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区角活动成了各个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展区角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参与、自发学习,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而阅读区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幼儿个性的有效发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创设阅读区,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呢?
  一、创设温馨阅读区,营造愉快的阅读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创设阅读区应把握“明亮”“安静”两个基本原则,并用书架将阅读区隔离出来,使孩子有独立的阅读空间,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阅读区除了投放必要的图片、纸偶、木偶、绘本图书,还可以在地上铺上各种图案的泡沫板或地毯,以及色彩鲜艳的小靠垫,幼儿可以坐在地上惬意、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为保持阅读区的规范、有序,图书要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并贴上标签,帮助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此外,还可以制订浅显易懂的阅读使用规则,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使活动有序开展。
  二、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幼儿快乐阅读
  阅读的材料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不同方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材料应以表意性质为主,有具體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易于幼儿将口头语言与阅读的书面语言建立连接,并且图书的配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我们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了多种阅读材料:绘本书、故事书、儿歌书、杂志、画报、自制图书等。图书内容不仅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浅显易懂,让孩子容易理解。
  三、亲子共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要求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让孩子了解图书馆的借阅方式,感受和模仿成人阅读,使孩子懂得在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同时,要求家长每天亲子阅读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
  大多数孩子因年龄小,在阅读时难免会出现无法进行的局面,这时候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指导。一般而言,存在阅读困难的儿童最有可能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无法了解或使用书面语言的组成规则,无法解读书面语言的含义,阅读缺乏流畅性。教师可以为这些儿童建立个别教学计划,给予特别的帮助,使孩子能够顺利阅读。
  总之,幼儿园阅读区角活动的开展要根据本班的实际状况,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才能发挥阅读区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本栏责编 帕 拉)
其他文献
作者按:  本文的案例素材和一些理论描述取自于《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澳】Bill Rogers著,蔡艳芳、马慧、郭燕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策略,但因为是译著,国内读者阅读时可能并不是很习惯(至少我个人在阅读时有此感觉)。我用了不少时间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汉化处理”,基本素材的观点尊重原著,但对文字及篇章结构做了较多的修改、删减,对
在目前的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导致本应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变得单调、乏味。针对这种现状,我从语文教学实际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教案设计、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一、教案不再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  教案是课堂的预设,需要有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生成动态的教学形式,尽管我们在备课时都要求备教材、备学生,但在课堂操作
当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实现了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在新情况下的教育,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教育,旧的教育方法不灵了,而新的教育方法尚在摸索。面对着大批青少年热衷于网络的现实,有人开始怨天尤人,以为是互联网坑害了青少年,更有人甚至惊慌失措,以为是一种邪毒让青少年染上网瘾。  其实,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技术发明一样,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对教育工作来说,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自觉地面对它,
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与一些高一英语教师有同感:很多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发现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难得多,教材中的词汇量增加了、文章长了、语法复杂了,许多新生因此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如何有效教育和引导高一新生实现平稳过渡,尽快让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就成为高一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  一、从兴趣入手,消除初高中英语衔接障碍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传统的英语学习是在教师直接的指导下完成的,缺乏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种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  一是整齐划一,难以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在一个班级中,学生能力各异,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及其思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或“齐步走”的策略,把能力水平各异的学生当作同一水平的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一来,学生发展严重失衡,教学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教师居高临下,师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