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选用史料应慎重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yyqq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真实,可靠,多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 1)09—0041—03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第18页“历史纵横”栏中有这样一则史料: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提出了与王阳明针锋相对的观点。
  学生对王阳明的这段话很不解,甚至有的学生说:王阳明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在前一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王阳明的生平,知道他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这段话实在不像出自这么一位伟大人物之口。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原因是教材选用这则史料在翻译成白话文时出现了问题。原文出自《传习录》,如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原文的意思是:你没有看此花时,这朵花和你的心都处于寂静的状态。你来看此花时,你的心同此花一起明亮起来。这与教材的译文不是一个意思。花与心发生联系,花的颜色在人心中。这个故事说明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教材说,你不去看花,花就不存在,岂不是否定客观存在吗?
  新课程重视史料的运用,但运用史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史料的真实性。
  梁启超曾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作为消逝了的过去,历史是无法直接感知的,只能通过史料中介去间接认识。因此,在史料的选择中,选择真实的史料是一基本原则。通过真实的史料,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能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分析,才有意义。有些教师为了历史课的生动,不惜牺牲历史的真实性原则,找一些未经证实的不可靠的资料或道听途说的信息来吸引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比如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为了突出卫鞅的法治和变法主张,设计了这样一段情节:孟子在齐国稷下学官讲学,卫鞅与之见解向左,于是展开一场论战。有的老师在讲述百家争鸣时,将这段材料运用于教学之中,引出孟子的思想主张。严格来讲,这不符合史实。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商鞅生于约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39年孟子首次到齐国讲学,而此时卫鞅在秦国的变法已经成功,位高权重。所以孟子和卫鞅论战的一幕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注意史料的客观性。
  史学研究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这就是“第一手史料至上”。经过转载的二手材料,难免加进了引用者的许多主观臆想,有时我们看到的史料与原始史料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与原文的意思相去甚远。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3第20课《西学东渐》中有这样一段:“清朝长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和官僚们妄自尊大,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中国以外的其他各国俱为蛮夷。直到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皇帝和满朝文武还不知‘英国在中国之何方’,‘俄罗斯是否(与中国)接壤’。”初见这则史料,一些学生产生了疑问:康熙朝时,清帝国与俄罗斯有过激战,并且最后战胜,于1689年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仅仅一百多年过去,道光居然连俄罗斯是否与中国接壤都不知道了吗?
  此话原文出自《鸦片战争》资料(五)第342、351页:鸦片战争打响之后,清朝代表伊里布派其特使张喜去见英军统帅懿律等人时,张喜向英人询问:“英国之王果系女人?”“英国在中国之何方?”“英国与中国陆路相通否?”“英国与中国相通始于何时?”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1776~1777页记载:道光皇帝提出要向英俘讯问的几个问题:“究竟该国(即英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张喜的询问确实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清朝官员的认知水平,但是道光帝的问题的确与俄罗斯无关。他的本意是询问英国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而不是俄罗斯与中国是否接壤。教材的编译者为了证明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君昏臣佞,对上述材料进行了偷梁换柱的加工,确实有失偏颇。其实,即使是忠实于原文的“英国与俄罗斯是否接壤”,也依然能够反映出清王朝的妄自尊大和愚昧无知。
  第三,注意剪裁史料的灵活性。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原始史料对于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枯燥和难以理解,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就选用相对通俗有趣的史料。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并不是总能遇到既有趣又有用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时注意灵活性,恰当的选用,用之有度。比如,在学习岳麓版必修3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课中,在总结孔子的思想体系时,有的教师引用了一首流行歌曲《子日》,有句歌词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仁’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这几句歌词的说唱形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掌握。但是,如果仅仅为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加以鉴别,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还是同样的这节课,如果老师不是截取这几句歌词,而是将整首歌都放给学生听,效果就不会很好。因为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不要让我自己去摸索,有了车子想要房子,有了妻子想要马子,有了银子想要位子,有了位子拿了架子,搞了圈子使了性子,铁了胆子忘了老子……”。试想,这几句歌词带来的绝不仅是学生兴趣盎然,而是满堂哄笑。因此,老师要从“课程资源”的高度出发,广泛地阅读,平时多注意收集有趣且有用的史料。
  第四,注意史料的多面性。
  当代著名学者杜维运在其《史学方法论》中指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穷无尽。”因此教师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要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并且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比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时,关于希特勒的描述给我们的印象仍然是“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评价,再加上我们传统观点习惯于认定希特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有的学生就提出,为什么希特勒能够通过和平方式夺取政权?为什么希特勒在得到政权后能够巩固政权?为什么发动战争之后德国人民会随之战争,而不是发动起义反对希特勒的统治?这就需要 老师提供多方面的史料,使学生了解常人所不了解的内幕。比如让学生知道希特勒掌权后的一系列成就: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社会福利方面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还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工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此外收复失地和和平扩张活动不仅收回了萨尔地区、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而且在1938年3月让奥地利“回归”德国后,又把有350万人口的捷克苏台德地区纳入了德国版图;1936年德国成功举办柏林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上,德国奖牌榜拿了世界第一。德国人当然有理由为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而自豪。另外希特勒个人生活方式简朴,是个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烟,更不闹绯闻,这又大大加深了德国人对他的好感。通过这些史料,学生自然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了。
