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浪漫诗意盎然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爱平的兰,柔而不弱,清秀雅丽,或于山崖,或于幽谷,或于顽石,似在随风摇曳。其变化过渡的墨色展示出花叶不同的质地与方位,而运笔的轻重徐疾,更觉干净,石的点染若不经心,虚实相生而法度自在其中。
  大凡诗人总都知道“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的梅花,只能入“小窗横幅”,境界虽幽雅,却难免有小家之气。传统画梅注重“梅的韵”和“格”,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特者”为上品,而鄧爱平认为现代画梅的审美标准:“疏密有致,密者亦美,乱中有势”。可谓自立新意!
  他的梅,似乎有一种激荡心魄的震撼力,“写物以附意”,借梅表现了巍巍中华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气节。那苍劲挺拔的主干,那潇洒奔放的枝干,那含苞欲放妩媚的花蕾,决无拖泥带水、荏弱萎靡之弊,这是功力与修养的成果。宋代郭熙云:“境界已熟,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意境的创新,才能产生绘画语言和笔墨技法上的新。他的作品首先打动人的便是溢于篇幅的浑厚浪漫和诗意。
  邓爱平的兰,柔而不弱,清秀雅丽,或于山崖,或于幽谷,或于顽石,似在随风摇曳。其变化过渡的墨色展示出花叶不同的质地与方位,而运笔的轻重徐疾,更觉干净,石的点染若不经心,虚实相生而法度自在其中。将兰的含香体洁,婀娜花姿,高洁素雅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悠然自得中别有一番遐思之意。
  近代绘画大家陈衡恪著《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提出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邓爱平深以为然,并孜孜耕耘于这四点,以艺修身、修心。纵观他的画,既有气势恢弘的精神写照,也有空灵独秀之气节描绘。而且细观其作会发现,邓爱平的笔下多“乱”笔,这种“乱”绝非“胸无成竹”之乱,而是热情澎湃之际的创新之笔,“美”虽讲秩序,但对秩序的破坏——“乱”却也可以成为一种美。他摆脱了传统观念的羁绊,以一种貌似紊乱的形式赋予梅兰等意象以特殊的情致。
  邓爱平在承继家学梅兰绝枝的同时,其创作的飞鸿、家禽、鱼虫、蔬果作品也气韵生动,屡获得业界同仁的赞赏。父辈及师承给了他艺术创作的高起点、高平台,但他说,勤勉才是他从前辈身上领悟到的最大财富,孜孜汲取多方面的艺术滋养,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中国画天地。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动画作品应注重新媒体时代下与新技术、新模式的有机融合,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更应运用新技术手段及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用动画形式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及国家软实力。  一、国产动画创作要选取中华好故事   优秀的动画作品能反映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优秀的动画作品可以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引导其形成主流价值观,启迪心灵并深人精神世界。“求术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除疫病情急似火万众共济送瘟神任重于天百姓同心  刘宁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草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成都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成为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推出的首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之一。出版专集《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丛书·刘宁宇》(四川美術出版社)。
入围作品  作者简介  作 词:吴国清  中国中铁文学协会会长,全国“火车头”职工艺术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铁二局作家协会主席,文学杂志《路魂》主编。出版诗集两部,发表诗歌500余首,作词发行歌曲100余首。  作 曲:方 石  全国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亲爱的中国我爱你》作曲人;有100余件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级
刘炜  硕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学者,四川美术家協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会员。1973年生于四川南溪,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教系,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西南少数民族水彩画人才培训项目》学习,现任教于四川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漫画作者创作“漫”语言以表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漫画中所传达的意象才能具有引人入胜、撩人情思的艺术感染力。在创作中置入巧妙的、具体的、深入的、结合时代的创作构思,才能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同时自然悟出作品内含的深意。  近现代以来,我国漫画名家丰子恺先生、张光宇先生、方成先生、孙光钊先生等老一辈漫画家都在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漫画绘画语言的新思路。因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
主管单位: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德阳市散文学会  李艳  LIYAN  《德阳散文》主编。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德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杂文学会德阳工作站站长,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德阳工作站常务副站长,已出版散文集《灵魂的维度》《守望》。  寄语  送走2020年,迎来2021年。《德阳散文》与全国文学界同仁共同迎来21世纪开局的第二年,又是国家“十
樊强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會员。
摘要:《孟子》所引《诗经》以雅诗为最。他把歌奏于朝廷的雅诗义用来劝诫君王,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可以说把圣诗进行了人化和俗化。本文通过对其雅诗的引用归纳和分析,探讨孟子强烈的民俗意识。  关键词:孟子 《诗经》 雅诗 义用 俗化  《孟子》一书共引《诗经》36次,有28处23篇都引自雅诗,其中大雅20处15篇,小雅8处8篇,在这之中,又有3处是对话时别人所引,他自己引用的是17处。  一、孟子对《诗经
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往往忽略了二者的联系。本文以“是”为例,探讨词性论争问题。  一、历史论争  关于系词的词类属性,各家观点不一。①实词说。黎锦熙认为系词附属于动词;陈承泽、
两人先是各自在书法之路上独行,而后一见钟情,最后携手同行。高玉才和张义芬都是自幼时起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这份志同道合和某种特殊的际遇,两人走到了一起,并走向平实又绚烂的未来。风雨齐闯,苦乐同享;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  M=《现代艺术》 G=高玉才 Z=张义芬  M :二位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走上了书法之路?  G:八岁那年,表哥到我们家过年,当时他的暑假作業就有书法,我特别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