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化学成分及其抗乙肝病毒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进行了化学成分及其抗乙肝病毒活性的研究,共分得11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为去氢诃子次酸甲酯、短叶苏木酚酸甲酯。通过抗病毒、抗乙肝表面抗原及保肝试验,肯定了叶下珠的抗乙肝病毒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囊肿较大、多发或不愿作根治术的12名患者,行彻底刮治术加开窗术的保守治疗,术后佩带塞治器,
随着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联系的日益紧密,在化学教学中寻找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交叉点,以及研究如何进行化学和生物的交叉性教学就成为了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明确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从宽泛的角度来讲,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
采用亚磷酸二甲酯与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亚麻阻燃剂PX,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实验、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PX的最佳条件,即: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60℃、投
“低碳经济”在2003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响应和热烈讨论。究其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发展己陷入失衡及不可持续的状态,促使全球各国都致力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城镇上山项目是云南省政府为了解决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指出城镇建设应往城市边缘的低丘缓坡地带发展。该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
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绿原酸仅有约1/3直接吸收入体内,其生物活性更多地是依靠其肠道代谢产物发挥效应得以实现。因此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受到了外来新潮艺术形式的影响,出现了《今日景观》这种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该作品以装置化的形象呈现在架上绘画中,这种形式的出现启发了笔者
霉菌性阴道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研究通过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