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及方法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方法及效果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导入的误区,通过对学情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合理进行导课设计,“导”出实效,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误区;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开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无疑应该承担起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我要学”动力等重要任务。然而,很多教师并未在此下功夫,让导入的奠基作用大打折扣,未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也未能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建设的今天,创新策略,再添方法,加强开课导入加工迫在眉睫。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导入的常见误区


  良好的导入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加工,而不是只是为了花哨,过多地运用情境进行数学。由于个别教师理念不新,操作随意,造成了不当导入,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不能为学生下步学习做准备,不能起到铺垫作用。
  1.时间过长,喧宾夺主
  开课时间花费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导入不是新授,不是学生学习重点,只是新授的辅助手段。我们只要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就能让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营造的愉快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假如对导入部分,过分的去渲染,教师的教学时间就会被占用,乃至无法进行后面的学习。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导入、课中探究新知、课尾总结等都要完整,时间安排上要合理,不能在导入部分花费太多的时间,其他环节同样重要。因此,导入虽然精彩,但不能做到头重脚轻的地步。
  2.偏离重点,中心不明
  良好的导入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是新课教学的引子,既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能促进学生有向思维。实践中,大凡花哨的开课都吃了这个亏,没有加强针对性设计,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3.生搬硬套,过于牵强
  借鉴、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我们借鉴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结合学情和内容需要来处理加工,不能生搬硬套,否则“水土不服”,不但没有应有的效果,还会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我们有这样感受,即使使用同一教材、同一内容,采用同一种导入方法,在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中实施,就无法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所以,“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二、创新开课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设置悬念导入
  学起于思患无疑。如果我们学生真的不能质疑学习,我们就“教有疑”,诱发学生思考,特别是在开课阶段,让学生带着思维参与,更会有良好效果。实践中,我们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渴望成功和受到赞赏的心理,最大限度地鼓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悬念式导语,就有助于在教学之始,投石激浪,引导学生深入研讨课文,获取真知。例如,在教学“Online travel”时,我们就可以用轻松的口气提问: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Do you like play games with the computer? What is your favorite game? 在调动起他们回答问题的情绪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问:“What do you use your computer for besides playing games?”学生们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因为这是他们熟悉并感兴趣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就被老师的问题所吸引,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主动进入到下步学习中去。
  2.课本剧表演
  初中学生不仅好动,而且表现欲也较强,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可在开课环节,利用两三分钟时间进行课本剧表演。在教学中,可以把故事性强的文章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先让学生进行剧本修改,以达到学生可以理解的程度,再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在课堂导入时由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此训练中既满足了表演欲,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乐此不疲。如在教学“问路”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扮演ask the way and show the way 故事中的一段,让学生的脑海中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在此,学生的表演,不仅丰富了词语的学习,而且对阅读材料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从而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直观载体导入
  所谓直观载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用具体的实物、图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我们知道,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我们就可以运用“班班通”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闻其声、观其行、临其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学要求的氛围之中。例如,在教学unit5My Ambition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体育明星像姚明、科比、奥尼尔等的图片来设计导入,通过问What can he/she do ?Oh, he can play basketball。/He can swim。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等句子,借助明星的形象和特长呈现出主要的学习内容,即用What’s your ambition?以及相应的回答,以轻松形式来新课学习之旅,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4.创设情境导入
  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创设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导入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的进入课堂教学中。以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我们就可用歌曲《If you are happy》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跟着哼唱做动作时,我们就可抓准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问他们如果高兴会做什么,接着开启新课教学。
  总之,有效的导入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吸引到课内,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通新旧知识通道,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创新加工,让“导”出实效,为高效课堂创建奠基。

【参考文献】


  [1]梅金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5).
  [2] 潘翠云.谈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导入[J].中学教学参考,2010(07).
  [3]胡国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17(22).
  [4] 王成群.课堂导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7(36).
  [5] 李梦露.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探析[J]. 校园英语,2017(52).
其他文献
为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域的综合网络管理体系,它采用多层架构,在底层域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型的域管理机制,从而将传统的集中式处理模式转变为多层次分布式
约束处理是约束优化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非线性约束的处理一直缺少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将惩罚函数法与修复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迭代过程中大量非可行解的产生,使得约束优化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方法将23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使新生
活动目标:1.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2.通过阅读、测量、记录对影子的变化产生兴趣,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活动重点: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的长短。
中文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应用不仅要求有较高的准确率,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已有分词算法的分析,尤其是对快速分词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词
<正>7树体管理根据钙果不同栽植密度培养不同树形。主要树形有丛状形、直立形、乔化形等3种。7.1丛状结构依栽植密度不同,丛状树形应具有10~15个结果枝,及当年形成的10~15个新
【摘要】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利用微信创建微信群,形成文明礼仪家校共育的文化合力,利用微信“大”沟通,构建家校网络化文明礼仪养成新渠道;利用微信“微”交流,开辟学生文明礼仪践行的新途径,实现微信环境下小学生文明礼仪家校共育的新范式。  【关键词】微信环境;文明礼仪;家校共育  基于微信环境下小学生文明礼仪家校共育的新范式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 张举英 吉海荣  微信因其功能强大,融文字、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采取33例HS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根据Thoma’s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
沙棘对温度要求不严,极耐冷热,最低可耐-50℃,最高可耐50℃。沙棘为阳性树种,喜光照,年日照时数在1500~3300小时为宜。沙棘耐贫瘠,要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但如果是栽植于山谷间或
【摘要】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职业院校有责任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本文以镇海职教中心“中德合作”项目载体为例,依据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与标准,建立打破学科、打破工种的教学模式,开展机械专业教师“无界化教学”,建设一支作风优良、技能过硬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双元制;机械专业;无界化教学;教师团队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首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