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伟力:她陪“7岁”丈夫演绎“倒带人生”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年富力强的测绘工程师,被飞来的石头砸成了“植物人”。面对突降的灾难,善良妻子强忍悲伤和折磨,悉心照顾。她每天给丈夫讲述两人的爱情故事,希望唤醒心爱的男人……3年的光阴悄然逝去,“植物人”终于奇迹般地苏醒,但他的智力倒退如孩童!悲痛欲绝的妻子断然决定:带着丈夫重走他以前走过的旅游之路,帮助他恢复记忆。这对趟过苦难河流的恩爱夫妻,最终能成功吗?
  惨遭袭击,顶梁柱成了“植物人”
   1964年10月,胡波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一个干部家庭里。1982年,她从棉纺厂调到孝感市城建局做打字员。不久,她认识了比自己大8岁的严忠伟。严忠伟是市城建局规划设计院的测量员,真诚善良,与胡波很投缘。
   1983年年初,他们恋爱了。然而,因父母给胡波物色好了一门亲事,她的自由恋爱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1984年8月23日,胡波让单位开了证明,偷偷和严忠伟结了婚。父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一气之下与她断绝了关系。
   严忠伟家在孝感郊区农村,由于丈夫家兄弟多,五家人住一个院子,胡波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为了改善生活,她每天下班后到北正街摆地摊儿补贴家用……不久,因测绘技术人才紧缺,单位分了一个考大学的指标给严忠伟。1985年9月,严忠伟考入武汉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他在武汉读书,每个月回家一次。次年10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胡波一个人只能既当爹又当妈。从前生活舒适的她,被生活磨砺成了吃苦耐劳的女汉子。严忠伟体谅妻子的不易,只要一回家,他就抢着洗衣服、做饭、看孩子。
   严忠伟读完本科后,又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7月,他完成学业后,才结束了与妻子多年两地分居的生活,回到孝感市规划设计院当了一名测绘工程师。2002年5月,严忠伟被破格提为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从此他更加忙碌了,经常出差考察。每到一处,他都会拍下照片和妻子分享。
   然而刚过上几年幸福日子,平静的生活就被意外击得粉碎。2011年8月25日,几名年轻人气势汹汹地闯进规划设计院寻衅滋事,殴打工作人员。严忠伟上前劝阻,并护住那名被殴打的员工。一名滋事者举起一块石头照着他的头部狠狠砸去……
   当胡波赶到医院时,严忠伟已昏迷不醒。
   “病人头部伤势严重。”主治医生直言不讳,“做手术的风险太大,要么出不来,要么成‘植物人’!”
   “做!只要能保命,‘植物人’也行!”胡波坚定地说。
   术后,严忠伟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昏迷了半个多月。一个月后,严忠伟脱离了危险期,却仍然没醒过来……从此,她带着丈夫走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
  千呼万唤,“植物人”丈夫终于醒来
   他们先后在武漢、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医院治疗,都没有效果。2011年12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严忠伟做了颅内安置引流管的手术。经过半年治疗他终于开口说话了,可是智力只有7岁小孩的水平。
   2012年8月,见严忠伟病情稳定,胡波决定带丈夫回孝感,继续对他进行康复训练。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意外又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推到绝境。
