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相怜”与“死相捐”r——《列子·杨朱》篇生死哲学论析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to20099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行本《列子》非先秦典籍,乃魏晋之作,《杨朱》篇集中体现了魏晋士人的生死理念.从直观经验出发,《杨朱》篇强调生异死同、死生自然的生死本质观,主张“乐生”“逸身”的养生之道,是对传统道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杨朱》篇遮蔽生存个体的死亡价值与永恒追求,坚持“为我”“命定”思想,在生死观上具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特质.另外,《杨朱》篇将道家的“自然”狭义理解为人的生理欲求,以感官层面的纵欲享乐作为人生终极意义,偏离了老庄适欲节性的人生之路.此种价值观彰显了生命个体原则,但却具有否定人的社会性、缺乏超越意识、过于理想化的弊端.
其他文献
会议
编者按:一般而言,讨论中国经济形势或前景,大都涉及到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而对消费给予的关注较少。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根本性转变。有数据显示,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64.6%,创下历史新高,接近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那么中国的消费升级当下是何种形态?给公关传播业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期《国际公关》对
今年以来,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州交通局的支持下,凯运总公司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带领全司职工与时俱进,奋力拼搏,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
本文是对南开大学王立新教授进行的一次学术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路径、方法和学术研究心得等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古代希伯来文学研究的四
篇(书)名台湾统治机构概览战后台湾金融台胞探亲旅游用语手册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战后台湾财政台湾政治经济理论研究作者发表(出版)处何天华等武汉出版社 Posts (Taiwan) Ta
1992年2月24~26日,省文管会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省文物管理条例》修改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市文管站的负责同志和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会议紧张热烈。代表们就《
会议
敏感词语是两岸语言生活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带有特定时空、历史环境的印记和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两岸合编语文词典,需要正视敏感条目,通过友好协商求同存异,合理、妥善地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