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击伤致股动静脉损伤1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枪击伤致股动静脉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例枪击伤致股动静脉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换药与术后一个月创面植皮,术后两个月创面愈合,观察一个月,患者出院。结论:大血管损伤后要重视患者全身情况,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注意肢体的保存,只要伤肢肌肉尚未达到不可逆的变性和坏死程度,仍应争取修复血管。
  【关键词】枪击伤;股动静脉;损伤
  【中图分类号】R8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61-02
  在创伤急诊中,四肢血管损伤约占人体血管损伤的80%,而股动静脉损伤则居四肢血管损伤首位[1],严重威胁患者的肢体乃至生命。
  1 病例介绍
  男性,24岁,因左大腿枪弹伤10余小时入院于2006年6月2日.患者在打靶时弹头反弹自左大腿外侧击入,在当地中心卫生院急诊止血手术后送入我院.查体,P110次/分,BP90/60mmHg ,精神萎靡,贫血貌,左下肢冰凉,左大腿根部加压包扎,未触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去除包扎敷料,见左大腿上段前内侧伤口呈不规则形状,四颗血管夹夹闭两端股动静脉,之间呈左股近臀外侧可见一不规则圆形创口.辅助检查 RBC 1.86×1012/L,血红蛋白57g/L,红细胞压积0.17。入院诊断: 枪击伤 1)左股动静脉断裂并缺损 2)失血性休克 。入院后即在全麻下左股动静脉探查,见左股动静脉缺损3cm,同侧大隐静脉已经破坏,分别取同侧和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动静脉,自股内侧肌群处取出弹头一枚。术后4小时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即切开小腿减压。术后6天左股动静脉断裂处皮肤裂开,排除液化坏死组织,左小腿切开减压处亦排出液化坏死组织,予以彻底引流。术后14天彩超示:股动脉血流通畅,吻合口处内径3.5mm峰值流速增快股浅静脉距分叉处约20cm处至腘静脉内血栓形成,股深静脉处入口处内径偏窄,流速增快。经过换药与术后一个月创面植皮,术后两个月创面愈合,观察一个月,患者出院。
  2 讨论
  通过此例患者的诊治,可得出以下结论 :(1)大血管损伤后要重视患者全身情况,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注意肢体的保存,只要伤肢肌肉尚未达到不可逆的变性和坏死程度,仍应争取修复血管【2】,(2)此例患者为股动脉分出股深动脉后被高速弹头击中,股动静脉均被严重挫伤,高速弹头,弹片等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其局部病理改变可分为三个区域,即原发伤道区,挫伤区和震荡区,【3】其中挫伤区是瞬间空腔形成过程直接被挤压和牵拉的部分,组织绝大部分变性坏死。变性坏死组织液化排出,需引流,同时还需要抗感染治疗。同时手术中应该找合适的肌肉覆盖修复后血管。(3)肌肉缺血6小時后即发生变性坏死,发生骨筋膜腔室综合征,【4】引起远断坏死,需积极切开减压。(4)肢体肌肉丰富!需氧量大!对缺血的耐受能力较手指低得多、常温下肌肉缺血的最长耐受时间为4-6小时【5】,血管再通后,大量坏死组织分解,毒素、肌红蛋白、血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此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未发生肾功能衰竭。(5)急诊修复大血管缺损,如果缺损不长,自体大隐静脉是最好的取材之处。岑海洋等【6】,也认为大隐静脉口径与四肢主干血管相当,组织相容性好,自给自足,取材容易,费用低,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缺损的理想材料。
  参考文献:
  [1] 凌小富,陈聃,李建忠.股动静脉损伤11例诊治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549.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921-956.
  [3]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190
  [4] 黄海生,张谢安.四肢大血管损伤治疗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3):231.
  [5] 范启申,王成琪.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46-448,37,44,450.
  [6] 岑海洋,黄广香. 肘关节开放性后脱位并肱动脉离断16 例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1997 ,18 :787-78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59-01  我院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应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0例患者均为我科同期门诊及住院患者,均有完整的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有5年以上的饮酒史,日饮酒精量>50g,均排除了病毒性、药物性、寄生虫
【摘 要】目的: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a(TGF-a)和8-Br-cAMP共培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探讨PDGF-B在多囊卵巢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0S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0、48、120 h时以睾酮(10-7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