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评估产后肛提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来源 :海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不同方式分娩后肛提肌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盆底肌损伤相关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后女性280例,其中自然阴道分娩组120例,产钳助产组40例,剖宫产组120例,均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肛提肌损伤进行诊断评估,比较三组产妇的肛提肌损伤率,分析肛提肌损伤的产科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分娩方式肛提肌损伤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同时进行盆腔MRI检查,分析两者诊断肛提肌损伤的一致性.结果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自然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的肛提肌损伤率分别为11.7%、50.0%和4.2%,产钳助产组的肛提肌损伤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组,阴道自然分娩组的肛提肌损伤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损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为(96.73±30.71)min,明显长于肛提肌无损伤组的(43.67±32.88)min,新生儿头围为(340.03±14.34)mm,明显大于肛提肌无损伤组的(322.44±8.1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发生肛提肌损伤的新生儿头围为(348.04±8.83)mm,明显大于产钳助产分娩组的(336.37±14.01)mm及自然阴道分娩组的(329.93±11.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发生肛提肌损伤的第二产程时间为(100.50±32.49)min,明显长于阴道自然分娩组的(73.28±33.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MRI对肛提肌损伤的诊断一致性相关Kappa系数为0.916.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可有效地评估肛提肌损伤,超声和MRI对诊断肛提肌损伤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疾病,其症状表现不具有上述局灶性的特点,而相关疾病的近部穴位依然被高频地应用于针灸治疗.总结这类临床背景的近部用穴,其共同点是基于西医的病理解剖位置,即西医诊断所提示的信息.该文意在对近部取穴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拓宽传统的近部取穴方法.
[目的]观察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护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凡士林外敷护场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对照组为66.67%(28/42),组间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58例PPHN足月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58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新生儿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RDW水平及Apgar评分.比较死亡组(n=7)和存活组(n=51)患儿RDW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PHN死亡与RDW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ALP)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例VLBW早产儿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出生日龄与病例组相近的同期足月儿40例作为对照组,均分别于出生后1周、4周及8周采集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磷钙、ALP及25-(OH)D3水平.结果 病例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4周及8周时血清ALP水平依次为(862.65±178.58)U/L、(9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腧穴频次、归经及腧穴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腧穴24个,腧穴核心配伍3组,核心腧穴4个.[结论]选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内关,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多选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1·d-1大蒜素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必净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构建睾丸扭转/复位模型.术后,血必净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分别对应腹腔注射0.5、2.0 mL·kg-1·d-1血必净注射液和0.5 mL·kg-1·d-1地塞米松,连续3 d.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哮喘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神木市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前与对照组儿童的血清25(OH)D3、IgE、FeNO水平以及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EV1/FVC)和峰值呼气流速(PEF),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揿针带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不少于2 d,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7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
[目的]探讨菟丝子总黄酮通过卵泡刺激素(FSH)-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轴对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方法]从68只雌性SD大鼠中抽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构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将成功建模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每组12只.抑制剂组灌胃H-890.1 mg/kg,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H-89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53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菟丝子总黄酮530.1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