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你的生日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阿宝下班刚到家,屁股还没挨到沙发,大姐就来了。大姐在乡镇上班,平时回县城都很晚,今天这么早回来,阿宝猜测她有事,就开口问道:“大姐,今天回来这么早,有事呀?”
  


  “也没啥大事……”大姐欲言又止道,“后天,后天是咱娘的生日,今年是不是该给她过了?”
  “后天是咱娘生日?”阿宝大吃一惊,都这么多年了,自己、老婆和儿子年年过生日,却从未想过娘,更不记得娘的生日是哪天了,他当即表态说:“过,今年必须过。”
  大姐宽慰地笑了:“自从爹去世后,我和你妹虽然年年这天回去,但不正式。娘拉扯咱姐弟几个不容易,这年纪也越来越大,咱得让她好好安度晚年呀。”
  阿宝说:“我这就给娘先打个电话,让她把老家收拾一下。”
  接到电话,娘却说:“咳,过啥生日呀!你们的日子过得也都紧巴,你小弟还还着房贷,你媳妇也没工作,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听完这话,阿宝眼晴一红,不由想到小时候娘吃的苦。那时候,爹在乡里教书,家里孩子多,爹虽为家里的顶梁柱,但身子骨弱不禁风,地里的活根本干不了,全落在娘一人身上,娘忙了家里忙地里,为此落下一身毛病,现在一到下雨阴天,就浑身酸痛,家里常备的药足可以摆一小橱。今天,大姐提出给娘过生日,即便她不同意,也必须过。
  阿宝姐弟几个很快统一了意见:自今年起,以后每年正式给娘过生日,而且每家给娘买的东西不少于300元!
  没承想,娘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宝儿,你们千万别给娘过生日啊!娘现在很好,你们又都忙,有好东西啥时吃不行,非得生日那天吃吗?”
  阿宝拿出长子的威严,不容置疑地说:“娘,我们都商量好了,每家至少买300块钱的东西!”
  娘着急地说:“不行,不行,尽孝心非得花钱吗?”
  “我们都是你的儿女,必须一样的孝心。”阿宝不等娘发话,便挂断电话。
  很快娘的生日就到了,因为不是双休日,姐弟几个分别跟单位请了假,开着车一路浩浩荡荡回农村老家了。来到家门口,发现自家的大门上了锁,娘不在家。
  “都说好了的事,咋不在家等着呢?”阿宝嘀咕道。
  “知道我们都回家,说不准去菜园里摘新鲜菜去了。”大姐猜测。
  说话间,小弟已经把手机打了过去,手机居然关机了。这下大家纳闷了,娘唱的这是哪出戏,不知道自己今天是主角吗?主角不在家,这生日咋过?
  “人肯定走不远,要不咱们分头找找?”大姐建议说。
  的。时间不长,又聚在了家门口,从彼此失望的眼神看出大家都是无功而返。
  阿宝不禁有些生气:“娘这办的是啥事,咱们特意请假回来陪她过生日,她倒好,来了个铁将军把门。”
  这时,大姐像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娘是不是去了爹的坟墓那儿?”
  阿宝没好气地说:“平白无故去那干吗?”
  大姐眼圈一红,说:“肯定想起咱爹了。爹走的时候,你们还没成家,也从未给他过一个像模像样的生日。今天给咱妈过生日,她心里肯定难受。”
  经大姐这么一分析,大家恍然大悟,娘这是高兴呀,去跟爹汇报情况了。
  “要不一起去看看爹,顺便把娘接回来。”大姐接着提议。
  “大家都去了,其间娘回来了,发现我们没回家,要是再去了别的地方,不又错过了吗?”小弟插话说。
  “就是。”阿宝点头赞同,“再说,农村有个风俗,不是老人忌日,女儿一般不去娘家的坟地……你们都在家呆着,我和小弟去看看就行。”
  爹的坟地离村子并不太远,座落于村东一座小山的山脚下。阿宝把车停在山脚的路口,兄弟俩就一前一后朝山前走去。来到爹的坟地,娘居然也没在这里。阿宝四下瞅了瞅松柏茂盛的山林,小声跟小弟说:“娘不会看见我们躲起来了吧?”
