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国际糖尿病大会简介

来源 :中国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7届国际糖尿病大会于2000年11月5~1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来自127个国家的一万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今年时值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成立50周年,会议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墨西哥邮政局专门发行了纪念邮票。这次大会组织了4个专题讲演(美国匹斯堡大学的DR.Siminerio作的“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与预防的基础”;加拿大Benting.Best糖尿病中心主任Dr.Drucker“胰升糖素样肽:治疗作用”;美国Dr.Rhys Williams“对糖尿病经济学的认识”和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主任Dr.Ronald Kahn“胰岛素作用:从分子到糖尿病人的基因”)和4个纪念讲座,共选用了1 515篇论文摘要,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rn  一、糖尿病流行病学rn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峻,过去5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以1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并发症成为发达国家第5位死因。目前全世界已有1.51亿患者,预计到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3亿。叙利亚发病率约9.41~12.7%,中国发病率1996年为3.2%,预计到2010年增至14%,城市发病率是农村和其它低收入地区的3倍。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对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印第安人研究发现,与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全方位高现代化及长期思想压力等,这种趋势正向全球蔓延。成年人T2DM发病率高达10%,20%的患者常发生心绞痛和中风,65%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西班牙T2DM发病率为9.9%,IGT的发病率13.2%,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整个人群DM患病率从3%(小于45岁)到高于20%(60~75岁人群),呈现随年龄逐渐增加趋势。1型糖尿病(T1DM)的发病率,智利为3.92/10万,10~14万年龄组最高,以秋冬季节多发。罗马儿童T1DM的发病率最近10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后5比年前5年增长30%,也以10~14岁年龄组为最。中国研究报告指出,T1DM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两者相关曲线显示:2月和6月轻度升高,10、11月达高峰,冬季及寒冷地区发病率显著升高。
其他文献
循证医学的兴起是从经验性医学向基于客观证据为导向的当代医学转变的重要节点。在生物医学数据大爆发的当今,新兴的大数据分析能够高效地解决生物医学和医疗卫生活动中的探索性或决策性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和应用大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如临床决策或公共卫生决策,而不应该争论大数据分析是否将取代循证医学。无论是循证医学或是大数据分析,在我国最关键的基础是原始数据库的设计、建设和收集,这才是我们应
目的分析妇产科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阴式子
目的 探讨微型管状牵开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微型管状牵开器进行内镜脑室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一次性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共有8例病人行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晚期及产褥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 200例孕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不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A1组(70例)、妊娠期糖尿病A2组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这意味着人类医学迈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与笔者2011年8月提出"精准减重手术"观点不谋而合,减重外科由开放到腔镜,由传统粗放外科模式到现代精准外科模式的转变,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精细术中操作、精良的术后管护以及科学随访,达到最少的术后并发症、最短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最佳的治疗效果的目标,从而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益处,在未来拥有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4例)
外科治疗是炎性肠病(IBD)出现肠道并发症或内科治疗失败时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外科治疗。随着外科手术操作的不断优化和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IBD外科治疗的理念和手术方式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期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各种治疗理念和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对深入理解及熟练掌握各类术式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随着生物制剂、腹腔镜、多学科合作等新的技术
精准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直肠癌作为一种高发癌症,手术效果和化疗药物使用均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基因组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并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对患者的预后和化疗药物反应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本文将介绍这一领域的新发现。遗传异质性方面主要包括微卫星不稳定(MSI)表型的分子机制与
目的 研究重睑术联合改良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内眦赘皮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睑术联合改良内眦赘皮矫正术,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