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歌古籍《嘹歌》的植物信息考证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嘹歌》是桂西壮族群众广泛传唱且流传久远的民歌,其民族植物信息非常丰富。为了深入了解和考证这些植物信息,该文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嘹歌》中的植物有161种,隶属于62科;并且对这161种植物的当地民间壮语名、壮文名及其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等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桂西;《嘹歌》;民族植物学;考证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32-05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Liao songs” from the Ancient Books Zhuang Folk Songs
  Su Shili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Engineering,Baise University,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Liao songs” is the widely promoted and widely circulated folk songs in the Zhuang people in the Western Guangxi ,it includes rich information about its national plant.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verify the information,a research has been adopted to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method of ethnobotany. The results show 170 kinds of plants belong to 62 families in “Liao songs” according to the incomplete statistics;meanwhile,the study also did textual research on its name in local folk Zhuang,Zhuang name and its status in modern botany classification .
  Key words:Western Guangxi;Liao songs;The Ethnobotany;Textual research
  1 引言
  对古籍中的植物学信息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是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国已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生前大力倡导对古籍中的民族植物学进行研究,致力于《植物名实图考》《古今笔记小说大观》等古籍中的民族植物学信息的考证工作,并且亲自主持了一项巨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中华大典》之《植物分典》的编写工作,此巨型大典的完成将是我国民族植物学古籍整理考证工作的一个巨大的成果。陈重明在古籍文献中有关传统知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哈斯巴根等研究了蒙古族第一部书面著作《蒙古秘史》,获得了有关13世纪蒙古族植物命名和利用的资料[1-2]。中国留美植物学家李惠林生前于1979年在香港出版了历经多年研究的一项中国古籍植物学信息考证工作成果《南方草木状——第四世纪东南亚植物志》(南方草木状考释),该书的出版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古籍民族植物学考证工作成果[7]。1988年出版的由黄胜白、陈重明编著的《本草学》一书也是我国古籍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又一大成果[3]。由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撰写的《诗经植物图鉴》,对《诗经》中记载的110种植物进行了名实考证,配以精美图片,是很好的古籍民族植物学信息研究专著[9]。另外,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我国古籍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目前关于壮族方面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还稍有不足,特别是壮族古籍方面的民族植物信息的考证与研究还有待加强。裴盛基先生在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中指出:当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团结,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民族植物学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古籍信息民族植物学研究,在《中华大典·生物典》的编纂工作带动下,推动各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和考证整理工作,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对我国三千年来用汉字和各民族语言文字记载下来的传统利用的数千种植物“正本清源”,用现代科学方法考证其进化系统地位,地理分布和古代的各种用途,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4-10]。
  壮族人民酷爱唱歌,无论是春种秋收,走村串寨,娶亲嫁女,起屋乔迁,红白喜事或是祭祀神灵,讲述故事,述说苦情等都有歌。歌是人们表情达意、叙事论世、传承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11]。《嘹歌》的每句山歌都沾上泥土的气息和花香草绿树青,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其展示的民族植物信息非常丰富,非常有必要对其展开考证和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 对涉及桂西壮族文化相关文献如《嘹歌》《欢岸》《布落陀寻综》等开展研究,获取相关植物利用信息。
  2.2 访谈调查 根据文献提供的植物信息,对《嘹歌》传唱地相关信息报告人开展访谈调查,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嘹歌》中植物信息在现代植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含义,挖掘桂西壮族先民认识植物、利用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历史和实践经验。
  2.3 调查时间、地点 2010年03月至2015年12月;《嘹歌》传唱地:田阳、田东、平果、武鸣以至邕宁等县。
  3 结果与分析
  3.1 《嘹歌》传唱地区的地理概况 《嘹歌》传唱地区主要在田东东南面的坛乐、英竹、洞梅、坡塘、立丰、双燕、百毕、良余、东隆、三百、定广、兰芳、林秀等十个村一带,另外,田阳、平果、马山、武鸣等县也有分布,此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物多样性丰富。
  3.2 桂西壮族民歌古籍《嘹歌》民族植物信息考证据 不完全统计,《嘹歌》中的植物有161种,隶属于62科(见表1)。
  4 问题与建议
  4.1 植物信息考证未完善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本研究未全方位深入《嘹歌》传唱地区作具体详细的调查,仍然有不少植物信息不能考证,包括民族民间对民族植物的利用历史和经验等,今后仍需作更加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4.2 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知识,建议今后在桂西地区深入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陈进,裴盛基.茶树栽培起源的探讨[J].云南植物研究,2003(增刊XIV):102.
  [3]黄胜白,陈重明.本草学[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98.
  [4]张卫明,陈重明,钱学射.尽快开展我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10-11.
  [5]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陈山,哈斯巴根.蒙古高原民族植物学研究(第一卷)[M].呼和浩特: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7]陈重明,陈迎晖.《南方草木状》一书中的民族植物学[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6):19-20.
  [8]陈重明,黄胜白.本草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9]潘富俊.诗经植物图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0]裴盛基.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版),2011,20(2):5-9.
  [11]张声震.壮族民歌古籍集成(一)《嘹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福建省158家茶叶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福建省茶叶企业的风险特性和金融需求,结合当前福建省主要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和服务特点,针对现行资产评定与茶叶产品特性无法有效衔接、贷款权限相对集中与企业广泛分布基层的矛盾以及金融产品创新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该文从金融机构、中介服务以及政府部门保障等3个层面提出意见建议,逐步破解茶企业规模小、风险高、抵押品少、担保难的金融服务困境,
该文对巢湖市区乡土树种进行调查,结果认为,乡土树种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城市绿化应用价值。在城市绿化中
现代化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控制以及测量技术的不断深化为智能化电网打造了良好的基础.充分依靠于传感、 嵌入式处理数字化通信与智能装备检测技术来对电力网络进行调控,
除了被规范化知识外的网络运维还有非常多没有被挖掘的知识和许多未知的方式方法,当前的网络运维系统,不能够非常便捷和全面的运维服务积存的数据进行整合分类,缺乏对网络运
摘要:通过开展烟后秋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赣科甜3号和田密2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峡江县烟后秋玉米栽培的新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烟后秋玉米;筛选试验;新品种  为了解引进的秋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应峡江县烟后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秋玉米主栽品种,2014年峡江县烟后秋玉米项目技术小组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引进4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参
通信技术和室内设计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是能够直接影响室内通信质量的。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通信质煮的移动通信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国家对移动通信网络在室内的分布系
摘 要:水稻钵苗机插是采用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的行株距均匀无植伤地移栽于大田的先进技术。钵苗机插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素质好、植伤轻、分蘖早生快发的优点,有利于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肥西县通过2014-2015年示范种植,已初步探索并研制出适合肥西县稻麦两熟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水稻钵苗机插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示范  中图分类号 S511
摘 要:为进一步研究寿县中部地区小麦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特开展了“3414”回归最优设计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推荐寿县中部地区小麦的纯N、P2O5、K2O用量分别为195kg/hm2、90.0kg/hm2、75kg/hm2。  关键词:小麦;最佳施肥配比;推荐施肥量;寿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通过引进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对小麦种子进行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于小麦增产效果明显。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
摘 要:由植物根系释放的独角金内酯不仅能诱导根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还能促进可与植物共生的真菌的菌丝分枝的生长,以促进共生关系的建立。除了这些在根际周围的作用外,新近研究发现独角金内酯还能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分枝和侧芽的生长。独角金内酯在植物寄生、共生以及形态塑造等方面的三重生物学功能表明,其在协调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文对独角金内酯的生物合成、生物学活性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