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为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的行为方式,在合作中体会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作为一个使用的普遍性较高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里,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展开简要的探讨,希望能为我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改进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 综合实践
  随着课改的深化发展,我们小学教学的平衡性渐渐提高了,学校和老师们也从重视考试和成绩的传统教学思路中慢慢解放出来,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也得到了重视。我们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是集实践性、探究性、协作性、操作性等为一体的一门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科,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到探究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过程中,学科涉及调查、总结、报告、动手制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生无论是从动手能力、认知能力还是创新能力上看,单一个体的成熟度还是不足的,这就决定了它们更加适合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学习,互相之间配合、协作、促进,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在合作的模式中,在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可以有效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团队学习中,每个人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性格特点,形成良好的分工,互通有无,并且在团队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彼此的信任。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感受到团队的魅力和重要性,探索互助和竞争的平衡点,在合作中树立自信,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
  一.合作学习模式简述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或者不同的教学目标作为参考,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和要素分成一定数量的学校小组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的,根据的教学情况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小组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小组的人数也不是死板的,分组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承担小组的学习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内容,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并且收获自己的进步。合作学习的模式,要求的就是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分配好小组后,教师应该从旁进行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可以顺利地开展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现状
  1.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说课改一直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但是不是所有的学校和老师都能在面对课改的问题上保持统一的先进性。更多的情况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口号响亮、目标明确,就是执行力不够。首先是,所属地区的教育部门和校方领导,还是延续传统的抓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原则,而综合实践课程难以和数学、语文课去抗衡,综合实践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时课时比例少,课程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么就是上不完课,要么就是囫囵吞枣地赶进度;二是课程时间跨度大,使得课程之间连贯性较差;三是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完全没有发挥出实践的价值;四是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不仅没能体会到实践的意义和乐趣,反而对学科产生了厌学心理。其次,部分教师,对于实践课的意義理解得不够深刻,导致了教学工作的不严谨,用自习和自由讨论把教学给对付过去了,甚至是把课时让给其他学科的老师评讲习题等,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沦为一纸空话。
  2.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教学模式落后,是各个地区和各个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意义的判断。教师的不重视,随之而来的也是学生的漠视。部分老师总是拿成绩来做挡箭牌,教学理念不进步,教学方式死板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填鸭式的教育灌输孩子,这种职业上的倦怠,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师自己也是一种耽误,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从意识和态度上就没有办法给学生做好榜样,久而久之的,就变成了组织、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课“四不”重视的局面。
  三.合作学习模式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1.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把学生当做第一位,要重视学生作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式响应了课改的号召和要求,综合实践的课程,本来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引导性的学习,这对于深化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契合度是非常高的。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具有促进作用。
  2.合作学习,强调地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中最明显的有点,就是互通有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面,认知力和创新思维,相对于一个人闷头苦干的学习方式中,合作学习,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包容的大门,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到小集体中去,互相帮助,共同思考和进步,其中学会鱼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享受合作共赢的成就感;在小组思维的碰撞中,折射出更多的可能性,让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合作学习,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成就他人,共同进步的快乐可以刺激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加浓烈的兴趣。
  四.合作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1.合作学习的角度要多元化。综合实践的教学中,要注重角度的多元化。同样的事物,评价的标准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多维度的、立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可以给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维度去开展教学,这样在做学习成果汇报的时候,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吸收不同立场的观点,完善自己对于特定事物的单一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一叶蔽目。   2.分层级突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层化,合作学习,给我们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分层的基础,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来划分小组金星学习,对于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在能力范围内达成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教师也要注意难度的区分和引导,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一点点进步,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的开展也要循序渐进,难度高的知识点,我们要分成不同等级的小点进行教学和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基础知识到重难点的学习过渡。
  3.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合作学习的模式虽然好,但是也不能盲目开展,要站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引导。例如在新课准备作业中,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以便于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分组的时候,分组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的特点,分组要相对均衡,能让小组里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可以和合得来的小伙伴进行共同学习;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实际请款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抽签分组,抽签分则比较像游戏的模式,分到的组员都是随机的,大都是靠手气和缘分,这种方式,兼顾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有更多沟通和合作的可能性。
  4.明確学生个体的差异,合理分配任务。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考验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性格的了解和能力的掌握,只有基于这样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分组和小组任务的分配更加科学,而不会导致,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每个小组都要选择一个能够服众的学生来担任组人或者队长,对小组的学习工作起到管理、监督和平衡的作用。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开展各项具体的工作,根据组员的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只有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够为小组的荣誉和责任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5.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综合实践的课程,是要努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教师科学的备课,合理的分组以及有效地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力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集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通过协作互助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既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也不能放之任之,小学生由于心智相对不成熟,对于学习的节奏的把控还是比较弱的,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以避免小组学习的方向偏离了轨道,或者把合作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严格把控教学节奏,才能确保我们可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互助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提升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对于学生在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的。因此我们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变成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合作学习在综合实践课堂的应用探讨.《成才之路》,2018年第14期.
