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垮塌物理模拟及分布预测

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古岩溶洞穴是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类型,钻井揭示溶洞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垮塌角砾充填,对溶洞垮塌机制、垮塌模式及分布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依据相似性理论,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大型溶洞为工程背景,利用融蜡成腔方法制作未充填、砂泥充填和水充填3类球型溶洞,开展溶洞垮塌的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不同充填类型溶洞的垮塌机制,分析垮塌形态及破坏范围,建立溶洞垮塌体模式,根据其地震反射特征,探索不同类型溶洞垮塌体地震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适用于塔河地区深层应力作用下溶洞垮塌研究,弥补了传统方法在直观、真实方面的不足;揭示了溶洞垮塌机制主要为压实破坏和剪切破坏,溶洞顶板及周边原岩垮落,并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带,范围为2~3倍洞径;砂泥充填溶洞稳定性大于水充填溶洞的稳定性,未充填溶洞稳定性最差;建立了2类溶洞垮塌模式,Ⅰ类垮塌模式主要受上覆重力影响,Ⅱ类垮塌模式主要受剪切应力影响,二者地震反射特征存在局部差异,综合有色反演、分频能量、GR反演及相干能量梯度等地震属性能够实现2类溶洞垮塌体的预测,研究区不同类型垮塌体分布预测结果与油井产能具有较好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短视频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制作成本低、内容精炼和社交属性强等方面。当前很多新闻媒体已经开始着手短视频新闻,但存在新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和用户黏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受众黏性、内容领域、平台监管、社交需求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当前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质量,促进
期刊
在“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加快了步伐,乡村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数字乡村领域研究内容进行深度梳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针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展开计量分析,梳理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当前数字乡村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等几个方面,政策
期刊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展开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其中,部分地区数字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并形成数字乡村治理的经验样本,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先进的治理经验。浙江省德清县和广东省阳西县作为我国数字乡村试点的先行地,数字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并为数字乡村治理实践提供样本参考和经验借鉴,促进数字乡村治理整体推进。
期刊
高中音乐课程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会唱歌、学习基础音乐知识的层面,而是要让音乐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之美的能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改变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期刊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强调办好教育,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高中音乐课堂应以新课程改革方向作为教学引导,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教师应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及理念进行全面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了解音乐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和歌唱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眼光。
期刊
<正>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政府统筹、坚持协同共育、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全系统上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家校社共育能力为主线,积极探索家校社合力育人的新思路新办法,锐意进取,守正创新,逐步构建起责任清晰、职能融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推动
期刊
以岩心、薄片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亚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牛津阶储层的岩性、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利用三维地震数据,通过正演地震模拟、波形聚类技术、分频RGB融合技术以及集成学习等方法,对储层分布及厚度进行了半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牛津阶储层岩性主要为生屑灰岩、颗粒灰岩及泥晶灰岩,为裂缝-孔洞型储层,储集空间以生物格架孔、粒内孔和裂缝为主,裂缝为后期溶蚀流体提供
期刊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换进行地震属性压缩,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区定量预测储层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钻井误差范围小于3%,预测精度高于单属性方法 30%,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规律吻合。实践
会议
四川盆地川中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强,缝洞-孔洞发育,预测储层的孔隙度的空间分布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难点与重点。本文首先基于单井的岩石骨架、基质孔隙、连通的缝洞体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组成的孔隙度解释模型,然后形成基质缝洞与连通缝洞的并联导电模型以及不连通缝洞和基质缝洞的串联导电模型。利用中子和密度测井构建总孔隙度体积模型,声波测井资料构造基质孔隙度模型,深、浅电阻率曲线构建连通缝洞孔隙与非连通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