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内容,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中高职有效衔接,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模具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0-02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内容。中高职有效衔接,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依托区域先进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工业园区,与集团和园区内的模具生产企业共同组建由校企专家构成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学交替暨现代学徒制建设委员会,成员由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知名专家、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委员会在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面向的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科学可行的课程实施途径、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实训资源保障,制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衔接。
  二、教学实施建议
  1.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
  a.公共课教学建议在学校完成,采用“课前预习-教师讲授-师生互动-考核评价”基本环节。其中,师生互动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考核評价做到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
  b.专业课教学建议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学校承担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采用“学校课堂教育+岗位师带徒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中职阶段第一学期的企业体验、第二、三、四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工学交替、假期中的师带徒及高职阶段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工学交替、假期中的师带徒和最后一年的半年学徒、半年准员工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工作岗位所需工作能力。考核评价由学校、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行业和社会)共同完成,采用形成式过程考核方式。
  ( 2)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a.公共课教学建议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操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
  b.专业课教学建议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作导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理论学习,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学生岗位技能教授。以现代化实习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做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徒在实习中积累国家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证明材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c.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微课等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改革教学方法。
  (3)创新教学内容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教学、实习计划和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中高职衔接教材;探索建立学徒制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2.开发专业与岗位对接的现代学徒制核心课程
  根据模具企业的生产特点,在保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开设《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装配调试与维护》以及模具现代化加工方面的课程,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产品特点,及时开发或调整项目课程和项目载体。
  3.健全工学交替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合作组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作训练基地,基地为校企共营,由双方各派人员参与建设,利益、风险同担。
  4.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三、教学评价建议
  引入第三方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校企合作工作站”为纽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中高职学校、企业、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以中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为依据建立层次化的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衔接。
  以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中高职学校共同开发转段考核题库与测评标准。实施动态化的“学分制”管理,作为中职阶段学生的过程学习情况监控。按照过程监控、终结性转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求学徒达到所在岗位中级(中职阶段)、高级(高职阶段)工要求,其中每人须有一核心岗位技能达到中级(中职阶段)、高级(高职阶段)工以上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君庆.加快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85-87.
  [2]王寿福,章萍.中高职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2.12(8):25-26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 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1667143.html.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和旅游预算的不断增加、社交网络平台的成熟、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不断推动了我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快速增长。酒店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摘 要: 《电气测试技术》是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本文分析了《电气测试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独立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提出了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 《电气测试技术》 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    一、引言  《电气测试技术》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
目的 了解晋江市女性婚前医学检查情况,探讨改进策略.方法 对晋江市2017-2019年女性婚检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晋江市2017-2019年总婚检率67.0%(15 815/23 604),各年度总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较高标准,面对现在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改进,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8-02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需创建高效课堂,重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日益提高及IT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PC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众多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产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产品之间
【摘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成功与否,在于其能否更好达到教学效果,而关键的前提就在于课题的选择和学生水平的配对。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8-01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十大理念之一。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要夯实学生的基础,才能做到习作时文从字顺;要引导学生勤于积累,并内化为自身知识,用时才能随手拈来;要以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使之遇事不吐不快;要
期刊
本文研究方向来源于对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长期高溢价状态的思考。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市场内理论价值和实际交易价值不等而形成的价格偏差,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消除价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高管职务舞弊现象逐渐变得司空见惯,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其手段却越来越不容易被察觉。现如今,不管是处于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还是处于发达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