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仅仅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已经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文的不同形式尽可能的采取各种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阅读课外有益的图书。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623.2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读书的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文的不同形式尽可能的采取各种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阅读课外有益的图书,教育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既让学生读中国的儿童读物,也要让学生阅读外国的经典儿童故事;既要读故事、小说,又要读自热科学和思想品德类的读物。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不仅丰富了字、词、句、段、篇的知识,也提高了对这些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理解语文、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从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呢?
  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配套的自读课本
  因为自读课本是教育专家根据《大纲》要求选编与课文知识紧密相连、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供学生独立阅读,以逐步培养阅读能力的学习材料。每一名学生都人手一本,可以随时翻阅。自读课本所选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并且配有相应的插图,每篇文章后面编排了思考题供学生自读时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所教的内容及时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以巩固课内学过的知识;同时,也把课内的读书方法灵活的用于课外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阅读时教师必须要求每名学生都动笔,对文章中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划上不同的符号;把疑点以及心得体会在书本有关段落中做出眉批;在精彩的片段上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心记下来;有疑难的问题则通过查字典或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解决,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读书必动笔墨的好习惯。
  二、开展读、评论报刊的活动
  少儿报刊是学生精神的最佳食粮。教师要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进行读评活动,从学生个别朗读、大家共同理解体会,评论等多方面进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听说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读、评论报刊的活动中,教师要要求每名学生都参与,并进行互听互评。比如,儿童故事画报上有一篇知识性的小短文——《为什么黑色化很少》,听了这个题目,学生们都感觉非常的好奇。这时可以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思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参与,学生终于明白:阳光是由、赤、红、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花儿之所以色彩缤纷,是因为它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造成的。例如,白花反射了太阳的全部单色光,因而洁白、晶莹;黄花反色黄色光,则呈现黄色;紅花反射红色光,则呈现出红色;而黑颜色的花吸收全部照射在花瓣上的阳光,就会因为吸热太多而被灼伤、枯萎。因此,自然界很难看见黑色花。所以,像黑牡丹、黑色郁金香等具有不被阳光灼伤的顽强的生命力,而是花中的珍贵品种。这时,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不约而同的说:“难怪我们基本上看不见黑色的花呢!”
  三、指导学生经常剪报
  因为剪报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用过的硬皮书本作为剪报本,叮嘱他们将报刊上的动人的诗歌、耐人寻味的寓言、名人小故事,以及语句优美的游记、还有表示同一动作的不同词句等用剪刀小心的剪下来;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文章或者是常识性的知识也剪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贴报。贴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分门别类,且胶水不能用的太多。最后,要叮嘱学生经常的欣赏剪报本,以达到陶冶情趣、扩大知识面的目的。同时,在训练学生同类的作文时,也可以让学生翻阅剪报板,让其理解积累写作材料的好处。
  根据小学生思维能力弱、说话不清楚,但记性很快、模仿力较强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让他们尽量多读多背好的文章,好句子,并定期抽查。通过读、背,既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帮助他们正确、深入的理解文章,又把文章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较快的提高了他们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四、强化课外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出好黑板报
  指导学生认真出好每一期的黑板报,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黑板报,教师要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知识性强,主题健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把课外阅读的知识体会在黑板报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五、建立班级图书角,为课外阅读提供环境氛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订阅购买一些课外阅读课本,例如《故事画报》、《童话大王》等等,帮助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教育学生相互交流课外书刊,教育他们要爱护书刊。让学生“尽早阅读、多读、勤读,激发学生在读中‘悟’”。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教师必须把强化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教学计划中,并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落实措施加以规范管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的,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所以,教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加强课外图书指导,让学生大量阅读。
  六、课设课外活动,指导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活动要丰富多彩,有学生筹备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中起指导、辅助作用。以阅读为主的活动有:朗读会、读书报告会、书评活动、阅读比赛和猜谜语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它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抛开老办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采取多、快、高质量的办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把着眼点放在培训学生的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1]徐忠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8)
  [2]单鸥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1)
  [3]朱海龙.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2,(Z1).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  中国分类号:G623.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命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常听到很多年轻教师对作文教学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我们的学生多数谈文“色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开放式教学法,努力“以學生为阅读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和思考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要注意阅读教学课前预习的开放,课堂阅读的开放和课外阅读的开放。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中国分类号:G633.33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拓展学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幼犬牙槽骨上种植微型钛钉种植体,考察和探讨负载后微型钛钉种植体对幼犬下颌骨长度和牙槽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微型钛钉种植体移动生长发育期幼犬牙齿的
摘要: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  关键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智慧的结晶;人格魅力  中国分类号:G451  曾几何时,高清的电视画面、包罗万象的互联网把人们的视线从书本上吸引开。作为教师的笔者也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渐渐地疏远了那淡淡的书香,在今年启动了教师读书活动中,又让笔者坐在书桌前去
内容提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造成的。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得不到激励,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而得到激励,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
摘要:语文阅读训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课前精心设计导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精讲多读,注重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训练方法;感悟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中,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
中国分类号:G633.34  应试作文如何做到有文采一直是教学中探索的主题。笔者认为,考生应在文采方面下点功夫,就会起到倍事半功之效,是否有文采,在作文立意的基础上关键在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成败,那么,怎样的表达才有文采呢?  一是立意情理结合。文章立意就是抒发、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创造精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