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篇文言文,选自左丘明的《左传》。此文主要记述了在秦、晋围郑的紧迫形势下,郑国大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退兵的史实。文中运用大量笔墨记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语言精炼又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句句直击人心,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其中意蕴在细细品味中缓缓展现。
  关键词:烛之武 比较法 说辞 细读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是中国古代优秀散文的代表之一。该文讲述了公元前630年,晋国借口郑国曾经对晋文公不礼貌和城濮之战时对晋国有二心,联合秦国攻打郑国。烛之武临危受命,在秦穆公面前凭借自己的言语使秦国退兵,保全了郑国。文章详略得当,将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用一百二十五个字娓娓道来,面面俱到、步步紧逼,展现出一个不卑不亢、思维缜密的烛之武。下面就用文本细读中的比较法来分析这段流传千古的说辞。
  一、以礼示人,主动示弱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作为郑国面见秦国的使臣,烛之武没有一见面就开始长篇大论地游说而是主动示弱,把秦国抬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文章开篇写的是“秦、晋围郑”,郑国处于现在这个局势一是因为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没有受到礼待;二是因为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先出兵助楚,后与晋结好,存在二心。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才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恰好与秦国向外扩张的愿望达成一致。归根到底,这件事和秦国没有任何关系,烛之武明知这些事情,却偏偏把秦国放在前面说,营造一种一切以秦国为主的形式。然后,紧接着说“郑既知亡矣”,示人以弱,一个被围困之国的使臣当面承认自己将要灭亡,这满足了秦穆公的骄横心理,为烛之武后文的说服提供契机。反之,假使烛之武像其他人一样大义凌然、侃侃其谈,那么可能连说完自己想法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主动示弱后,烛之武小心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个“若”字,解释的是假如、或许,烛之武很小心又很大胆地提出郑国灭亡这个事情,然后又谦虚地说如果对秦国有好处是绝对不会过来“烦执事”的。烛之武这句话的高妙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烦”这个动词体现出烛之武对秦伯理解力与判断力的尊重与肯定,从而使秦穆公能够忍受并接纳烛之武。第二,他一方面暗示出郑国的灭亡对秦国是没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又说承认自己过来是在麻烦他秦穆公的。这两方面都让秦穆公没有办法抗拒他继续说下去,反而更加投入地倾听。
  上文提到烛之武说的是“敢以烦执事”,“执事”是指执行事务的人,是烛之武对秦穆公的敬称。仔细阅读原文可知,烛之武的说辞都特别注重礼貌用语,他称呼秦穆公为“君”,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字中“君”字就占了八个字,足以见得它的重要性。“君”在古代一般是对有一定威望的人的尊称,烛之武这样的称呼会让秦穆公感受到烛之武确实是真心敬佩自己,这种臣服感让人心里很舒坦,也使烛之武的说辞得以顺利讲完。
  二、以实示人,主动分析
  烛之武在提出郑国的灭亡对秦国没有益处后开始分析论述自己的理由。首先,烛之武提出郑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利用地势进行分析。根据史料记载,秦国与郑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这次围郑的另一方晋国。烛之武用“君知其难也”实事求是地提出,想要越过晋国把郑国当作秦国的边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个“知”字是对秦穆公在军事战略上的判断力的肯定,再一次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紧接着烛之武提出了郑国灭亡真正获益的其实是晋国,秦穆公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中“焉”字表示疑问,表示自己不明白秦穆公为何要做这样对自己没有一点利益反而增加别人实力的事,从而让秦穆公开始思考并信任烛之武,有了想要继续并认真听下去的心理基础。
