动机。
  炒作对华“接触”政策的失败,是为了证明中美“脱钩”的合理性。既然“接触”政策失败是个伪命题,至少是值得推敲的,那么彭斯再多的冷战式讲话,也不会让“脱钩”显得更加合理。特朗普政府在动用行政资源放大中美“脱钩”的声音,但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脱钩”的政策则是另外一回事。
  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对华姿态强硬是美国政治的共识,但在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上并没有共识。如果不怀疑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民意分裂、利益分化、政治分化的话,那就不能得出美国具体的对华政策“铁板一块”的结论,那么中美“脱钩”会成为美国的政治共识?
  未來的中美关系取决于双方的互动。这种互动很大程度上会以战略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带有冷战色彩,但不太可能出现冷战式“脱钩”。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  谜底保留到了最后一刻,今年5月中旬以来陷入僵局的中美经贸磋商得以重启。6月29日,日本大阪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特朗普表示,“美方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希望中方能从美国增加进口。美方愿同中方达成彼此都可接受的贸易协议,这将
在台湾,金宇澄的小说《繁花》继印刻出版社出版后,又在东美出版社再版。11月15日举办了新书发表会,还有金宇澄的文学插画展。  金宇澄没有到场,介绍他的立牌,摆在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古迹内。阳光被低矮的屋檐挡在外头,溜进来的那一束光恰好折射于立牌,上面是金宇澄低头作画的样子。古迹清幽安静,金宇澄在照片上“不响”。一如扉页上那句“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决定……”  《繁花》在大陆几乎斩获了各大奖项—“茅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之显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分析人类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时,倾向于将作为分析对象的行为从具体的社会与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在更抽象层次的模型平台上展开讨论。这种模型化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有利于将现实问题简化,舍弃掉一些无关紧要的社会因素,从而将其中的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精确地提炼出来。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被理论模型所舍弃的社会因素,则可能恰好是对现实问
长春的冬夜真冷清!  之前住了二十多年,也不觉得,大概是“只缘身在此城中”吧。可在广州待了半年后,再回来,便深刻理解了上大学时南方的同学为何总是吐槽长春没有“夜生活”。  晚上九点半,开车行驶在路宽车少难见行人的城市主干道上,不禁心生感慨。  车外温度低至零下十五,能让我感到温暖的,除了车内的空调暖风,也就是沿街的亮化工程了—在路边干枯的树枝上有规则地挂满小彩灯。五颜六色,闪闪烁烁,照明效果胜过路
人的一生吃过很多饭菜,也会在饭菜入口时,真心或客套地夸赞别人的饭菜做得好。  只有一种饭菜,如果我们不曾远离它,我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夸赞它好吃。但在很久没有吃到它的时候,我们对它念念不忘—无论走多远,也不管我们是否已尝尽人間美味,但那种不咸不淡的感觉就一直在内心里不断翻腾和召唤着我们的回归。那就是家乡的味道,母亲的手法。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出生在特定环境和独特家庭之中,但和城市文化的庞杂、多元、易
风像刀子一样。最近他老做梦。  午间小憩之后,杨先让迎来了一天中的第二拨客人。他烧水煮茶,将自己的人生再说一遍,也会有犄角旮旯里的往事重新被翻出来,放在新的时光里回味、品尝。  这个冬日的早晨,他依旧是6点左右起床,之后在工作室里写小字,这是他的童子功。图文版的《唐诗宋词元曲》已经写到了元曲部分,他觉得“还是唐诗宋词的精华要多一些”,能给后人带来更多慰藉。  “我爸爸的小字写得那才叫漂亮,他每天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 2018年6月  如果处置僵尸企业继续拖下去,如果房地产市场继续乱象丛生,如果地方政府继续变换花样,你金融机构再健康,金融监管再严厉,也会出现金融风险。  前期房地产市场已经积累了一些风险,近期又乱象丛生,成為最容易引爆风险的定时炸弹和看得见的灰犀牛。目前行政性措施已经不能根治。应该尽快重新成立一个住宅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制订住宅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协调相关单向改
在改革开发初期,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很多都发生在商品市场领域,比如在商品价格的双轨制之下,腐败分子利用权力为套利提供便利。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走高,以及金融体系的不断膨胀,金融由于其独特的财富杠杆放大效应,开始成为了腐败的高发地带。  当前的金融大整顿,旨在拆解债务链条,整顿金融风险,而另一方面,金融反腐也在并驾齐驱。5月5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宣布免去职务。项俊波于4月9日落马
新能源时代降临  美《新闻周刊》2月8日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改变全球能源系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它具备真正的商业竞争力。其价格趋势表明,到2020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平均成本将达到化石能源的最低价格水平。这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致态度,从而产生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以此带动投资者的投资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公众舆论。  目前,世界上约80%的人口生活在
原定3月29日脱欧的大限已经过去,而到现在英国议会和政府在脱欧这件事上仍然达不成一致,英国在到底会怎样脱欧、何时脱欧甚至脱不脱欧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形成共识。  经过了接近三年时间的脱欧谈判,伴随着无数次的高潮和低谷、汗水和泪水、挫败和再挫败,英国跌跌撞撞地绕了一个大圈,突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英国脱欧的现实。  然而,欧盟却不能这么陪英国耗下去,他们给英国划下了最后期限,所以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