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华,一个在茶城里“种花”的人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我们茶城的中庭,有1500平方米。”秦建华指着金牛山茶城的平面图,用手比划着,“这么大的空间,绝对能包容下我们天马行空的构思,摆个舞台、设个看台,搭条回廊,再添置些花草、流水……”
  “秦总,这么大的中庭可是卖茶的黄金区域啊,不拿来卖茶太浪费了。”我忍不住打断他的话,我觉得挺惋惜的。在寸金寸土的城市里,开发商们都想尽办法挖掘每块地的最大利益。“不,我倒觉得这块地拿来卖茶才是浪费。环绕在四周总共三层百间茶铺已经足够形成规模,而这块中央区域我要让它开满茶文化的花,创造出远超于金钱和物质的精神财富。”
  “这里,是多功能舞台,我们要把它打造成茶城文化主题的展示空间,茶艺歌舞、品茶鉴水、茶学讲座,精彩雅致的节目每天都会在这个舞台上演!”秦建华有一副洪钟般浑厚的嗓音,在这个宽广封闭的空间里。我似乎听到了撞击洪钟引起的回音,一遍一遍,坚决笃定。这是秦总伟大而坚定的梦想,我们明白了,他要为所有的茶客搭建一方休闲娱乐的舞台,不单单靠茶香留住茶客的身体。更要用我们所表现的茶的文化和艺术留住茶客的心。
  在旁边的小屋里,秦总泡上好茶来招待我们,是上好的金骏眉。橙红色的茶汤映上秦总的脸,这个有着北方男人高大身躯的铮铮汉子露出了温柔的微笑。他娴熟地摆弄着小巧的茶具,就像巧妇在张罗着一桌美味佳肴,金骏眉甜腻的香扑鼻而来。“尝尝看,这是我从武夷山带回来的茶。”按着座位的顺序我们面前都摆上一杯分量均匀的茶汤,“秦总,看您泡茶、分茶的技巧,喝茶应该有些年份了。”“我在武夷山工作生活了16年,武夷山是一个能让人爱上它全部的地方,所以我也不例外,喜欢上了武夷山的茶。”
  武夷山的茶味很足,走在路上随处都能闻到茶的馨香,一条街一整排的茶店里随时可见三五成群的喝茶人。在武夷山住了16年的秦建华,就像泡在茶汤里,武夷山的茶味早已渗透到他骨子里了。
  “离开武夷山,回到福州,我才发现自己对茶对茶市场还了解不多,甚至称不上茶人,我只是个和茶沾上边的开发商。”秦建华带着谦虚的笑。“开发商不都在卖房子吗?福州的楼市这几年很不错,卖房子的都大发了。您怎么想起卖茶叶呢?”我对此表示不解。秦建华叹了一口气,“说到茶城,大多数人都知道北京的马连道、广州的南方茶市。福建是产茶大省,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可是却没有一个闻名于全国的特别的茶城。我喜欢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福建茶,知道福州有个金牛山茶城,一个很特别的喝茶、买茶的地方。”
  “究竟特别在哪呢?”
  “我觉得不能把茶单纯看成一种商品,它还是一件艺术品,一种文化。一开始。我们就想好了,金牛山茶城将会是一个花园式的茶市场,茶商们安居乐业的茶城。走,我带你们到茶城里走走,亲身体会它的特别之处。”
  走进茶城,我感觉一阵明快清爽。虽然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但是茶城的顶部是透明的建筑材料,让整个空间宽敞明亮,同时因为避开了炎日的直射,在茶城里感觉凉快无比。这里沿用了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超大中庭。内外回廊,左右对称,符合传统的审美特点。中庭的T型舞台和穿梭于茶城中的回廊流水,现代和古典的美自然地贯穿在茶城中。茶城的楼层数虽不多,设计者还是在正对着舞台的左右边各安装一部观光电梯,让全场景色尽收茶客眼底。不同于福州其他茶城,设计者为这里每问商铺的后场开辟一块专门的挑茶区,遇上茶季每间每户挑茶的人就不用挤占茶客的过道,想得真是太周到了。茶城后面是一片为茶商规划的生活区,还设有食堂、健身馆、棋牌室等生活娱乐配套服务,这里真是一处让人安居乐业的花园式茶城。
  金牛山茶城计划于9月份正式开放,秦建华告诉我们现在是最重要的招商阶段。他每天都要来茶城旁的小屋坐坐。监督茶城的招商情况。金牛山茶城还未建好时。武夷山的老朋友就找上他,想把茶城的一楼商铺全部租下,让武夷山的茶企进驻茶城,打造成武夷茶一条街。秦建华说,当初如果应允了朋友,现在的招商工作要轻松多了,估计可以高枕无忧。但是,他没有答应,他觉得金牛山茶城里应该是多元化的茶世界,形形色色的茶、缤纷多彩的茶文化,窥一斑而见全豹,走进这座茶城就可以感受到福建茶的所有魅力。
  
  揭秘金牛山茶城
  
  海峡西岸,福建省会福州,鼓楼中心区,一座现代化茶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力度。崛起为海西同类市场的引领者。金牛山茶城是一所集茶叶交易、茶文化演绎传播的专业市场,为茶叶经营者提供一个高起点、高品味、高品质、高规格的发展平台,填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缺乏高端茶叶市场的空白。
  金牛山茶叶市场作为2009年海交会鼓楼招商签约12个项目之一,总占地面积20亩,共有300问店面、100个茶摊位,规划有名茶展示店、品牌茶叶店,茶叶、茶具销售区以及茶道会所等;还有为茶商配套的100套商务公寓、茶商俱乐部及茶商专用食堂等。1500平米超大中庭,古朴典雅,翠竹轻曳,小桥流水,如置身花园中;茶城周边,金牛山自然公园、江滨公园等左右相伴,依山伴水、闹中取静,邀三五好友观戏品茶,怡然若仙。
其他文献
去年12月20日~22日是马来西亚《有时喝茶》茶艺生活营第四年开办的时间,这是一场推广茶道学习为主轴、纯文化不盈利的中学生活动。学员平均年龄约16岁,每年招募的所有学员,人人必须学泡茶,不但学,还得马上投入比赛现场竞技。我们安排在第一天完成泡茶概论、泡茶程序示范以及实习泡茶课,第二天和第三天就进行泡茶比赛了。  首先我们制定比赛时应冲泡哪些茶叶、用那些茶具、如何;中泡及如何供应热水等方法。在泡茶比
期刊
因为从小喝花茶的缘故,我总是特别偏爱香气悠扬的茶。台湾的包种茶以悠扬高香而闻名于世,这让我着迷不已,常常辗转于大街小巷的茶店去找寻那份特殊的茶香。可是真正品味到纯正的包种茶还得归功于我的一位茶友。  周末与朋友约在一处极典雅的茶馆里,刚进门,我便循着茶香径直找到了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的文山包种茶。闻香而来的不只我一个。茶桌已经被茶客围得严严实实。泡茶的是一位年长的女士, “这位泡茶的是台湾