  在为秦穆公分析了郑的地理位置是利晋不利秦之后,烛之武其实已经获得了一些秦穆公的信任。然后烛之武进一步小心谨慎地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用来一个“若”字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试探性地说出——“舍郑”,这是对秦穆公的另一种尊重。没有直接说你应该怎么去做,而是提一个建议,假使可以,那就只是秦穆公对时局有恰当的分析,做出了正确的决策。然后烛之武阐述了有东道主的一些便利对秦国是“亦无所害”的。烛之武言语的高明之处再一次体现,他并没有说出“舍郑”对秦国来说有什么益处,“共其乏困”也只是没有“害”,这再一次把秦穆公以至于整个秦国抬到了一个高度——秦国自身完全可以处理这些事宜,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烛之武这次来见秦穆公完全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而在说辞中,却无时无刻不是站在秦国的角度进行谋划,巧妙地将自己营救郑国的需求掩藏在满足秦国日后往来东方的需求下,这便与前文灭郑不利秦而利晋的局面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更添说服力。
  三、以史示人,挑明局势
  烛之武在提出了“舍郑以为东道主”后,没有再进行分析或者劝说,而是把目标转到了共同围攻郑国的秦国盟友——晋国。晋国其实是这次攻打郑国的主要发起者,烛之武不会忘记这一点,而他却很明智地在前文没有表现出敌意,甚至在前面的谈话中对晋国的称呼是“邻”,这完全是与秦穆公站在统一立场的。而现在,烛之武已经提出了自己“舍郑”的想法,就有必要提提晋国了。首先,烛之武把晋文公不守信用、出尔反尔的事情摆出来,并用“君之所知也”来提醒秦穆公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我想要挑拨你们之间关系而做出的假设。烛之武在劝谏中揭露出晋国有虎狼之心,不可不防也。这个时候,秦穆公就会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个早上还说要以封地来感谢自己、晚上却加紧边防的人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再次信任。就在秦穆公要思考的时候,烛之武没有帮助他分析也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揭穿了晋国的野心:“夫晋,何厌之有?”秦君啊,晋国的野心很大啊,他是不会满足的!一句反问可谓彻底地点醒了秦穆公,现在的形式到底是怎样的。而这个时候,烛之武对晋国的称呼已由前文的“邻”变成了直接称呼,这个称呼的转变实则也是抓住秦穆公的心理,这样一个贪得无厌的国君,是不能再与之为友了!在秦穆公惊醒的时候,烛之武进一步来分析晋国的不满足,现在晋国在攻打郑国,是向东扩展封地。如果东边的封地已经稳固,那处在晋国西面的秦国又会面临怎样的局势呢?烛之武心里明白所谓的“秦晋之好”的联盟只是利益的结合,他从地缘的角度分析战争发展的结果,紧抓住秦郑晋三国的利害关系,进而打动秦伯。然后烛之武再次运用问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在语气上有所放缓,却直接地明确地告诉了秦穆公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间接地否定了秦伯原初想要灭郑的想法。最后烛之武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阙秦以利晋”,现在的形式是晋国成为了大国,而代价则是丢掉秦国,烛之武向秦伯指明了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过河拆桥的敌人,以及谁是秦国争雄天下的最大障碍。烛之武抓住了秦伯想要争霸天下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使“秦伯说,与郑人盟”。在这之中烛之武一点也没有提到郑国的安危存亡,字字句句全是在说秦国,心心念念的也全都是秦国,最后说一句“唯君图之”,也是说让秦穆公好好思考这件事。在烛之武的一番言论之下,秦穆公考虑的已不是要不要攻打郑国,而是晋国到底有何居心,自己一定不能把国家葬送了啊!后文的这几句话,没有一句关系到郑国,而又句句在说服秦穆公不要攻打郑国,因为郑国的灭亡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灭亡而是秦国和郑国共同的灾难啊!在这样的分析下,秦穆公就会发现上文提到的“舍郑以为东道主”是多么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四、结语
  这段一百二十五字的说辞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高潮部分,开篇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对于秦国“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着提出亡郑利晋而有害于秦,愿秦穆公仔细考虑。整个说辞句句动人,步步深入,层层逼紧,面面俱到,其语言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说辞的最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虽不是正式的说辞部分,但却是对这段说辞最好的肯定,不仅仅说退秦国不攻打郑国,与郑国成为盟友,秦穆公还主动安排大将驻守郑国才离开,真可谓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参考文献:
  [1] 徐中舒.左传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杨江吟.《烛之武退秦师》的礼貌策略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8).
  [5] 陈文汇.于细微处见功夫——细读《烛之武退秦师》[J].语文学刊,2012(6).
