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的价值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它体现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具有两重性,既具有目的性,又具有工具性。研究教育价值对于我们把握教育目的、意义和思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价值;体现
  教育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必然涉及教育目的、意义、思想等;作为实践问题又涉及如何实现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思想等。故此,两者的研究都离不开价值的视野。教育本身的行为就是一个价值的行为。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起步较晚,而国外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斯宾塞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杜威将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一个是个体意义,一个是社会功用。此后,人们又从文化价值观和哲学价值论等角度对该问题给予论述与研究。
  一、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
  教育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是有目的性的,有目的必然有价值。价值又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教育与价值的逻辑体现在:①教育与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关系;②教育的概念是基本的,价值的概念是根据教育的概念来界定的;③价值的概念是基本的,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价值概念来界定的;④教育概念和价值概念都不能根据对方来界定自己。本文要研究的是教育价值,所以,主要讲先有教育,再有教育价值。王坤庆教授认为,价值在哲学的意义上是与事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说事实主要是科学研究对象的话,那么,哲学则要回答价值的问题。引用李凯尔特(H.Rickert)的话就是,世界是由现实和价值构成的,主体与客体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与这个部分相对的是价值的世界。
  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教育的行为对某种价值的取向,都是价值观作用于人的结果。人们对某个问题的态度、看法、认识也是受教育水平不同而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教育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教育是一种以正确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选择,教育的价值选择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客体的属性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主体和客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趋于一致,并向积极的、肯定的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不断趋向于文明和进步。
  二、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
  自从人类主动地办教育和受教育以来,教育就自然地被工具化了。社会、个人都是要通过教育,追寻教育以外的利益,并认为教育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之类的说法,反映了社会始终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工具,其逻辑推论是:“如果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没有用处,国家、社会是不可能热心办教育的。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意义也无外乎工具。”[1]21~22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目的实现的工具。其实任何教育都有两种价值,教育价值也不例外。教育价值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内容,旨在判断教育活动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去追求和实现这些价值,以此形成一种有逻辑联系和基本概念的理论体系。中国有句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反映目的与工具的关系。因而,目的和工具对人也是有价值的。教育具有目的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工具价值,因此,可以说,教育价值具有双重性。教育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既是目的,又是工具;既有目的价值,也有工具价值。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主客体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分离的当然,目的和实现此目的的工具也是相对的,目的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不正当的目的谈不上有教育价值,只有正当的目的才有目的的价值。实现目的的工具既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也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目的不能约束工具的合理和合法性,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三、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1.教育的个体价值
  教育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实现的基本需要。个体有自己的理想、愿景、志向和态度;个体与社会相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地位。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实现的实践过程。自我实现的实践过程导致个体必须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接受教育。从哲学关于人性论的基本范畴看,古今中外学者论人性,基本上是沿着善与恶的价值思路去探讨的。因此,我非常赞成卢梭的教育观,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对于人来说,是人性拓展和升华的天梯和大道。中国的传统教育关注的就是道德和气节的养成;而国外个体的教育追求就与我们不同。所以说,个体的教育价值是个体教育价值观实现的途径。
  2.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体不能孤立于社会,个体的教育价值离不开教育的社会价值。一个人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也同时获得了知识中的功利价值和认知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来指导,这些东西可能是个体作为向社会和他人讨价还价的资本,一旦在某些方面满足不了其私欲,则可能因反社会、反精神文化而堕落。因此,个体教育价值应是教育社会价值的体现,个体的教育价值应统一于教育的社会价值,只有社会价值内化于个体价值,才能促使个体价值观的形成。
  3.教育的文化价值
  以斯普兰格(E.Pranger)、李特(T.Litt)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学派,倡导教育中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发展,使人们更关注物质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忽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导致文化价值的沦落。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觉醒,进而结束了科学与人文的对垒与分野,使人文主义价值论的研究又重新回到教育哲学的研究视野中。如果一种文化能够推动教育进步,那么它就是先进的;否则,就是落后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当然,教育价值中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只是它的主要方面,关于教育价值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育价值一定会有更全更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育的价值秩序[J].教育科学,2009(5).
  [2]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7).
  [3]田向阳.对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
  [4]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杨叔子,等.关于高等教育中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6]夏晋祥,等.论人类教育价值追求的三次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以局限性或广泛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从而引起的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的方法,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布鲁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从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寻求理论基础依据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开辟新路径、新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
摘 要: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学习和应用是重点、难点,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笔者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的应用类题型的解题是有法可循的,在学生理解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又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训练,学生是能够逐步掌握解题技巧,达到灵活应用的高度。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的应用类题型;互推法;分别分析法  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