   2013年3月一天早晨,胡波醒来时,发现严忠伟又变成了昏迷不醒的“植物人”。原来,是安置在他颅内的引流管发生了运行堵塞,胡波再次将他送到海军总医院治疗。医生对严忠伟进行了开颅修复手术,可他仍然昏迷不醒。
   胡波听说唱歌能唤醒“植物人”就每天唱给他听,后来连声音都唱哑了,严忠伟终于醒来,但是脾气变得十分暴躁。有一次,胡波喂他吃饭时,他发疯似的把碗抢去,砸向她……
   “是病把他折磨成这样的,我怎能和病人计较呢?”胡波擦干泪水,又回到丈夫的身边。
   一天,胡波突然想起了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事例:有一个男人在车祸中被撞成了“植物人”,在床上躺了10年,不省人事。10年间,妻子每天都给他写一封情书,念给他听。一天,昏迷10年的丈夫终于苏醒过来,对妻子说:“我爱你!”从此以后,他慢慢就恢复了。
   于是,胡波每天给丈夫讲述两人的爱情故事。2013年8月5日晚,胡波像往常一样为丈夫擦洗身子、按摩时,严忠伟突然叫了一声:“痛!”胡波愣住了,他有知觉了!她紧紧抱着他,泪如雨下。
   渐渐地,严忠伟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2013年10月,他已经能扶着轮椅坐一小会儿了。他坐在轮椅上下巴耷拉着,右边嘴角流着口水。想着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严忠伟的潇洒,胡波不由一阵心酸。
   每天晚上,胡波都深情地向丈夫讲述着甜蜜的往事: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双手环抱着他的腰,穿街过巷地兜风;他们刚有了女儿时的忙碌,他亲吻女儿小小的粉嫩脸蛋……严忠伟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补充几句。
   对于结婚纪念日和妻子的生日,他更是记得清清楚楚。2013年12月20日,严忠伟口齿不清地对胡波说:“我爱——你!”从恋爱到婚后他很少这样表达过,胡波特别激动,把嘴贴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忠伟,我也一样,爱你!”那一刻,胡波紧紧抱着丈夫,夫妻俩的眼泪流在了一起……
  “倒带人生”,在生活点滴中恢复记忆
   一天,胡波无意间在书房里找到一本精美的相册,那是丈夫旅游时拍下的照片。看着照片上英俊的丈夫,胡波的泪水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她突然想起去年带丈夫在后湖玩时的情景。那时,丈夫有了一些反应,但她没太在意。此刻,胡波的脑海里冒出了惊人的想法:带着丈夫重走他以前走过的旅游路,让他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恢复记忆!
   2014年5月8日,胡波收拾好行李,就带着严忠伟外出旅游。她除了备足严忠伟的药物外,还随身携带了他的相册。胡波按照丈夫以前出行的时间顺序,第一站来到古都西安,夫妻俩游览了兵马俑、大雁塔、唐大明宫遗址等景点。每到一处,胡波都会拿出照片对丈夫说:“你看,这张照片就是在这个位置上拍的,那时你多帅。”严忠伟听后,开心地笑了。
   随后,他们又去了张家界、婺源、凤凰古城等地方,沿途追寻严忠伟以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陪他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在旅游之路上,胡波几乎每天都要对丈夫“唠叨”一遍,问他是否还记得这个地方……
   2015年4月,夫妻俩在福建武夷山一家茶店品茶时,严忠伟突然想起了武夷山的一个朋友刘四海,以及当年同行的几个好友。“就像是做梦一样,我给他喂早餐时,他竟然能讲出当年和谁来这里玩过。”胡波大吃一惊!她激动地抱着丈夫,任眼泪奔涌而下。
   胡波发现,每从一个旅游点回来,严忠伟都能想起一大半的事情和一些人,他的记忆力慢慢得以恢复。
   2016到2017年间,胡波又带着丈夫去了武当山、厦门、澳门、台湾。2018年3月,夫妻俩还漂洋过海,远赴日本、韩国等地。6年时间,严忠伟的智力慢慢地从当初相当于7岁孩童的水平,提升到13岁孩童的水平。他时常对胡波说:“我这个媳妇不错,来生还找你!”
