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已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及其运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越发凸显重要,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看点”。那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巧用信息技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42-01
  信息技术教学作用于学生,可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使师生双边活动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只能起着辅助的作用,这一点往往被人所误解,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就会越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多年的实践证明,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信息技术课具有本身的特性:第一,综合性,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第二,发展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技术都在不断地创新中。第三,信息技术课大部分的应用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做为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如何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利用课堂的45分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
  1、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中图文声像投影等内容的选择与制作,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组合并且要优化组合,不能为“课件”而“课件”,去追求那种“时髦”的“生动”,搞花架子,浪费资源。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表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电脑都有浓厚的兴趣,但学习的层次都集中于“玩”。如果撇开“玩”字,那么学生的兴趣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感到枯燥乏味、苦不堪言。为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不妨在“玩”字上下一番功夫,费点心思,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可以根据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游戏色彩的作品,把知识点溶解在游戏中,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强烈渴望,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练习、去设计,让学生在设计、练习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解Flash综合实例时,可以讲解五子棋、打飞鸟等游戏的设计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玩”,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掌握知识,训练操作技能。
  2、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比如,网页动画的设计,老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个操作实践。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学生的操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老师要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二是方法问题。学生的操作实践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就会像无头的苍蝇,没有头绪。因此,老师要加强操作实践的指导、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领悟,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三是上机训练。国家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不是把每一个学习者培养成理论专家,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在熟练的基础上使创新成为现实。比如说,要制作一个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靠一个Authorware或其他的多媒体平台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往往需要使用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如Flash等这样的软件完成我们所需要的素材设计,当我们需要处理一些图片时又需要用Photoshop软件予以解决等等,只有把这些素材都收集整理完毕后,我们才能使用Authorware这样的软件平台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课件。可见,在解决大的问题时,单靠一种软件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多种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适时地应用课件表达各种教学信息。
  3、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大部分是文本型的,虽然配有插图,但与真实的环境还是有不小的距离,有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边看书边操作,使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如果把文本型的教材转化为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则学生看课件犹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对病毒的认识,其实学生并没有体会到病毒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毕竟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少,基本上没有碰到过病毒,如果一味地由教师讲解病毒的危害性和病毒的特征,他们不可能对病毒的特征和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而病毒的危害也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刻骨铭心。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展示常见病毒发作时的真实场景,以及病毒发作后带来的灾难(可以引真实的报道、统计数据或视频材料等),从而使学生对病毒有深刻的认识。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上机实践与训练,锻炼并掌握技巧、技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方便系统重装后使用。很多朋友都把QQ和迅雷安装到非系统分区。不过,近来一些网友发现,自从QQ升级到2009SP3,迅雷升级到5.9.6.1018新版后,这两款原来准绿色的软件在系统重装无法运行。难道一定要重装它们才能使用?其实只要动动手就可以让它们重新“变绿”。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也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它包括对知识技能教学内容的序列安排;对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系统问题和期望的学生反应的安排;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媒体呈现信息方式的安排.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只有设计合理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