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象空间艺术的功能造化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念物象是现代艺术作品设计的一种思维感悟,具有与中国传统艺术神似与形似的表现,它是一种对观念与物象的写意表达,对文化生活表象的理解和诠释,崇尚的是艺术作品内涵视觉遐想。
  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导的艺术设计与手工艺能力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学院,它的办学理念:认为创作能力只能启发、引导,而技术知识则可以传授的意念,把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融入现代设计教育模式,以创造美观兼实用的作品的能力,才能使艺术与技术完美统一。包豪斯的造型学院的公共空间艺术专业,主张创意能力,突出材质和色彩,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法灵活多样、造型简洁。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这种理念。在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中,雕塑就是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创作材料、工具的使用,后者是专注于使学生领会如何观察并对其作品进行整合能力的运用,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创意思维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向
  
  古代人类进行创造活动时,根据生活的需要及经验,具备一定的周密构想去实施计划来完成设计制作。随着人类不断的创造活动设计,从最初的制造工具和生活必需品开始,迄今设计包括的范围及用途广泛,已从使用发展为鉴赏价值,现代艺术设计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
  从古人美学观念的角度,先哲提出文质相称。文是文华,质是质朴,它们代表了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后天与先天的相互关系。并用合度而完美的形式,再艺术地创造表现出来。而西方传统多为细腻、洁白的大理石,非洲多为木料雕刻,都显示材料的质地美,这种材料质地上自然的色彩美是材料的本质美,它神秘、深邃、融合着人的淡定坦然,给人一种其境身临的感悟。在非洲木雕和印第安木雕中,有许多着色的用软木做成的雕刻,表面毛糙,经常涂染色彩。一般白色、黑色和红褐色三种,大型雕刻常用其他材料作镶嵌物。如玻璃、金属、贝壳、玉、珠等。印第安木雕中圆柱式着色木雕(图腾柱),在人、鸟、兽的柱子上,有大量的几何图案装饰,这与他们的民族宗教图腾崇拜紧密相关。
  非洲的传统工艺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十八、十九世纪非洲受到殖民文化较大的影响,产生了不少土洋结合的工艺品,无论在装饰豪华的工艺品商店里,还是简陋的自由市场的地摊上,都具有浓重的非洲特点。如肯尼亚的红木雕刻、动物造型,娴熟的雕刻技艺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下,栩栩如生、目不暇接、美轮美奂。
  当代艺术除了要有较好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敏锐的视觉意识和高品位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视觉表现形式规律。包豪斯学院建立的宗旨就是把建筑与雕塑、绘画等现代艺术综合成为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的量化过程,成为当代艺术物象意念的典范。
  对现代建筑有深远影响的加波(Naum Gabo),制订了彻底立体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原则并细化成为包豪斯的教学过程。他要创造一个空间立在——图案样式——一种图案所传递的流线性的冥想的感觉。这种想法同样在许多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中出现。
  艺术的要素有基本的运动节奏——即对真空认知的基本形态——创造一种关于时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结构主义的目标。
  运用立体主义时期视觉艺术的空间理念,创造几何化的节奏、韵律、对比的建筑立面和空间,组成他的建筑语言的交响诗,与自然进行对话。
  