  [2]陈勇香.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指导策略探讨.《名师在线》,2020年第7期.
  [3]林晓妹.小学综合实践课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观察.《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年第8期.
  (作者单位: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周氏冥通记》是由南朝梁代周子良、陶弘景编撰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主要围绕周子良冥通真仙之事展开,记录了周子良与众真仙的对话以及一个上清派教徒成仙的心路历程。《周氏冥通记》不仅具有较高的宗教价值,记录了体制完善的成仙系统及成仙的基本要求;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中包含着大量真仙形象的细节描写。   关键词:《周氏冥通记》 真仙 形象 系统  《周氏冥通记》共有四卷,第一卷,主要是陶弘景所撰
内容摘要:作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派批评家的代表,李健吾在以艺术家的自觉对批评本质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调动自己的文学储备为中国批评往更宏深的现代性挺进提供了一种范式。他不仅用批评家的宽容与同情去实践现代人文精神下的对话式批评,还努力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以及时代政治的背景上融合中西文论的优势,收获一种现代性的中国式批评思维。其中不少思考和实践对当代文学批评建设至今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李健吾 文
内容摘要: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以读为本,读用结合”。本文试从朗读指导的策略、朗读的点拨与评价、以及读用结合几方面谈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把朗朗的读书时间真正还给儿童,进而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朗读指导策略 点拨评价 读用结合 核心素养  崔峦老师曾指出:“朗读教学,要体现这样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平淡到读出感情。”[1]。以
记得当初,刚刚读罢黄石作家、鲁院湖北班同学陈凯雯散文集《茉莉花开》里头几篇的时候,我便敏锐地觉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之后继续读,直到读完,并不断回味,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强
期刊
内容摘要:童年记忆在迟子建的人生中有着特定的意义。她用赤子的情怀感知社会,用儿童的视角关注人生,在对生境、生存与生命故事的讲述中,呈现出童心、温情和诗意的文学张力。   关键词:迟子建 儿童视角 文学张力  文学张力是在文学的接受过程中,因为文学内涵和外延的对立统一,使得文学作品延宕出宏阔或深邃的游弋空间,生发出含蕴立体的审美能知。迟子建的儿童文学视域在原生初始的生命情境中,在生存时空的世俗认知中
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手段,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均有显著优势,为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为增强办学活力,减轻沉重的后勤负担,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日趋多样.其中包含了外包模式等诸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
内容摘要:本文致力于解决《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问题。方法是通过阐发桃、之、夭、宜等汉字,和之子归、室家、家室、家人等词语的意义及文化内涵,顺通文意,得出《诗经·周南·桃夭》篇的通读优解,减少误读和错读。   关键词:桃夭 字义 文化  《桃夭》三章首句解读  《桃夭》三章首句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桃夭》三章首句的解读重在“桃之夭夭
内容摘要:《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它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史记》为研究对象,对其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试图为上古汉语的副词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史记》 否定副词  上古汉语副词研究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作为西汉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研究它的副
内容摘要:阿Q进栅栏门,从作品文本角度看,是两次;从读者角度看,是三次。这是纯粹文字写作方面的疏忽,还是为了用特别的表现手法来内涵其深意,不无疑问。通过考查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过程,联系《阿Q正传》外文译本和其他版本的处理实际,结合相关因素,进行了表现手法的证伪和纯粹笔误的证成。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栅栏门 笔误  《阿Q正传》第九章中,阿Q被投入了司法程序,经历了被抓、被审、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