  小弟疑惑地说:“没理由啊。”接着低头看了看坟前,并未发现有人来过的痕迹。
  阿宝还不放心:“娘能去的地方都找了,只有这个地方能藏人,要不咱俩找一找。”
  小弟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和阿宝满山遍野地找起来。兄弟俩找得满头大汗,两腿直打颤,也没找到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见到阿宝和小弟回来,大姐忙问:“也没在那?”
  阿宝恼怒地点点头,然后赌气地说:“算了,既然她自己不愿过这个生日,故意躲着我们,咱就不给她过了,回县城去。”
  “那买来的这些东西咋办?”大姐有点不甘心。“要不把东西留下,等会她肯定会回来的。”
  “門锁着咋放进去?”阿宝说。
  “小时候,我最擅长爬墙,我再练练手爬墙进去。”小弟跃跃欲试,准备往墙头爬去。
  “别爬了,我去给你们拿钥匙去。”院里传来娘的声音。
  大家吃了一惊,原来娘一直在家里。那她为什么不给大家开门,锁又是谁锁上去的呢?
  “娘,你到底搞啥名堂?我们在门外说话,四处去找你,不信你在院子里没听见,还真沉得住气。”一进家门,阿宝就开始埋怨娘。
  娘红着脸,嘴不停地嘀咕着:“不是说不让你们回来吗?你们就不听话。”
  “给你过生日我们还有错了?”阿宝气没消,仍旧不依不饶的。
  大姐赶紧岔开话题说:“娘,这门谁锁上去的?”
  娘说:“我自己呀!”
  “你自己反锁的门?”大家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都不相信这门娘是如何反锁的,自己又如何进门的。
  见大家都在瞅自己,娘不好意思了,讪笑着说:“咱家不是有个竹梯嘛,我先踩着爬上墙,然后坐在墙头上慢慢地把竹梯往上挪,待竹梯平行后把小头移到墙外,顺着竹梯我爬到门外反锁上门后,再按刚才的方法爬进院子。”
  “娘,不就过个生日,你何苦这般折腾,万一闪了腰或摔伤了咋办?”小弟也气哼哼地说。
  娘被阿宝兄弟俩说得满脸通红,眼睛里竟泛起了泪花。但两人不管这些,仍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发泄着不满。大姐忙打圆场道:“行了,少说句吧!娘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顾虑。”
  这时,就听娘擦了一把泪,长叹一声说:“其实娘也盼着这一天哪,熬了个儿孙满堂,多幸福啊!可是……”娘环顾了一眼围在身边的儿女,目光一下变得无限温柔,“现在的情景多好啊,而你邻居二伯家恐怕再也找不回这样的场面了。”
  “二伯家关我们啥事?”
  娘没理阿宝,接着说:“他家几个儿女原来也一直很好,兄弟间经常来往走动。10年前给他过第一个生日的那天,因老大家多买了一斤肉,在酒桌上炫耀了几句,老二家里穷点,一听这话心想不是挖苦我吗,就反讽了几句。再加上都喝了酒,头脑一发热,兄弟俩就打了起来,后来惊动了派出所才解决。至今兄弟们都不上门,见了跟仇人似的,甚至连你二伯家也不去了,更别说再过什么生日了。你二伯说起来就泪流满面,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去过那个生日,把好端端的家庭关系给破坏了。”
  说到这里,娘不由又重重地叹了声:“唉,就因一次生日买的东西不一样,就把亲情给打没了,想想都后怕。娘不想你们姐弟闹个不团结,宁愿落个埋怨,也不过这个生日。”
  阿宝不服气地嘟囔了句:“二伯家几个孩子都没文化,咋跟我们比呢!”
  娘说:“娘相信自己的儿女不会那样干,但孝心无法标价,不能看出儿女付出的多少。这次你买的东西多了,下次他买的少了,时间久了谁能保证每个人心里的天平不倾斜呢?虽说你们都是娘的儿女,但你们的家庭状况不一样啊!”
  听这话,姐弟几个都沉默了:娘不愿过这个生日,不正是给自己儿女孙辈如何相处好提了个很好的醒吗!
