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科技革命中实现赶超跨越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
  科学革命是能够引发人类生活观念深刻变化的科学巨变。技术革命是引发人类生产方式深刻变化的技术巨变。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重大的科技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左传》讲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辩证的说明了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比如,英国引领了第一、二、四次科技革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现为发达国家。德国在英国之后,引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现为发达国家。美国引领了第三、四、五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强国,也是当代最发达国家。俄罗斯抓住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抓住了第三、四、五次科技革命,升级为发达国家。芬兰和爱尔兰也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成为发达国家。
  也有一些例证表明,如果错失了机遇,发展速度可能就受到制约。前苏联忽视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科技发展遇到了瓶颈。葡萄牙忽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降级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印度和中国则错失了一、二、三、四次科技革命,印度沦为殖民地,中国在解放前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前苏联领导人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性质、范围、特征、作用等一直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认识上的滞后导致行动上的落后,其结果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被西方发达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加速了前苏联的衰落。
  中国错失前四次科技革命,以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中国的世界排名在1700年排名在18位,1820年48位,1900年排在71位,1950年排第99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由于我们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急剧下降。到了20世纪后半叶,我们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从“神舟”到“蛟龙”,从互联网创业到新能源产业,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一些战略高技术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一些学科领域走到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在全球展开。当21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再次来到关键节点之时,有必要进一步观察中国在世界科技版图上的历史方位。
  中国科技革命中实现赶超跨越
  科学技术产生革命性突破有两个基本驱动力。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拉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内在矛盾驱动,科技自身通过内生动力不断发展累积,达到一定边界条件后引发重大突破和革命性变革。
  中国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这一点应该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中国已经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20年,我国科技投入将占GDP的2.5%,根据我国GDP增速初步估算,将超过20000亿元。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也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和经验,少走弯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第一,在宇宙演化、物质结构、意识本质等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上,孕育着新的科技突破。2012年3月,我国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首次实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精确测量。中科院、国内有关机构及国际合作者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标志着我国在粒子物理研究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它曾被列为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也是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研究的成果首次被国外评为当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第二,我国正加快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这也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新要求。
  第三,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正在改变着长期以来中国科技投入短缺、人才流失、设施落后、需求不足、创新社会氛围薄弱的局面。全社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2011年达到8610亿元,占GDP的1.83%。国家增加对自然基金、863、973、985和知识创新工程投入;加强对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始创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组织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工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中科院组织实施“创新2020”,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等。
  第四,国家部署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实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重点领域初显跨越发展态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科技研发活动的产出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改善。比如,成功实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和空间交会对接;解决高速铁路、载人深潜等国家重大工程的一系列关键核心科技问题;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量子通信、iPS细胞全能性证明、生命起源与演化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
  把握未来战略机遇期
  对于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事业而言,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为我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希望寄托在即将来临的新科技革命上。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以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然道路。面对时
  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及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要侧重研究科技发展,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深人分析各国科技革命的竞争力与创新潜力,全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前瞻并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建立全面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与数据平台,系统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大趋势:
  第一,梳理五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史,追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认知科技发展的规律,分析科技发展的宏观态势;第二,运用计量学等研究方法,探寻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规律;第三,发挥科学院专家在洞悉科技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请院士和其他前沿科学家分析科技发展的走势和突破口。
  其次要侧重研究科技内在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中国为案例,深人研究“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发挥科技史、科技哲学与科技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研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其内在机制与外在条件是什么等问题;发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究竟存在怎样的作用机制;认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中心形成与转移机制的关系、知识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新学科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探讨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判断我国在文化传统、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优劣势,讨论怎样选择科技的发展路径和战略。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期,必须走出一条既符合科技发展内在规律,又能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第五次科技革命,中国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科技工作者身处时代潮流,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理应将目光投向黎明,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我们希望中国学者的名字和第六次科技革命一起载人史册,在新科技革命中创造一个“中国奇迹”!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责编/刘广为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近期,《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入分配改革是个世界性难题,对中国而言究竟难点是什么?公众意见最集中的方面在哪?我们综合人民论坛所进行的多轮相关调查数据,梳理整合出如下公众反映最强烈的六个问题:  国企高管薪酬怎么降?  专家难点评析:“行政价”、“半
期刊
任何国家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取得高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显然是诸多的发展红利要素叠加的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究其原因,论及根本,正是李克强同志在国务院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讲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比喻称,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各种红利是装满财富的“箱子”,那么改革就是打开这些箱子的“钥匙”。改革是我们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改革才是最大
期刊
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且持续进步的四个技术领域  自1970年代以来,持续进步并能够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领域主要有四个: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这几个科学技术领域日臻成熟,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波新技术浪潮,因应社会需求,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动力。  几个技术领域相比较,信息技术发育最为成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既往的沟通联络
期刊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世界会怎样,中国怎么办,这是许多读者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新科技与产业革命浪潮进行研究预测,不同专家关注重点不同、意见观点不一,甚至对其阶段划分也各持己见。较为广泛的提法为第六次科技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来临;相对统一的认识是: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新一轮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产业革命交织相伴、互动交叉,呈现出复杂性、多
期刊
一、反腐倡廉  1、官商不要“勾肩搭背”  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2、反腐倡廉建设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反腐倡廉制
期刊
百舸争流: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夜,各国摩拳擦掌,竭力开发新技术。在历史上,美国作为多次经济危机的始发国,虽然饱受冲击,但由于深谙新技术革命为走出危机的最佳手段的道理,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屡次实现了涅槃重生。如今,美国在奥巴马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在清洁能源、页岩油、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颠覆性的技术领域均发挥着引领作用。  欧盟成员国大多都是老牌的
期刊
在历史上,当时的一些落后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通过抓住工业革命的“机会窗口”实现了迅速的崛起。其中,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过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跳跃式发展”,这种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如何以内需作为战略基点,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5年,在19世纪美国的最后25年,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美国的电
期刊
我国学术界如果盲目追随外国理论,一味重复那些正在动摇的说法,就会在整个世界都急盼出现新理论的时刻,再次丢失发展的良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某些曾经广为流传的西方理论正遭遇现实变化的重大挑战,开始发生动摇。针对这些变化,我国学术界如果缺少敏感,不善思考,盲目追随外国理论,一味重复那些正在动摇的说法,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既不能适应正在变化的现实,又不能摆脱拾人牙慧的困境,从而在整个世界都急
期刊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连续十年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目的就是凝聚各方共识,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任务艰巨,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和工作思路,如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管制;5年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等。如何“放活”却不触“红线”,值得深入探讨。
期刊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呼之欲出,全球经济格局与科技格局均呈现出重大调整的端倪,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全面展开。中国陆续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洁净煤、电动汽车、宽带网络、物联网、云科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发布了众多的科技专项规划,3D打印相关的战略规划也即将出台,目的在于重点突破一些具有颠覆性的关键领域。  不断涌动的新技术革命大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何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