  作 者:宋洁,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2015级研究生。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是文学革命运动中“诗体大解放”的代表作品。该诗是现实的投影并充斥着时代的声音,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剖白,反映着青年时期闻一多先生的真实情感。诗中用“烧蜡成灰”来照亮世界的红烛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更是作者爱国情怀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事业的伟大抱负。该诗着眼于“红烛”这一意象,以此为切入点,从“物我”若即若离、“意象”
摘 要: 提起印度电影,就不能绕过国宝级的影星——阿米尔·汗。本文透过对阿米尔·汗主演的《三大傻大闹宝莱坞》的分析,着力探讨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和审美理想以及分析印度电影传递的价值观是如何给印度社会带来改变的。以下,将以阿米尔·汗的《三大傻大闹宝莱坞》为例,从情感、品格精神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三方面解读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中蕴含的审美艺术,试图探寻其电影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及探究其深
摘 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事空前加剧,严峻的生存危机使现代作家对此多有反应。然而地处重庆,曾写出《火》这样正面抗战文学的巴金却一改以往风格,将视野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寒夜》中隐性战争的设定不仅使作品的主题呈现多元化,也为现代文学领域提供了新颖且卓越的创作范例。  关键词:《寒夜》 战争文学 隐性叙事 战争想象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文学成为新兴的文学形式,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这一时
摘要:宁夏作家漠月的《父亲与驼》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从其众多短篇小说中脱颖而出。本文试图以叙事学视角,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三方面来分析这部小说,希望能够学习漠月的写作智慧,并能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事艺术对于小说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叙事时间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父亲与驼》  一、叙事时间——时序和时限的巧妙运用  叙事作品是具有双重时间序列的转换系统,在叙事作
摘 要: 梭罗与麦尔维尔同为美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小说家。梭罗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践行者,麦尔维尔也同样深受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探索自然的奥妙,麦尔维尔在大海的波涛中领悟天人之际。超验主义思想和大自然给予的启示铸就了两人的代表作《瓦尔登湖》和《白鲸》。这两部作品都表现出了作者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梭罗 麦尔维尔 超验主义 自然观  一、时代背景与作者
摘 要: 原创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该剧通过对王阳明成圣历程的深刻把握,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清晰地再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九死不悔的人生画卷,将其立志成圣的人生传奇用戏剧的方式演绎了出来。全剧除王阳明以外共有十二个人物,从他们与王阳明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将他们分为王阳明的支持者、敌对者和阳明心学的传播者三类。正是这些人物关系的设置,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重现
从2008年出道,9年来,从当年的《战国》到如今的《长城》,景甜颜值一直在线,然而演技则备受诟议。这几年景甜的资源貌似更加开挂,不但大小银幕全面开花,而且成功登上国际影坛。合作过的大咖从成龙到周润发,从马特·达蒙到抖森……伴随着她的话题就是“景甜后台”“景甜‘金主’是谁”“景甜家庭背景揭秘”“景甜为什么一直是女主”等等关于景甜“背后的神秘力量”的八卦。而面對质疑,景甜把委屈和失落统统咽回了肚子:“
摘要:当代中国处于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王一川先生将马歇尔·鲍曼( Marshall Berman)提出的现代性体验放置在中国语境下,指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应该包括普通人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生存方式的现代性。因此鲍曼提出现代性体验中的断裂感和旋涡困惑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当下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贾樟柯的《世界》描绘的正是中国语境下的普通个体,特别是底层人物在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活,为考察中
摘 要:祁同伟作为周梅森力作《人民的名义》中圆形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其性格刻画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化的特点。本文试从祁同伟形象的流动性、多面性和始终具有稳定的性格轴心三个方面着手,对祁同伟人物形象做全面深刻的剖析和解读。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 祁同伟 圆形人物  由周梅森创作的宣扬主旋律和正义清廉的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中有许多正能量角色,如侯亮平、陈岩石等,都令人肃然起敬,但社会的多面性
摘 要: 常书欣的IP小说塑造了六类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草根主人公,二是草根男主人公的家人,三是各类罪犯或对手,四是公检法体制内的各级领导、警察等,五是众多美女形象,六是每个男主人公的众多混混兄弟和吃货胖子兄弟。其中,那一群草根混混兄弟与一干不同类型的美女都是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标配。草根男主人公与各类罪犯是直接的敌对关系,与体制内的警察等既有矛盾也有并肩战斗,与美丽能干的美女分分合合,与混混兄弟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