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老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变得有意义。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情境,师生互动、全体同学平等参与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本文以九年级上册历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互动的热情
  历史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故事,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增加逸闻趣事,就可大大增加历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对学生学习新课、掌握所学新知识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从自身进行改变,从以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互动模式的引导者和课堂组织者。例如,在讲授《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我从无产阶级的定义来设计问题:自己家里有多少财产?自己算不算无产阶级?这个问题立即在全班引起骚动,学生之间也有互动交流,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我家有房、有车、有存款,那么我家不是无产阶级”。我告诉他们,虽然你们的家庭拥有财产,你们的家庭仍然是无产阶级。从学生脸上流露出的不可思议的表情,看得出来,他们已经被问题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顺势引导“你们家庭拥有的财产属于生活资料,不是生产资料”,由此抓住学生的兴趣,进入本课学习。
  二、找出历史线索,加强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综合分析能力不足,抓不住历史事件的线索,不能用主要的线索将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因此,在课堂上,应当帮学生把历史线索点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线索把这一课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有立体感的整体,这样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才会更深刻,对历史学习的效果才会更理想。例如,在讲授《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贯穿始终的关键线索,然后把本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运动;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三阶段,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线索,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各个阶段展开思考,一环扣一环地把学生带入本课。
  三、善用课堂小结,加强课堂上的互动
  初中历史被视为“小三门”,学生不重视,课后更不会花时间复习巩固,历史知识的掌握受到影响,而课堂小结则会弥补这一不足。另外,一个历史老师往往是带一个年级,每个班每星期只有两节课,师生熟悉程度不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会受到限制,而课堂小结则会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例如,在把《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新课内容讲完后,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对本课知识做一个小结。小结可以用任何方式表达,其他同学做听众,进行评判,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结的结果令人惊奇,有学生竟然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小结,通过历史线索的串联把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这三个知识点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还不够全面,但却让我眼前一亮。这种总结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互动式小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可见,教与学对立又统一的特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必然是互动的,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要教师构建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构建出适合学生的互动方式,使得学生在体验之余更加有效地对历史进行理解以及学习,这样才能够体现互动式教学真正的价值,从而真正为历史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采用一些方法来辅助记忆,就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如联想助记、图形助记、生活实际助记、手势助记、对比助记等。  一、联想助记  由于学生对于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哪两个行星之间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这样记忆:火与木碰在一起会着火,所以中间要用东西隔开,就用小行星带隔开。想不起小行星带的位置,就想想八大行星中哪两个行星最不适合在一起。 
综述了黄铁矿在选矿过程中有关的电化学行为及工作机理,重点讨论了黄铁矿结构特性、溶液中氧化、金属离子作用和抑制剂对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磨矿过程中电
如何解决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理论界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道德之外的因素如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重点以及教
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语设计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导入语设计,能够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调节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则索然无味,效果较差。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务必重视导入语的设计。  一、良好的课堂导入的作用  1.调节课堂气氛。  针对枯燥无味的政治教学内容,设计轻松、活泼的导入环节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整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2.时政性强。  教师通过即时的时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文化”正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一形势下,微课程这一新式教学方法开始在国内兴起,并出现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简述微课程的概念,分析微课程的内涵,对高中政治微课程的特点、研究方法等进行总结,从而为微课程进入高中政治教学打下基础。  近几年,微课程不断发展,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微课程属于新事物,国内专家学者对微课程的研究还停
近几年,校园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要么是学生经不起挫折而自杀,要么是学生一时冲动而杀人,这些事件都是学生长期被压抑情绪的不理智释放。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让我们觉得现代学生越来越脆弱,越来越不堪一击。对此,有关学者指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道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缺少自我保护教育和生命教育。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学生心智不够健全,对生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