  二、意象形体空间的表现与环境
  
  人的创意思维能力随着时间环境而变化,人对材料的认识越深,掌握的技术手段越丰富,各种成形的手段的综合运用便会自然产生。通过各种技术表现以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是当代艺术的特征。
  而后人们对材料的熟悉程度之加深,造型趣味和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发现并利用扭曲这一有趣的成形手段,使之对材料进行挤压、拉升、扭转等表现,根据材料的可塑性加以调整形体,从而产生形体的不同效果。在形体的圆弧线和流动交互的线面关系中隐含有某钟不确定因素,这种因素如能与有较强空间感的造型结合成为一种艺术趣味的愉悦。
  我们倡导环境意识思维培养,环境是雕塑的辅助体系,即环境是形体空间的构成部分,如半抽象的形态适合创造一种虚幻的抽象意境,环境意识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互依存、融合的关系。
  对形体与空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在形象上有了完整的印象,才能从硬质材料体量概念上进行的取舍。
  意象空间形式是对空间的感悟。它是在不增加形体对空间的实际占有的基础上,用形体的动势、体面变化、透穿、指向性来扩大形体的空间感。它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度量提示和方向提示,调动观众的视觉空间经验来取得的。形体意象空间的创造,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创造,能反映出作者的空间悟性与艺术修养。
  意象空间形式可分为动势空间、体面空间意象、通透空间意象、指向性空间意象等形式。
  艺术空间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主张形体空间在雕塑中巧用凹弧面与虚空间形象,凹弧面的对比使物象能产生坚硬的转折线,并在光的显现下能起到界定体积交界的作用,给人以超越实体界定的空间联想。
  亨利·摩尔的雕塑、木雕作品通过对外壁的穿透表现出来,在形的塑造上多出了一个负形造型使内部与外部空间穿透流动,把观者的视觉从外部引入形体内部,同时由于内部形体受光较弱并产生投影,加强了形体层之间的色度变化,更使物象产生强烈的空间感,超越了一段同等体量的木料所给人的空间占有印象。
  运用透空的表现来借用环境空间,对物体作穿透处理使透洞把光线、环境景物引入物象内,起到对环境空间的借用,其原理类似建筑艺术中的借景。中国传统建筑物中常用的花窗、西方现代建筑艺术中的落地窗、景观电梯等,都是为环境空间扩大意象空间而设计。
  在物象头部形体上透空,增强了空间感与情趣,对透空的运用,必须在符合造型表现意念和增强造型完整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使透的负形与整体造型在形式上一致。
  题材风格的造型需要与设置地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周边景物相吻合。现代装饰雕塑、木雕设计成为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对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是围合性的空间,室内空间是根据人的需要围合起来的容体积。室内环境由于受使用功能的限制划分为主次空间,室内装饰木雕与雕塑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强于室外,根据特定需要对室内格式辅之以光照,比室外雕塑方便。因此,不同的功能的室内雕塑、木雕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及相对的表现特性。
  环境决定了对视觉审美功能的要求,诸如距离、大小、材料、造型样式,作品主题等等,标识时代价值取向;彰显社会进步风貌;聚焦公共空间视点;点化城市环境人文脉络。
  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负形艺术这一概念,已运用于艺术表现中,无论是一个透空的洞,还是实体交错形成的负形,都成了雕塑中密不可分的形象。因此,有意识地在创意中加强负形造型,有助于烘托物象和影像效果,使作品表达更丰富。
  现代装饰木雕是意象创意设计与手工艺、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产物,形成的是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结构系统的一个整体。技艺是材料与工艺技术的结合,应培养材料科学与工艺技术兴趣的能力。装饰木雕雕刻技艺自身有特殊的语言表现力,雕塑家通过雕刻来表现情趣与形体感。特别是因从外向内凿击雕刻而产生的集聚力,材料的凿击、打磨后留下的特殊肌理表面质感,都是雕刻这一形式带来的特有的美感与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则无法用其他的成形技术来获取。由于木材料是受大众喜爱的自然材料,而且各有其独特的质感,这便为雕刻艺术在工艺美术、装饰艺术与设计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
  由于现代设计装饰木雕的发展,公众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因此,室内厅堂环境的内涵,设计空间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代装饰木雕的意念物象已为形体空间的环境展示了艺术效应,它显现突出的象征性,提炼概括、夸张变形、节奏韵律,疏密及虚实空间的艺术特征。发挥着审美功能的有效性能力,要产生功能的有效性,就要善于挖掘现代生活市场的需求。同时,现代装饰木雕的审美功能逐渐融入了室内厅堂环境设计,装饰艺术摆件转化为功能效应、工艺材料、工艺技术的一种形式,并已形成当今艺术产品审美功能的价值趋向。
其他文献
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为常见的黄酮类成分,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方面的作用,而近年来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在降尿酸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一研究热点。小檗碱即黄连素,是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对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研究开展的较早,目前已研究的较为深入。在整理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实验开展了芦丁与小檗碱的联合使用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研究以及不同剂量下槲皮素、芦丁与小檗碱的联合使用对高尿
小学的数学教育,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并不是追求将所有的儿童都造就为一个个的数学家,而是要培养他们最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初步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
6月19日上海市“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会”在大同中学召开.会上二十多个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分四个会场,由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作了多种形式的展示报告,令人耳目一新,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很确定的,可以直接运用相关规律甚至直接套用推理规则,这类问题属于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etured domains)的问题.与之相反,
2月12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杨晶慰问并看望了我局广播电视一线工作人员。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陪同慰问。储
沈阳军区某装甲团的新闻报道工作,这些年都走在了全师前列。谈起这方面的成绩,两位报道员都说,是团政治处主任李全胜的关爱,给了他们精神动力。全力解忧愁 Shenyang Militar
“教学做合一的创新性学习”是宝山区教育局回应21世纪培养以德为核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世纪新人的要求而开展的全区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此顶研究起步于1999年10月,
198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学课程和考核作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来确定:英国的中学生应学习十门“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十门课程
就目前中学物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的安排而言,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实验是不可能的.而新大纲明确规定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
中小学教育研究目的的实用性决定了其研究方式的实证性.对教育问题所做的实证研究,是指通过搜集资料,作记述、调查和统计,进行典型事例的研究,以此把握教育问题的实质.从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