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丰满 波澜起伏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Emp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点拨】
  写人形象丰满,叙事波澜起伏。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应在这两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对人物而言,是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活泼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淡而寡味,无人愿读;只有波澜起伏、跌宕曲折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赢得读者。那么,叙事类记叙文怎样才能使文章“一波三折尺水兴浪”呢?
  一是改序法。指叙事时改变事情本来的时空顺序,采用倒叙、插叙、补叙或大故事包小故事等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此法例子太多,只是要提醒大家:写作时应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叙述方法。
  二是悬念法。就是在文章开始设置疑团,暂不予解答,使读者产生期待心理,借以激发其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又增加了文章的曲折,呈现出文章的布局之美。
  三是误会法。就是有意让作文中的人物产生误会,不让谜底过早出现,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多姿。
  四是抑扬法。开头写不属本意的情绪,正文才表现真情、传达本意,使行文跌宕曲折。
  五是陡转法。所写的事情顺着情节发展,读者差不多明白底细了,但结局却峰回路转,变成另一种情形。
  六是多变法。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叙写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小子、贼、家伙、流氓,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势利冷酷、唯利是图的贪婪形象,极富表现力。
  当然,作文波澜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烘托法、对比法、巧合法、反差法等,同学们只有结合具体内容巧妙运用,才能使你的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其他文献
本来是伉俪情深,老公遭暗算林春艳怎能不心疼。可她虽是心疼但为了得到那十万块,就不想因小失大,不能得罪吴万全。这事她忍耐佯装不知。保持了沉默。  这些天林春艳可上老火啦。为筹款买车她挨了于倩毒打,丁克明也挨了揍。代价沉重,可是吴万全应允的十万块却迟迟不兑现,林春艳甭提多挠心!  那夜,吴万全送药到楼下,将“跌打胶囊”递林春艳手上时,曾再次承诺马上去催要货款,马上汇十万过来。这话说了有十多天了,可林春
天末怀海翁——为沈祖安兄所记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一书而作(《清明》1989年02期)  快读《红楼梦》王蒙评(《红楼梦学刊》1995年04期)  缜密考证 精微析论——读《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红楼梦学刊》2000年03期)  《敦煌吐鲁番学论稿》书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鄉邦要籍 史学精品──读“江苏地方文献丛书”(《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6期)  万颗珍珠一线穿——读
张晶晶因为哥哥的自杀,心情很是郁闷。她经常能想起二哥的音容笑貌,能想起哥哥的带着自己的去上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前一天的布置的家庭作业没有做完,老师不让我中午回家,让我中午把作业补完。上午放学了,找到了妹妹和他一起回家,然而我还在桌子上写这个字十遍,那个字十遍的作业。张忠诚说:“晶晶,咱们一起回家吃饭吧!”张晶晶则说:“昨天的作业没写完,老师让今天中午补写完。你给我带点饭吧!”他中午回家后就准备
(一)  四川沪州胡朝珍,  天下第一大诗人。  珍姐巨著贡献大,  中国世界都出名。  (二)  珍姐真是不一般,  詩词歌赋色俱全。  得天独厚大才女,  千年难得遇一见。  (三)  擅长歌词精作诗,  才超清照和文姫。  就是媲美琼瑶姐,  不相上下能拼齐。  (四)  珍姐真是大才女,  诗仙真心佩服你。  书香门第传家世,  诗书气质融玉体。  气质高雅人俊美,  音容笑貌让人迷。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元素,课堂中的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则是要作为一名引导者,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
"那是不可能的。"我说   "我刚进大学时,参加了民谣研究的社团。因为我想唱歌嘛。原来那里全是舞神弄鬼的冒牌货,现在想起来也不寒而栗。我一加入,他们就叫我读马克斯。叫我回去先从第几页读到第几页,还有民谣必须跟社会和激进主义相关之类的演讲。没法子,我只好回家拚命读马克斯。可是我根本读不懂,比假定句更难懂啊。我读了三页就放弃了。然后,在隔过的聚会上,我说我读了,可是一点也不懂。从此他们就当我是傻瓜,说
清明雨,离人泪。  当大地一声春雷,当时光的闪电划过夜空,将清明送至眼前时,对你的思念就像天上积蓄了多日的黑云一样,情绪瞬间爆发出来,泪飞顿作倾盆雨,簌簌而落……  几次提笔想写你,都无法克制心中的悲痛。不敢触摸与你相关的一切,故乡老宅前,弯弯的山路上,不变的乡音里,熟悉的亲友们,哪里都有你的影子,到处都能感知你的存在,就像你从没有离去一样。  清明了,家人说该回去扫墓了,我无语。心里默默地想,回
约有一个更次,黛玉一觉睡醒,早见红日东升,满窗弄影。  瞧了瞧宝钗,尚在熟睡,忙推道:“姐姐快醒醒儿罢,日头都出来了。”宝钗惊醒,在窗上望了一望,笑道:“你莫要惊怪,昨儿是寅正才睡的,这会子只怕合家的人还都没睡醒呢。昨儿一天一夜,闹的人腰酸腿疼的,且躺着舒服一会儿再起来也不迟。”黛玉道:“可不是呢,到底睡了这一会子,又觉着好些儿。才刚儿咱们商量,要把柳五儿仍旧叫了进来,也还只是他一个人儿,咱们两人
《歷代文选》(古代散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9月)  《新校注本红楼梦》(红楼梦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5月)  《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曹雪芹墓石论争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8-1999年)
物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探究精神等必备品格。如何通过教学达成这样的目的,笔者以《光的折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一、观察实验现象,建构核心概念  光的折射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八年级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这种现象的本质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理解折射的本质,教师采用了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的方法,即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模拟实验展示“坐井观天”情境,并将井中装满水时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