其他文献
京西横山脚下,有个叫雁翅的小镇,镇上有个王姓人家,是远近闻名的富户。这人要有了钱,未免就张狂,王家独苗儿王四九眼看到了成亲的年纪,就放出话来,说是要娶京城最俊俏的姑娘。  王家使了不少银子,媒婆们也不知道踩坏了多少双鞋,给王四九找了上百个姑娘,他都不满意。就在王家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个姑娘打动了王四九,王四九终于答应娶她了。这个姑娘,就是京城冠记饽饽店老板的闺女冠俊俏。  王四九到冠家去相亲,隔着纱
期刊
6岁的小侄女很懂事地跟她妈妈说:“妈妈,今天母亲节,你不要洗碗了,去休息吧!”她妈妈正感动着,想说这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小侄女又繼续说:“留着明天再洗吧!”(文/陈新)
期刊
年轻人上山找到老禅师:“大师,我的人生很失败,我该怎么办?”老禅师:“树挪死,人挪活,你可以走出去,去遠一点的地方,比如南美洲,你的人生将出现转机。”年轻人:“真的?怎样的转机?”老禅师:“在欧洲转机。”(文/陈新)
期刊
张三失恋了,伤心欲绝,问大师:“你了解女人吗?”大师:“略知一二。”张三:“那怎么才能抓住女人的心?”大师:“对于想要离开你的女人,你就是用鐵链子拴也留不住!”张三:“那要怎么办?”大师:“得用金链子。”(文/果子狸)
期刊
有一女生,上课手机被没收之后,从老师手里抢了回来,她在前面跑,老师在后面追,到班级门口,啪的一下把手机摔在地上了,摔得挺碎的。老师说:“行,你行。这事就算了。”老师走了之后,她把手机捡起来,一边拼一边说:“幸好跑得時候拆得够快。”(文/果子狸)
期刊
张滔空降到城建局当一把手。上任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局里有个干部,居然跟他重名。    张滔新上任,要到各科室去走走。他来到基建处,陪在他身旁的常务副局长林锐就招呼干部们:“张局长来看看大家,大家欢迎啊!”干部们一边鼓掌一边向他聚过来。张滔挨着个儿地跟他们握手寒暄。当他跟一位50多岁的老同志握手时,那位老同志谦逊地自我介绍说:“我叫张滔,弓长张,滔滔江水的滔。”张滔笑着说:“咱们同名啊
期刊
一個美女带着她的狗气势汹汹地走向宠物店,美女对老板说:“你把这条狗卖给我看门,昨晚小偷偷了我300元,可这狗连吭都没吭一声!” 老板立即回答:“这狗以前的主人是千万富翁,区区300元它根本不放在眼里。”(文/李云贵)
期刊
陈凯的“江湖火锅”餐馆被人举报了,举报说他的火锅汤底用的是地沟油,就是用客人吃剩下的汤,经过反复加工、提炼,然后又一次次端上桌给另一批客人食用。    工商部门的人检查时,陈凯气得脸红脖子粗,指天发誓说自己绝不可能干这种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陈凯老婆李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边骂。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对着陈凯的店窃窃私语。  陈凯看着人越聚越多,心想完了,这生意没法儿做了。  工商部门的人给陈凯做了笔
期刊
年輕的实习医生向主治医生请教:“您为什么在诊断时,总是会问病人用餐经常吃什么?”主治医生笑答:“这是极其重要的,根据病人的食谱,我可以判断能向他收多少医疗费。”(文/李云贵)
期刊
Chapter5 母亲  俞澄临时租了一家酒店,三人包裹严实,来到酒店里。宋允娜知道自己身份特殊,而这家酒店是有监控的,她总是低着头走路,避免被镜头摄到。与此同时也觉得在冒名顶替的这段时间内,她一点自由都没有了。  原来这就是歌星的日常,也不见得比她这个贫民窟女孩好到哪里去。  俞澄进到房间里去,检查四周没有放什么监控设备,才想去拥抱小旻。可惜小旻不买她的账,拼命地躲进宋允娜的怀中,别说是拥抱,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