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成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从丰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对文化进行鉴别和取舍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王琳娜,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一、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英语学科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这种认识忽视了英语课程所具有的重要的育人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 “文化意识”充分体现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胡文仲(1990)指出,文化意识体现了人在文化认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觉接受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把其内化为个体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文化意识”在《课标》中被界定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梅德明和王蔷(2018)认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英语学习也是文化学习、品格塑造的过程。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讲解上,而应该深入挖掘文本意义,着眼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笔者以北师大版(2019年版)《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课“Spring Festival”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北师大版(2019年版)《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课“Spring Festival”。文章分别以Tom Jenkins(a 16-year-old exchange student living in Nanjing),Xu Gang(a 28-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working in Shanghai)和Li Yan (a 70-year-old grandmother from Heilongjiang)三人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过春节的经历和春节对于自己的意义。文章所选的三个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Tom Jenkins作为外国交换生,春节对于他更多的是一种新奇的经历。Xu Gang是一名远离家乡、在上海工作的工程师,春节对于他意味着一个能够返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Li Yan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太太,平日里与孩子和孙子都很难见面,春节就意味着几代人能够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在发展阅读技能,巩固阅读策略之外,还可以加深对春节习俗、春节意义的理解,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本课的文本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但对于文本意义的深入挖掘仍然需要教师为学生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基础教学部的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通过文本查找一些关键信息,但在概括文章内容、整合信息方面还有所欠缺。
  2.教学目标。在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获取、梳理三位主人公过春节的主要信息以及春节准备活动和庆祝活动的文化内涵。
  (2)描述、阐释春节对于三位主人公的意义。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春节的起源、准备活动、庆祝活动和意义。
  (4)通过搜集资料,写一篇短文,介绍在西方文化中与春节相似的节日。
  3.教学思路。笔者在经过对文本进行认真研读后,设计了一节课的阅读活动,包括读前、读中、读后、作业四个环节。在读前环节,通过阅读诗句英译、观看视频、口语输出三个活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在读中环节,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阅读活动,先让学生提取表层信息,然后让学生筛選具有文化含义的活动,再让学生深入理解春节对于三位主人公的意义。在读后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是让学生观看外国领导人为中国新年送上祝福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任务二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口语输出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4.教学过程。(1)读前环节。笔者设计了三个读前活动。首先,学生阅读王安石《元日》中的两句诗的英译版本,猜测诗句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春节起源的视频,从视频中提炼出关于春节起源的信息。最后,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语言支撑的条件下,学生描述自己家过春节的情况。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关于春节原有的背景知识,为下一步的阅读活动进行铺垫。
  (2)读中环节。任务一:学生阅读文本,找出三位主人公在哪过春节、与谁过春节、春节前的准备活动和春节的庆祝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要细节,训练学生跳读的阅读技能。
  任务二: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找出具有文化含义的春节准备活动和庆祝活动。在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几个例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包含文化含义的春节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春节活动背后的文化含义。
  任务三:学生总结春节在三位主人公心中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春节在不同人群心中的意义,尤其是体会春节对于中国人象征着家与团聚的意义。   (3)读后环节。任务一:学生观看一段外国领导人为中国新年送上祝福的视频,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任务二: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对话演练,对话的场景是一档脱口秀节目,其中一名学生扮演主持人,其余三名同学分别扮演Tom Jenkins,Xu Gang,Li Yan。对话围绕春节的起源、准备活动、庆祝活动、意义等方面展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巩固了本课所学的与春节相关的表达。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进行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完成了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内化。
  (4)课后作业。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思考在西方文化中与春节相似的节日,查阅相关资料,介绍该节日的起源、活动、文化含义等方面,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中外节日文化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点的理解,拓展国际视野。