  第五,注意史料的前沿性。
  在一般人看来,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是不需要创新的。即使创新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其实不然。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陆续有新的史料挖掘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产生了新的同以往观点向左的看法和认识。比如说传统的观点认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而事实上,情况如何呢?《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85页记载: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咨文参议院:“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2月15日,南京参议院举行总统选举会,以十七票(全票)补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在通告袁世凯的电文中称他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符合法律程序,而且以全票当选,说明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也确系众望所归。他以后的作为和此时并无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他以后破坏民主共和就否定他此时成为临时大总统的合法性,这是不严谨的,也违背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初衷。
  总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只有慎重选用史料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兴趣,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之门。
  
  [实习编辑:李婷轩]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对中共的帮助
  1945年,中共仅有不足60万兵力,到1945年8月突击发展到i00万,但武器严重不足。1945年底,东北局从苏军处得到15万多支步枪、近5000挺机枪、一批火炮、十几万枚手榴弹和通讯器材、大衣、皮鞋,还有40余架飞机。1946年4月,苏军撤离东北时在哈尔滨又送交了10万步枪、1万重机枪、1千门炮。四平战役后,林彪部队到北满休整,不过半年,十几万部队发展到46万,1947年夏,达到73万余,1948年发展到105万。苏方不仅将关东军在北满的部分武器和重型装备留给林彪部队,而且驻朝鲜的苏军经辽宁向山东的中共部队提供了大批武器弹药。辽宁军区司令员肖华在1946年5至8月,就向山东陈毅部队运送了近2万支步枪、843挺轻重机枪、1343万发子弹、高射机枪20挺、167个掷弹筒、43588发炮弹、22万斤炸药,等等。朝鲜北部日军所存的子弹、炮弹和各种枪炮全部运抵安东,苏军一次就装了100多节火车皮。从1946年12月开始,苏联政府通过贸易机构直接向中共提供物资。仅1947年苏联就向中共华北、东北根据地提供了价值15100万卢布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达到33540万卢布,1949年为42060万卢布。
其他文献
葡萄酒的美好不用过多描述,相信喝过的人都会知道。酒佐餐如同男人与女人的婚姻,而葡萄酒搭配中餐则更像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婚姻,婚姻没有国界,葡萄酒与菜的搭配也可以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候菜和酒真不重要,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葡萄酒如何与各类中餐西餐搭配呢?以下列举了一些关于葡萄酒佐餐的实用技巧,其中还包括与武汉特色菜肴的搭配。读完这篇文章,相信您可以晋升搭配达人了。  天生一对:红葡萄酒VS牛排及烧烤 
关键词:历史课,评课,说课,听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56-06  “三课”,指“上课”“评课”和“说课”。近年来,不少省市中小学职称评定淡化论文,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即加大对评职教师“上课”“评课”和“说课”基本功的考核。这无疑是符合中小学实际又值得称道的职称改革导向。笔者曾多次接受邀请,作为考评专家参与教师教学水平测试考核工
[关键词]史料,正面信息,反面信息,实证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03-05   按笔者的理解,历史学的“实证”,实在就是用史料(或史事)来作证明。虽然这里的“实证”不能与自然科学的“实证”相提并论,但历史界的同仁还是喜欢用“实证”一词,以强调历史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无论是历史陈述,还是历史评价,都是以证据为其立言
【案例1】更换材质导致费用增减。业主不同意行吗?  2011年,洪先生与一家家装公司签订装修施工合同,约定由该公司为洪先生的房屋进行装修,总价为6.3万元。合同还约定如变更施工内容、变更材料,这部分工程款应当按实结算。合同签订后,装修公司进行了施工,洪先生也于当年6月底人住。  2012年8月,该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洪先生支付拖欠的装修款11500元。  公司认为,在实际施工中部分内容做了相应变更,
天空依然发出天光  来自你的眼睛  听落叶在书写情诗  任想象在水中溶解  希望成熟的爱  会从枝头落下  一步步向你走近  却感到遥不可及  感情被你的目光稀释  解开的风情散落一地  原来是一个善于钟情的男人  遇到不善怀春的女子  (明月摘自新浪博客)
《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发表了朱永俊老师《“为民做主”不是“由民做主”——“孔子、孟子思想”备课札记》一文(以下简称朱文),文章从“为民做主”与“由民做主”的区别人手,较好地分析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分野,对于避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误区很有帮助,但笔者对朱老师关于孔孟民本思想的一些具体观点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厘清孔孟民本思想的内核、源流和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政治的发展和近现代民主思想、民主实践的进
【关键词】南京条约,平等观念,评价标准,茅海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58-03  “协定关税”是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之一。这在中学几乎是常识,很少有人查证其来源。笔者近日读了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发现其由来相当复杂,现就此梳理以供教师们参考。  《南京条约》中文本第10款规定: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
父亲临终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孩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孩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像疯了般地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位母亲已经60多
案例1:摔跤后处理不当,小问题变大麻烦!  退休后,我参加了社区里的秧歌队,每天唱唱跳跳精神很好,周围的朋友都赞扬我很年轻,可是,这一切从去年就发生了改变。那天晚上我起夜如厕,不料地上有积水,我不小心滑了一跤,髋部传来一阵刺痛,偏偏那晚先生不在家,我忍着剧痛摸到电话边,叫来了儿子……  医生告诉我,因为骨折后我的一系列动作,导致骨折部位发生了移位,本来可用三枚螺钉固定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变成了需要人
关键词 时空素养,内涵,深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42-08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时空观念的表述,可以理解为以下几层意思:注重时间顺序与空间要素;历史时间与空间有多种方式;历史时空与历史(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联系(当然包括特定的时空);依据时空理解历史上的流变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历史时空意识(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