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都是相当重要的,应用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对话,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互发展,从而促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课堂上必然的教学内容。课堂上的问题诞生于教学中,师生就应该在教学中来交流和探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自己进行讲授的时间,也要注意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保证师生之间有相互的展示与理解。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碰撞,也是师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好机会,能够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一、对话教学的基本概述
  (一)课前积累与准备的阶段
  课前的积累与准备,不管是对于教师来讲,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上课之前的准备阶段,对话教学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此时的对话教学主要是教师与教材进行对话和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教师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就是备课,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以便自己在课堂上更好地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过程就是预习,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自学,找出自己存在疑惑和不解的地方,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听课,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中的能量转变阶段
  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形成的对话交流会在课堂上相互作用,构建成具有开放性质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对话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质的转变:学生因为对话获得了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教师因为对话体现了主导作用和自身发展,文本因为对话获得了全新的理解和诠释。
  (三)课后的拓展与应用阶段
  课上对知识点进行学习、理解和分析之后,课下便是对于知识的拓展与应用的最好机会了。在课下,师生之间可以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比如探讨本节课上的知识点还可以运用到哪些数学问题上,这些知识点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体现、这些知识点的来源、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等等,都是在课下师生之间交流、对话的好题材,由此,师生之间更加熟悉,师生之间的心也更加靠近,喜欢数学的学生会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也会对数学不再排斥,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在学生提出自己想法时应该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施舍”,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这样的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作为教师,是小学生面前成年人的代表,很可能不愿意放下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拥有的权威和优越感,这样就难以用平等、民主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得一部分课堂体现了权威与权力,却背弃了学生,疏远了学生。
  (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加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教师参与的对话,学生不拘谨,表白更大胆。一般来说,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也就是学生相对很放松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的心情和思维都不受任何条件所禁锢,可以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是无拘无束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享受思想和知识上的交流、碰撞和比赛,也能享受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会出于竞争的心理开始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这样不但活跃了数学课堂上的气氛,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更加愉悦。比如在课堂上学习“平行”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始通过对话进行学习。教師可以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看似平行的直线,让学生判断老师所画的线是否平行,而这两条直线到底是否平行,只有教师一个人知道。这时候,有的学生通过观察认为黑板上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而有的学生坚持没有经过测量不能下结论。这时候,教师可以将持两种观点的学生分成两队,让学生通过辩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A:我们认为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B:你们还没有对两条直线进行测量,光凭猜测是不对的,直线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无限延长,你们怎么知道延长之后这两条直线会不会相交呢?
  A:把两条直线想象成两条铁轨,如果铁轨延长之后相交,两列火车相撞,不就出事故了吗?
  B:但是铁轨并不全都是直线。
  A:我们还可以用直尺来量两条直线的距离,如果连续量几次不同的地方距离都是相等的,那就说明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不会相交。
  经过这样的一个辩论过程,学生们对于两条直线到底是否是相交的就有了明确且统一的认识,学生通过这一场辩论,思维开始紧紧地围绕着这一知识点,注意力也就会紧紧跟着教师,开始认真学习。
  (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教学中的文本,它是与教师完全平等的主体,教师在面对文本的时候,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都应该加入自己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和真实感受,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真实,也更加吸引学生。
  如此备课之后所进行的教学,教师不仅没有违背教科书编者的初衷,反而是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书中所讲的知识点的内涵。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虽然文本不能够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但它富有自己的思想,是经过编者千挑万选的精华,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锻炼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对话教学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部分进行,对话的目的不是达成共识,对话不是为了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求同存异。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都应该虚心倾听对方的想法,客观地接受对方的观点,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固有的思维,在交流之中、在思想的碰撞之中不断提高自己。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94例ACS患者按照有无发生心脏事件分为事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Q-Tcp延长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的终生财富。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它影响着孩子们个人素质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教师、家庭形成合力,抓住学生阅读兴趣的生长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道: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
目的调查泉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及卫生需求,为临床防控、健康教育干预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泉州市第一医院2012—1013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36例,于首次就诊时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普遍较差,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激发
针对某项目负二层预拌混凝土剪力墙裂缝,进行裂缝原因和性质分析,提出防止裂缝发生的综合措施和建议。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