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数据素养教育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培训的启示

来源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学生数据来设计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为他们所做的教学决定提供参考.美国在教师数据素养教育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美国教师数据素养的理论框架,研究了美国为发展教师数据素养制定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培训策略.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现状,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丰富我国教师数据素养的理论研究,为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忆读书》是五上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课后安排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等练习.综合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的表达特色和课后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要点”这一语文学习能力.
统编教材文言文课文配备的插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激发兴趣为宗旨,以辅助理解内容、感受语言为目标,为学生学好文言文、爱上文言文,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和导引.教材中文言文课文共14篇,多数篇目都配有插图.所配插图绝大多数是中国画的形式,用传统的、独有的中国画来表现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意境更契合、更合理.这些插图创作角度不同,在教学中的用途也各不相同.如《学弈》插图形象地表现了故事内容,图中师者脸部夸张,体现出古时的师道尊严;两个学生的情态对比鲜明,揭示了学弈的不同结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观察图中学弈二者的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编排,指向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语文要素作为统编教材的创新元素,更是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究.但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有不少教师过分强调或强行凸显语文要素,甚至唯语文要素,极大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形成起着重要指引、熏陶作用的“人文主题”.这样的知识至上、方法至上使得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显得机械、艰涩,毫无情味,必须摒弃.为了更进一步澄清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内涵和融合路径,现以统编教材四上《西门豹治邺》为例展开阐述.
《书戴嵩画牛》记载的这则小故事流传甚广,其意直接指向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也即真知来自实践.教材将其录入艺术主题单元:“一首歌,一幅画……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同单元的课文还有《月光曲》《京剧趣谈》,与之同篇的还有《伯牙鼓琴》,都属于艺术创作与欣赏之类.本单元还特别提出了“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的素养训练要求.由此打开了解读的另一个视角——传递美感体验的艺术视角.《牛》这样的美术作品,给不同的观赏者所带来的美感体验是千差万别的,从人的认知感受规律逐步体会与斗牛相关人物的不同美感体验经历,
期刊
一、研究缘起rn文言文产生于先秦时期,是古代书面语的典范,具有词句凝练、语法规范、蕴味深长的特点.近百年来发生过数次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文言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也历经了几番沉浮,近些年来终于回归到了应有的地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有14篇,文言文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很多小学毕业生的文言学习能力仍然比较弱,在升入初中后,面对大量的、长篇幅的文言文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充满畏惧.
崔允漷教授认为:“指向素养的学习必须是真实学习,真实学习必须要有真实情境与任务的介入.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统编教材通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组建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非常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单元人文主题来组建单元教学内容,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落实语文要素,整体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以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系统地、有深度地学习.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存在以下现象:目标不明,对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茫然不清;语文学习成绩与语文能力不相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节;学习过程冗长却收效甚微.rn要解决以上问题,亟须教师转变观念,践行指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纵向梳理、横向对比;确定单元大概念,形成单元目标,并由此对单元内课文进行结构化的统整;逆向设计可视化评价标准及基于情境的核心任务,通过提供学习支持系统,助力学生亲历学习探究全过程;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大概念,实现高通路迁移,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身认知的兴起提供了新的认知观,也为学生言语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传统儿童言语教学中非具身化现象普遍存在,语文教学只有关注儿童的身心特点,遵循具身学习的基本属性,使儿童心智和身体充分联结、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言语智能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