  5.创新点与不足。《课标》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教学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教师在中外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语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基于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意义与内涵,帮助学生在语言练习和运用的各种活动中学习和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本节课中,笔者在读前活动中设计了让学生观看视频提炼信息的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把学生带入到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情境中。在读后活动中,笔者又设计了让学生模拟一档脱口秀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内化了所学内容。在读中活动的设计里,笔者让学生从查找关键信息,到筛选具有文化含义的信息,进而到归纳总结出春节对于三位主人公的意义,层层深入,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本节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导入环节设计的活动过多,占据了较多的课堂时间,应该在几个活动中进行取舍。第二,在总结春节对于三位主人公的意义这一活动中,学生遇到了较大的障碍。笔者思考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授课时,学生进入高中还不到一学期的时间,而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概括、总结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必要时可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对于这种较难的活动,还可以由个人回答改为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多一些思维的碰撞。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感知。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与创造;精神文化包括哲学、语言、文学、历史、教育、艺术、科学,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就教材来说,除了正文,引言、注释、拓展阅读等都可以充分利用。此外,教师还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甚至可以尝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人文修養和行为取向。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学生只有被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后,才能自觉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鉴别和取舍。文化的涵盖面极其广泛,面对内容庞杂的文化,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辨别和取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结语
  文化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精心的设计,将发展语言能力和培养文化意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笔者以粤人2011课标版英语教材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冯小雁,开平市苍城镇中心小学。引言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就
数 字    新中国比较教育学主要奠基者王承绪教授迎来百岁华诞  10月9日-10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辉,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规律“发现”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规律“发现”的土壤,从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入手,为学生构建规律探究的渠道,并在观察、探究、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探究;规律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5-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巴颂是一头小象。它出生在泰国南部的一个林场。它的母亲是一头劳工象。巴颂出生后就跟着母亲干活。母亲拖木材,它跟在后面拖点小东西,比如:主人的包裹、炊具,甚至是小孩。  巴颂两岁半的时候,主人见它比较伶俐,就把它送到了大象学校,让它学习表演,因为在泰国一头表演象的价格,要比劳工象高十五六倍。学成之后,无论是卖给马戏团,还是租出去,都会有不错的收入。  巴颂就读的是一所三年制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十六头大
【摘要】实施“小循环”与“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建设独立学院自己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是促进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探讨在“小循环”与“大循环”教学模式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改革。  【关键词】“小循环”与“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综合英语教师担当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重担。综合英语课时多,教学任务重,但长期
在读案例《盥洗室里的那些事》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我所见过的数不清的盥洗室里令教师们无奈、苦恼的场景,案例中的描述真是再生动不过了。我常常看到各年龄段班级的盥洗室里贴着类似的标记和图示,我也询问过一些园长和教师关于如此创设环境的理由,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他们认为“这样能帮助孩子形成和巩固洗手的习惯”“这些标记很形象,能起到提醒作用”“孩子不识字,就用图示的方法”“让孩子自己画洗手的程序图,这样
“妈妈,我要做中国第一大厨娘”,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我相当地泄气,自认为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没想到女儿比我还没出息,至少我在这个年龄,还梦想着做一个新华书店的售货员,每天可以坐拥书城,也算是附庸风雅。  我盖上锅里的红烧鱼,回头看看女儿,只见小家伙儿系着小围裙,正仔细地切着西红柿,一边切一边说:“妈,这西红柿就要切得细,切成了浆,炒鸡蛋才人味儿,饭店的、还有伙房的块儿都太大,没有你炒得好吃!”我顿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和惩防体系工作。纪委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党员作风建设和全院教师的师德规范建设;推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注重以制约和监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历代广为流传,最近亦收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其中,周亚夫治军之严明与为人之刚正更是为历代读者所称道。董份曰:“细柳营,亚夫为真将军。”(《史记评林》引)李白《司马将军歌》诗曰:“细柳营开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儿。”权德舆《细柳驿》诗曰:“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而汉文帝因称赏周亚夫为“真将军”,并拔擢其职亦是备受尊崇。概而言之,“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