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包裹体赋存碳酸盐矿物U-Pb定年及其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中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来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成岩演化面貌复杂,有效定量研究其油气成藏过程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碳酸盐矿物激光原位U-Pb定年受矿物低放射性元素丰度制约的同时,普遍存在微量元素分馏、质量歧视、普通铅校正等缺点,基于高质量标样、207Pb-和208Pb-校正方法等能有效降低其U-Pb年龄误差值。为有效进行古老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期次年代学研究,建议开展以烃类包裹体赋存碳酸盐矿物U-Pb定年研究的“五步法”分析过程,包括岩心观察、同位制片、显微无损观测分析、原位主—微量元素测试和激光U-Pb定年过程,能够有效指导定量成藏年代学过程中点位选取,尽量降低矿物微量元素非均一性等缺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期次定量化研究表明:灯影组储层流体活动可分为粉晶白云岩/栉壳状白云石(509±38) Ma→第一期沥青→中—粗晶白云石(453±52) Ma→鞍形白云石/萤石(240±34) Ma→第二期沥青→石英多期充注过程。进一步综合研究表明,川中地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历经早寒武世—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三叠纪多期生烃过程,灯影组储层内油气历经早寒武世—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三叠纪幕式油气充注过程,以及侏罗纪—白垩纪原油原位裂解生气成藏过程。
其他文献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换进行地震属性压缩,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区定量预测储层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钻井误差范围小于3%,预测精度高于单属性方法 30%,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规律吻合。实践
会议
四川盆地川中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强,缝洞-孔洞发育,预测储层的孔隙度的空间分布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难点与重点。本文首先基于单井的岩石骨架、基质孔隙、连通的缝洞体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组成的孔隙度解释模型,然后形成基质缝洞与连通缝洞的并联导电模型以及不连通缝洞和基质缝洞的串联导电模型。利用中子和密度测井构建总孔隙度体积模型,声波测井资料构造基质孔隙度模型,深、浅电阻率曲线构建连通缝洞孔隙与非连通缝
会议
大型古岩溶洞穴是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类型,钻井揭示溶洞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垮塌角砾充填,对溶洞垮塌机制、垮塌模式及分布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依据相似性理论,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大型溶洞为工程背景,利用融蜡成腔方法制作未充填、砂泥充填和水充填3类球型溶洞,开展溶洞垮塌的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不同充填类型溶洞的垮塌机制,分析垮塌形态及破坏范围,建立溶洞垮塌体模式,根据其地震
期刊
碳酸盐岩储层常规测井渗透率预测主要依靠物理模型和拟合模型,然而物理模型通常难以获取精准的物理参数,拟合模型难以直接预测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为此,从优化物理模型、拟合模型参数出发,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同时优化物理模型参数及机器学习模型参数,进而提出渗透率预测的自适应模型。以川中北部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灯二段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验证该自适应模型的渗透率预测能力。结果表明:(1
期刊
套管是变压器的重要组部件,为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避免引发严重事故,开发了基于油中溶解氢气、油压、油温、微水、介损、电容、局放多维参量复合感知的变压器套管智能监测系统。研制了集成钯镍合金氢气传感技术、压力感知技术、宽温域温度传感技术、痕量微水测量技术的四量融合微型传感器,开发了基于微电流检测技术的介损–电容–局放一体化传感器,实现了套管物理、化学、电气多参数的高精度在线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氢气
期刊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换进行地震属性压缩,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区定量预测储层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钻井误差范围不超过5.5%,大部分井多属性方法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属性方法,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期刊
近年来由变压器套管故障引发的电力事故频发,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运行。如何有效诊断套管故障并及时预警,成为变压器套管运行维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变压器油纸绝缘套管多参量智能感知方法,设计实现了适用于现场应用的套管介损–电容–局放一体化宽频微型传感器和新型氢气–温度–压力一体化非电量检测传感器;研制了低功耗多通道信号采集单元,实现了模拟采集信号就地数字化,利用光纤实现多通道的同步触发和
期刊
阿姆河右岸H区以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主,裂缝有效预测是该区寻找优质储层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发现常规叠后单属性对裂缝进行预测的预测符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勘探部署的时效。为此在运用地质和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详尽研究基础之上,优选多项裂缝敏感的地震单属性,采用随机多属性融合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H区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降低单属性预测的不确定性。通过H区4口井地质和测井对地震预测结果的检验,
会议
现当代散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单篇阅读教学形式使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更加突出。2016年“1+X”阅读教学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建议教学形式被介绍给广大教师,“1+X”阅读教学与现当代散文正式结合使用。遗憾的是,当前的现当代散文“1+X”阅读教学存在“议题选择单一化”“‘1+X’阅读实践偏重语文工具性”“以‘1’为代表的课内现当代散文教学模式化”等问题。本论文意在
学位
2022年9月,西南油气田部署于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蓬莱气区)的东坝1井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标志着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上震旦统—下寒武统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多层系立体成藏的确立。本文针对蓬莱气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的多个含气目的层的沉积相、岩相、储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从烃源岩及源-储配置、沉积相及成岩作用、多层系含气特征及圈闭等3个方面着手,对斜坡区多层系含气的有利条件进行解剖,建立了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