期刊
两岸品茗,一味同心    茶,这种产自南国的灵叶,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精神文化载体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正因为如此。茶在它被发现、利用的同时,无形中也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称之为“道”的深刻内涵,茶以载道则体现为“礼”。沏茶饮茶。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是为茶之道。沏茶饮茶。勤俭朴素、清正廉明、和衷共济、宁静致远,是为茶之礼。  茶尚俭。茶性俭朴,俭乃本性。以茶崇俭,以俭育德。勤俭
期刊
闽东是福建省宁德市的俗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省会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邻武夷名山,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铸就了宁德溪流纵横交错的地貌类型,拥有了“海上仙都”福鼎太姥山、“十里水街”屏南白水洋、蕉城支捉山等名山秀水和“海上天湖”三都澳、福鼎嵛山岛等滨海风光的自然景观。  此外,宁德还是全国著名的畲族人口聚居区,畲族风情丰富;彩,从台族的赛歌对歌、婚礼茶俗,到畲族的服饰、饮食、民居等民
期刊
在寻找健康好茶系列活动之一中,我们从专家那里了解了健康茶的标准,闽茶的现状及好茶的产生过程。第二期的寻找行程,我们前往安溪和厦门,带您一起走进安溪茶山深处,揭开有机茶园的神秘面纱,与茶叶出口重港厦门的茶商面对面,展开一次有关健康好茶的体验与对话之旅。    探秘安溪有机茶园    1月23日,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我们从福州出发,驱车200多公里一路颠簸来到安溪。以往每次来都是在茶季,看得最多的总是
期刊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作为中国的产茶大省,茶叶是福建的特色产品,茶产业是福建的优势产业,自古以来,福建就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和茶之韵,有着悠久的植茶和制茶的历史,据史料记我,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比陆羽的《茶经》还早500余年。在翻阅福建茶史、走访茶园故里之时,我们无不感受到身为一个福建人的骄傲:北苑贡茶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贡茶;福建最早开创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全曾甚至全世界的红
期刊
“两岸品茗、一味同心”。11月16~1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在福建宁德举行。作为海峡两岸一场集茶文化、茶产业交流和商贸、旅游等为一体的盛会,吸引了祖国大陆各茶叶主产区和台湾地区的数百家茶叶企业。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两个先行区”战略部署,体现福建“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特色,挖掘闽台两地深远的茶文化渊源和底蕴。通过茶产品的展示展销、高峰论坛、经贸洽谈、项目推介、
期刊
厦门,一个“茶店比米店多”的城市。  在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茶叶店中,“雾中天”的知名度可能不算很高,可第一次走进“雾中天”位于湖里的旗舰店,雅致的店堂装饰、完整的系列产品展示、精致大方的茶品包装……让人很难想象在如此复杂纷乱的战国茶叶市场中,竟然会杀出一个程咬金来!  回想“雾中天”这一年多来的成长,庄承源更多的是感触:“简简单单的一片茶叶,想要成就一个新品牌真是不简单!”眼前这个年轻的掌门人,务
期刊
西塔寺,原名龙盖寺。作为《茶经》作者陆羽的故居,已被世人所熟知。从唐末著名诗僧齐已的《过陆鸿旧居》,到明清时对“难能可桑苎楼”和“陆公祠”的多次维修即可证明,但它在《茶经》传播史的重要历史地位,却没引起今人应有的关注。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西塔禅寺,素为传播茶经的殿堂    1、龙盖寺“真清稿本”是我国《茶经》单行本的祖本。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农历九月九日,鲁彭《茶经序》
期刊
作为中国的产茶大省,茶叶是福建的特色产品,茶产业是福建的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经多方的共同努力,福建正逐步从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迈进。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有利于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也为福建茶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福建茶产业在中国茶产业份额都是独占鳌头,有多项指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先锋者”的角色。    品牌带动茶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