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言”宋元话本中的男性弱化现象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主人公形象普遍地呈现“女强男弱”的趋势,即女性主人公的形象较之男性主人公更加的鲜明、饱满、动人。男性弱化大致表现于形象丰满性的失去和形象性格特点的负面化。这一现象在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出现有其典型性,其原因也是多元的。
   关键词:宋元 话本 “三言” 男性弱化
  先秦以来中国形成了牢固的男权专制社会,男性在封建传统社会占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到了宋代,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等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男性的形象逐渐走向弱化。著名社会学家闵家胤先生指出:“宋以前中国的文化和男人气质中阳刚之气比较足,宋以后就走向阳刚隳沉和阴柔上升。”
  在两性爱情题材话本中,男性形象的弱化必然代表着与之相对的女性形象的强化。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出现了“女强男弱”的现象,表现为:首先,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要比男主人公的形象更显鲜明、饱满,给予读者愉悦的审美体验;其次,这些女性艺术形象一般来说是正面的,她们往往具有坚定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光辉的人格,以强烈的感染力给予读者浓烈的情感体验。相比之下,男子的形象就显得反面或性格懦弱。①也就是說,男性的弱化大致表现于形象丰满性的失去和形象性格特点的负面化。
  一.难以独立的孱弱灵魂
  随着手工业、商业的逐渐发展,宋代时以商人、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其地位较之于六朝、唐代有了相对的提高。因此,在宋代的爱情题材话本中,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形象大量出现,逐渐占据“才子佳人”在爱情题材话本中的地位,也成为宋元时期爱情婚恋题材话本不同于其他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群体地位虽相比唐代有所提高,但在宋元时期总的来说还是处在社会下层。在这一身份的形象中,有一些由于缺少经济或人身的独立,呈现出消极被动,软弱自私的特点,缺乏崇高的精神和坚强的人格力量,与相对应的女性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碾玉观音》中的崔宁和《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的张胜是其典型。
  崔宁是咸安郡王王府的碾玉工匠。他面对秀秀的主动追求一直唯诺畏缩。在秀秀主动要求与崔宁做夫妻后,崔宁仍道“岂敢”,最终在秀秀的威逼下方做了夫妻。二人遭告发后被抓,崔宁毫无犹豫地将责任推卸给秀秀,导致秀秀被活活打死。崔宁回健康府途中,遇到一妇人,听着像是秀秀的声音,崔宁却不敢张望,只顾低头走路。秀秀问他“你如今去健康府,我却如何?”崔宁不答反问“却是怎地好?”在知晓了秀秀是鬼后,求她“饶我性命”。从这些情节中都可看出,崔宁胆小软弱,无主见无责任心的性格特征。这一人格特征的养成与其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崔宁受到身份限制——与豪门大族的依附关系以及手工业者的低下地位——而最终导致了人格的难以独立。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张胜是线铺的主管,面对张员外家中二十几岁的小夫人的追求被动躲避,后来甚至主管之职也抛了,只待她为主母。小夫人成为鬼魂后,特去投奔,张胜仍然以母亲严谨和“瓜田李下”为由拒绝,直到小夫人拿出宝物,才略略松口。最终鬼魂小夫人也没能如愿。冯梦龙在话本中称他是“正人心”,但在阅读中却能感受到他被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压抑毒害而变得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性格,以及小市民爱财自私的特点。
  而与崔宁和张胜相对的秀秀和小夫人,她们面对爱情敢爱敢恨,勇敢主动。不仅如此,她们的形象是丰满的,除了爱情还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秀秀从走水的王府中逃出时“手中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她从王府中偷拿了珠宝,若是被发现定然不会被轻饶,从这一细节可推测秀秀一开始便抱着远远逃离王府的打算。并且她与崔宁是偶遇,可见她对于自由的追求超过了对爱情的追求。以秀秀为代表的女性主人公摆脱了“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爱情羁绊,获得了更加独立、动人的人格形象。
  二.无法抑制的情感欲望
  男性在面对美色时难以自控,甚至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偏偏又拥有短暂的新鲜感,周围出现新的诱惑时,男性往往难以把持。这就造成了男性主人公纵欲好色,见异思迁,薄情负心的特点,这一点在官僚阶级或者身份地位发生变化的士人身上比较突出。《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中的韩思厚是其典型。
  郑夫人为守节而死,“死而无怨”。其丈夫韩思厚与杨思温寻到郑夫人死节之地,为夫人迁骨,许下不再娶否则巨浪覆舟、盗贼杀戮的毒誓。却在几日后便与为守节出家的道士刘金坛结了新婚。为了摆平郑夫人魂魄上金坛身一事,甚至将其骨匣弃于长江。最后被郑夫人鬼魂扯入江心而死。作者用这一故事进行了说教,道是:“叹古今负义人皆如此”。
  “三言”以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为背景,在社会的剧烈转型中,人性的解放思想带给了女子鲜明的个性意识和对自主恋爱婚姻的自由思想,却带给了男性恣意放纵,性欲至上的思想和行为,情爱和性爱更加分离。不论是强行奸污女子的朱真(《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还是强掳女子为妻的申公(《陈从善梅岭失浑家》),都是重情欲而轻女子的典型,只将女性看作性爱的对象。
  除了以上两种,“三言”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还有另外几种男性形象。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宁要门楣不要女儿性命的传统旧家长周大郎,受到封建观念的侵淫,同样也是男性弱化的一种表现。同一话本中,与周胜仙一样大胆表达追求的范二郎被冯梦龙判为“无情”。大概是从对待生死爱情的方面来讲,范二郎确实不比为爱死去两次的周胜仙。《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中苦守妻子三年,最终救得妻子的陈从善,在男性弱化方面的形象比较模糊。
  三.爱情题材话本中男性形象弱化的原因
  (一)对男性美的认识
  在“三言”中常能看到对男性类似“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的外貌描写。这非“三言”专利,其实从魏晋时期便已有之,反映的是古代社会对男性美的审视都带有或轻或重的女性化倾向。
  除了外貌,男性美对于品质也有要求。儒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和最完美的道德人格“尽善尽美”“温柔敦厚”,表现在男性身上就是秀美的外在形态和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在主流文化的保护下,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风气,这样的弱化形象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形象。   (二)男女性的爱情观差异
  长久以来形成的“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的社会传统,造成了女性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看重。女性将爱情看的尤为重要,才会将全副身心押上,大胆地表达,主动地选择能够与之共度一生的人。一旦选择错误便会坠入一生的深渊。而男性在男权社会中形成的“红颜祸水”“男子当建功立业”“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思想,让男性对爱情和两性关系并不看重,或者说重要但不会成为生活的全部。本质上是男女社会身份的不平等和对女性的蔑视,这是男权社会的必然结果。因此,爱情题材的话本不利于男性形象的塑造,从而为了突出女性形象,男性形象便趋向弱化。
