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的课程理念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要求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动机是一种激发、维持并能将行为导向特定目标的一种力量。研究者发现,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主动地、努力地去理解学习的主题,而不管他们是否觉得这个主题本身很有趣或者他们是否喜欢学习的过程。
  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等。教学中,我基本做到不空手进课堂,有时连自己小孩的玩具也要派上用场,力争每堂课都能使用一些直观教具,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给学生一些形象具体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对我的生物课总是充满期待,兴趣油然而生。
  适时设置悬念,培养学习兴趣。设置悬念即“吊学生胃口”,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惦念或想象,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紧迫心理。如学习“人的性别遗传”时,由生活中重男轻女以及将生女孩责任怪在女方身上的现象导入新课,然后提出,到底生男生女与什么有关呢?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由此激发。
  2. 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初中阶段第一堂生物课的教学。我常会从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生物学对人类的重大影响,生物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个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物种改良、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人口控制、癌症及艾滋病的征服、人体器官的修复及移植、克隆技术、航天育种事实和资料,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另外,教学中,我还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学最终目的并不是为应付考试、为了升学,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提高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生活环境,甚至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为人类造福等,从学习目标上来激发学习动机。
  二、 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变“教我学为我会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发展学生自学的能力,是学生真正实现主动学习的必备条件。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从众多的知识体系中通过阅读,提取所需知识,是能用之于解决、分析问题的基础。同时,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在生物自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教会学生延续提纲学习知识的被动自学之余,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利用知识的逻辑性和教材编写的结构特征能力,从而自觉地运用一般的特殊归纳推理方法,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思维方法,借助预知和估计,得到教材的结论,并能适时分析,提出更新更妙的设想和猜测。
  三、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让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能力。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近年来,我一直采用“导—学—教—练—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的主要操作特点是,先学后教,让学生自学在先,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引导、讲解、评价。练、结环节也主要由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始终把学生自学摆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互换。为了增强自学的可操作性,我常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授课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学案,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他们在自学中有据可依,消除不知如何自学的恐惧心理和自学就是形式上翻翻书的错误认识,形成自学需求自主,自学也需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认识。长此以往,既发展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室名“青云堂”。1966年生于景德镇。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设计专业。现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学生对数学情感如何呢?据国家课题组对九年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学生一般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普遍状况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愉快体验却大幅度下降,即使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对数学也难以喜欢。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进行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第八次教育改革,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情感与态度”这一目标,因为良好的情感对数学学习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1. 重视数学价值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围绕这一目的,教师应着力使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
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一、自主读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没有学生的自主阅读,所谓的个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也差,不喜欢学习文化课,但对学习专业技能课和实训课却较感兴趣。这给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面对学习英语毫无兴趣甚至完全放弃学习的学生,有的英语教师失去了信心,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程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了中职学校英语教师抓好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创设情境  1. 利用既有的语言情
陶行之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学府中学从2005年以来,强调课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合作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自学互帮”的学习机制,形成了“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  一、“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帮扶比教师对学生的帮扶更有效  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独特的交流方式,所以学生之
一、选定具有趣味性,交际性的话题,吸引学生想说  交流需要有话题,而只有好的话题,才能吸引学生想说,并最终使学生参与交流。一位科学家曾说过: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开地球。如果这里的“地球”是指口语交际中的学生,那么“撬动地球”的支点,就应该是指吸引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了。那么,什么样的话题才是好的话题呢?首先,选择的话题要利于激发学生说的情趣。①有趣味,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受学生欢迎,如童话、寓言
根据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关于分支机构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于2017年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副会
以异丙醇铝水解制备α-Al2O3粉体,研究了晶种的加入对前驱体物相变化、氧化铅粉体的形貌以及其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5%左右的α-Al2O3作为晶种时,可以降低氧化铝粉体的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文化遗址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遍布中华大地。自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到2004年5月止,已有29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