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问”出妙句来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仙李白常常运用设问或反问语式,“问”出名诗妙句,引人思索,撩人遐想。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知”不是真不知,这两句是激愤语、痛切语。诗人大半生中所受排挤压抑,壮志未酬,因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怎能不知?写此诗时已五十多岁,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留别》)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的,似收而未收住,言有盡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清溪行》)
  诗人以衬托的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沈约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水无疑是清的,然而和清溪相比,新安江哪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把酒问月》)
  诗人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苦地捣药,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哭宣城善酿纪叟》)
  此诗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纪叟而写的。诗句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老师傅 !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此诗句含义,似乎纪叟原是专门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只有李白赏识。显然这是不合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如今死生分离,是多么悲痛啊!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忆东山》)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诗人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诗人为了实现匡世济时之志才暂时应召而去,但如今在帝城淹留却毫无所成,又怎能对得起风物呢?所以这两句诗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诗人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是何等淡泊,何等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
  诗人捕捉到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帏的一刹那的心理活动,表现她对未归丈夫的殷殷思念之情。多情的思妇对春风发诘,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可以表达孤眠独宿的少妇对丈夫的思情。
  李白善“问”,令人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拿到英语月考试卷后,我差点要崩溃了……  “这还是我那最擅长的英语吗?” 试卷第一面,难度还勉强能接受;第二面,简直就是要难为我;至于第三和第四面,就不用多说了!“要是当时能好好复习,那该多好!”坐在考场,我后悔不迭,脑子里一片空白……  我是以小学年级前五名的成绩进入初中的。进了初中以后,一切都过得一帆风顺,前三次周考,成绩也挺好。所以,我對国庆假期后的第四次周考——也就是月考,并不是很在意。 
期刊
[文题呈现]rn文题一:从班上选择熟悉的一个同学,先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然后将这一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n文题二: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请以“我的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写作时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不少于500字.
期刊
古今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題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遍布荆棘,满是泥泞;而能成功走到尽头的,皆是怀抱初心、恒心相伴的人。当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未曾放下恒心。终于,在某一天的清晨,太阳升起,照耀着唐僧和徒弟们,旁边是一摞闪金光的佛经。他们成功了,回头远眺,一路困难,只有初心相守。  在我们一生之中,困难比比皆是,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迟疑,但绝不能放弃前进。虽然在这
期刊
【技法指津】  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即为了肯定某人、某事、某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去贬低去否定,再用褒扬的态度,去赞美去肯定。  古人做文章讲究“蓄势”,说的也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动不动发牢骚、抱怨待遇不好。“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使“孟尝君
期刊
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  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  这时我胸中忽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  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题记  夜已经深了。  夜是浓黑的,仿佛要滴下来。莫言说他很少再见他儿时的那种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那我所见的,没有这个词的援助,又怎么说呢,我轻笑。  事实上,晚上跑到山上实在不算是一件高明的事,但“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但是这寂静的山啊,总让人免不了感慨。
期刊
质朴的山村像一本墨迹风干千年的老书,时光柔软清莹的河水打湿了那些易感情怀,所有流淌过的往事注定要成为回忆。  木门·旧槛  穿行于乡间小道中,老屋大院的门虚掩着,木门已被岁月烙刻,深深浅浅,我轻轻推开那斑驳的木门,跨过脚下那不高不低的门槛,往里走去。  那门槛倒是伴随了我们童年的喜怒哀乐。跨过门槛就能够肆无忌惮地在老屋里“逛荡”,顽皮的孩子总喜欢在这跳来跳去,那些欲跟着哥哥姐姐玩闹的小人儿只能一遍
期刊
人心中的成长是一座大山,高耸入云,仿佛没有什么能战胜它。有时候,我看着它,心里常常会陷入迷茫。我真的可以翻过那座山吗?  那时的我,又矮又小,总是瑟缩成一团,我内向到极点。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可即便是自卑如丑小鸭的我,也渴望着成为舞台上活力四射的天鹅。  那年的毕业晚会,我鼓起勇气报了名,面对身边或惊或叹的目光,我如坐针毡,飞也似的离开教室。冷风一吹,沸腾的热血微微冷却,我呼出一口气,眼
期刊
我曾在一个春日的午后,看着妹妹手握一只燕子样式的风筝,痴痴伫立着望向天边,我不禁好奇:“你在做什么?”  “我在等风来啊!”  我不禁怔了一下!  等风来,就像是等待一颗种子发芽,等待夜空被曙光划破,正如《瓦尔登湖》里所说的:“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只有在我们醒着时,才是真正的破晓。”  回望走过的路,夕阳西下,我的衣襟在风中起舞。  人是会累的,是会感到疲惫的,我总是在路
期刊
“有些人,伟大到可让我们认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袁隆平爷爷就是这般伟大,他为了理想和信仰不畏艰辛困苦,将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人类和世界,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摆脱饥饿、为世界走向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被人们视为当代神农。  5月22日的长沙,袁爷爷不甘而又慈祥地闭上了眼,他临终前还放心不下自己的水稻实验田,他执着地热爱着生养着自己的土地!那一天长沙下了一整天的雨,或许连老天都不忍袁爷爷离开这个世界。
期刊
贬谪是不幸之事,但是文人的贬谪,却成就了诗歌的另一种繁荣—贬谪诗,中国古代诗坛词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rn805年八月,永贞革新匆匆谢幕,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迫害,柳宗元也未幸免,一贬再贬,三贬为柳州刺史.离群索居的柳宗元在刺史任上,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一个秋日,他与好友一同登山望景,本“登高欲自舒”,不料“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诗人触景伤怀,于是写下了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