  (三)文人的理想寄托
  冯梦龙的文学观高扬“情”之一字,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想要通过文学作品“喻世”“警世”“醒世”。他在爱情题材小说中想要展现新兴市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和婚姻爱情观,将矛头直指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就需要作品中的角色有所突破。限于男性在爱情题材话本中的不利地位,女性角色就须显得更有突破意义。
  冯梦龙在青壮年时期将主要精力放在诵经读史以应科举之上。但他的科举道路却并不顺利,后来便回家中著书。因热恋一位名妓,而逐渐熟悉了茶坊酒楼的生活,这为他的市民创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名妓相恋,促使冯梦龙对这类群体的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宋代的妓女大都有较高的文学水平,会解音律善谈笑。③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和社会男女分工的不同,他无法向男性寻求安慰,这便促使他在女性中寻求知己,又在作品中塑造幻想中的女性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希望她们能在精神和思想上解决他生活中的困顿。
  男性弱化现象在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普遍的出现,在宋元话本中的出现有其典型性,其原因也是多元的。男性的弱化使他们呈现出懦弱自私,薄情负心的特点。女性则积极在爱情中掌握主动性,同时不惮对负心人狠加惩处,“春浓花艳佳人胆”逐渐成为她们的特点。但男女性形象的改变并没有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相反,男性阳刚之力的流失使得他们以更加严格的封建礼教来束缚女性。
  注 释
  ①田富军:《中国古代文学中“女强男弱”现象的文化解读》,《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116-120页.
  ②尹楚兵:《宋话本爱情婚恋题材小说中男性形象探析》,《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卷第4期,第82-89页.
  ③田富军:《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心理成因》,《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1卷第2期,第52-55页.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以读为本,读用结合”。本文试从朗读指导的策略、朗读的点拨与评价、以及读用结合几方面谈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把朗朗的读书时间真正还给儿童,进而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朗读指导策略 点拨评价 读用结合 核心素养  崔峦老师曾指出:“朗读教学,要体现这样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平淡到读出感情。”[1]。以
记得当初,刚刚读罢黄石作家、鲁院湖北班同学陈凯雯散文集《茉莉花开》里头几篇的时候,我便敏锐地觉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之后继续读,直到读完,并不断回味,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强
期刊
内容摘要:童年记忆在迟子建的人生中有着特定的意义。她用赤子的情怀感知社会,用儿童的视角关注人生,在对生境、生存与生命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童心、温情和诗意的文学张力。   关键词:迟子建 儿童视角 文学张力  文学张力是在文学的接受过程中,因为文学内涵和外延的对立统一,使得文学作品延宕出宏阔或深邃的游弋空间,生发出含蕴立体的审美能知。迟子建的儿童文学视域在原生初始的生命情境中,在生存时空的世俗认知中
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手段,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均有显著优势,为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为增强办学活力,减轻沉重的后勤负担,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日趋多样.其中包含了外包模式等诸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
内容摘要:本文致力于解决《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问题。方法是通过阐发桃、之、夭、宜等汉字,和之子归、室家、家室、家人等词语的意义及文化内涵,顺通文意,得出《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优解,减少误读和错读。   关键词:桃夭 字义 文化  《桃夭》三章首句解读  《桃夭》三章首句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桃夭》三章首句的解读重在“桃之夭夭
内容摘要:《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它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史记》为研究对象,对其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为上古汉语的副词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史记》 否定副词  上古汉语副词研究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研究它的副
内容摘要:阿Q进栅栏门,从作品文本角度看,是两次;从读者角度看,是三次。这是纯粹文字写作方面的疏忽,还是为了用特别的表现手法来内涵其深意,不无疑问。通过考查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过程,联系《阿Q正传》外文译本和其他版本的处理实际,结合相关因素,进行了表现手法的证伪和纯粹笔误的证成。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栅栏门 笔误  《阿Q正传》第九章中,阿Q被投入了司法程序,经历了被抓、被审、被处决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为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的行为方式,在合作中体会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作为一个使用的普遍性较高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里,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展开简要的探讨,希望能为我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改进
内容摘要:《伊豆的舞女》一直附有纯洁初恋,治愈孤儿根性的人间温暖的标签,也可以说一直是作为明媚的青春作品呈现世人面前。然而,真的如此吗?本文将从迷戀少女的主人公设定出发探究《伊豆的舞女》中隐藏的“暗”。   关键词:川端康城 《伊豆的舞女》 少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城的一部早期作品,也是唯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弥漫了一种少男少女初恋的暧昧情愫和纯洁的感情。这与伊豆宜人的风景相得益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