   2019年4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胡波笃定地表示:“我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他早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严忠伟则面带遗憾地说:“国家把我培养成高科技人才,但我却病了,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他希望尽早康复,好好补偿妻子,更期待有朝一日能重返工作岗位,报效祖国!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她40岁开始画画,47岁那年,根据《聊斋》里一则故事改编绘成的《荒原狐精》,一举获得BIB“金苹果”奖,也是获得此繪本奖项的中国第一人;她的《桃花源的故事》收录于日本国语教材,原作被大名鼎鼎的东京木城绘本之乡美术馆收藏;她的新书《一蔸雨水一蔸禾》,去年年底出版后颇受读者青睐,除国内还风靡日韩等国,到2019年6月已卖出几十万册。著名主持人汪涵不仅自己收藏她的画作,前不久还在《天天向上》节目中,推荐
期刊
201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70华诞。   新中国70年,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
期刊
你永远无法想象零下30℃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除非,你亲自抵达那里。   朋友说,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魔盒,不打开它,就可能错过里面的巧克力。但在此前的二十几年,她一直都没有勇气打开。   朋友是典型的小镇姑娘,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都是父母规划好的:从重点幼儿园一直念到重点大学,毕业了回到小镇工作。   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也没有探索世界的欲望,直到她在电视上,看了一场时装秀。   她说,模特身上的
期刊
今年6月,曾斩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其团队取得新的科研进展,又一次上了微博热搜!作为中国著名的药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相信许多人对“屠呦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最重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相应的科研成果,是抗击疟疾的良药,拯救了全球亿万人的生命。今年年初还被BBC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阿兰·图灵这三位杰出的科学
期刊
何海波是哈尔滨的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一大早,他离家去隔着四五条街的地方取车,然后带着女儿慧慧出车,到了下午,父女俩再一起回来,把车交接给夜班司机。多少个日子,何海波就这样寸步不离地把慧慧带在身边。慧慧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出生时因为脐带绕颈,导致脑部损伤,不仅智力残疾,身体也有残疾,手臂弯曲,走路艰难。   这些年,何海波开的那辆出租车的副驾,成了女儿的专座。每次开车在路上,想着女儿安安稳稳地坐
期刊
90后女孩不愿做“裁缝”   90后包蕾妍出生在杭州一个著名裁缝世家,祖上留下的“振兴祥”老店创始于1897年,具有122年的历史,“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包蕾妍从小就非常喜欢做手工,用各种碎布从缝制最简单的沙包开始,到大公鸡、布娃娃等,色彩斑斓,非常漂亮。上小学五年级时蕾妍就能做自己喜欢的衣服了,她设计的款式很洋气,颇有点“动画片味道”,连爸
期刊
在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学府嘉园小区的一角,矗立着一根国旗杆,每当节假日或国家纪念日来临,老党员于福洪就会和家人一起举行一个特别的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小院里的升旗仪式,是于福洪家坚持了66年的“家规”。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感恩。更重要的是,老人用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言传身教感染着后人。  一面国旗   于福洪家升国旗的故事,要追溯到1
期刊
现实残酷爱情难留   林涛1991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家庭。2013年大学毕业后,林涛来到廊坊市一家裝潢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稳定下来后,林涛开始期待爱情降临。然而,谈过几次恋爱,女方均因为他没房没车和他拜拜了。   2016年5月的一天,林涛应朋友之邀去KTV。走进包房后,朋友指着一个漂亮的女孩介绍说:“这是夏灿。”对方大方地伸出手来问好。落座后,林涛发现夏灿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别人唱歌,笑起
期刊
前几天,父亲住院做了个小手术,我赶回老家医院陪护。   晚上哥哥在医院,白天我和姐姐轮流。   两天后,我就开始焦虑。因为手头有几篇稿子到期了,都是合作很好的编辑,我不能辜负她们。   但是白天在医院和家里来回跑,静不下来,只能早起和晚睡。   因为不经常用笔记本,打字速度慢,加上手头资料少,写作效率特别低。   蜗牛的速度,让我有点烦躁。   俗话说,越急越出错。那天我好不容易快要写完的稿子,要
期刊
“女孩儿们精神起来,排排站保持微笑,我们拍照了哦。”上海的一间娃衣工作室里,一位留着披肩长发、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正举着照相机弯下腰给小玩偶拍照。她面前的工作台上,是一排睁着萌萌大眼睛的玩偶娃娃,每一个娃娃都打扮得时尚靓丽。制作娃衣的人叫徐加佳,她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娃衣制作大师之一。  她把娃衣当成事业   徐加佳是一个80后上海女孩,人们都亲切地叫她加加。小时候,每天下午做完了功课,她就安安静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