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日本德川时期,江户万兵一家三代皆过百岁,德川将军问其原因,万兵回答:“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 在德川时期,日本政府已将三里灸列入政府健民政策,提倡全民施灸,长幼无异,妇孺皆然。 至今日本仍流传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做旅伴”、“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的谚语。
灸法机理
其实灸法为我国所传。灸,即灼烧的意思。灸法是借助点燃的艾条(将艾叶绒用包装纸卷成的圆柱体,医药店中有卖)或艾炷(去艾条的外包纸,把艾叶绒捏成的圆锥体)等所产生的热力给穴位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穴位的特定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之效。
唐朝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说常灸足三里穴,久之使穴位处出现小水泡、结痂,形成瘢痕,即令其保持湿润不干燥,可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孙思邈本人常用此法,至年老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寿至102岁。我国历代许多医家和百姓亦把保健灸视为生平大事,定期施灸。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外膝眼(髌骨外下方的凹陷)正下方三寸(并拢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四指的横径为三寸)、胫骨前嵴(小腿前面的骨头)外侧一寸处。它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对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蠕动及胃酸分泌,增加白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长期灸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粘度,预防血管硬化及中风发生。
施灸方法
足三里的具体施灸方法为:将艾绒(艾条去其外包装纸即是)捏成麦粒或黄豆大小的圆锥体艾炷,底面朝下置于穴位上,从顶尖点着,当艾炷将要燃尽,皮肤感到灼热的时候,迅速将其按灭,同时左手按揉穴位周围,以减轻疼痛。每次3~5壮(炷),每日一次,以一周或十余日为一阶段,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阶段。要做到定期施灸,长期不懈。初灸之后,皮肤局部会逐渐变黑、变硬、结痂,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有水泡也不必惊慌,效果会更好,较小者可待其自然吸收,较大者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等结痂后再灸。应用时需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由于燃头很小,按灭迅速,您大可不必担心被烫伤。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痛,但只要灸几次,再灸就不会太痛。此法即传统的灸治方法——“瘢痕灸”,顾名思义,它会在穴位处留下一些痕迹,但比起它良好的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是物有所值的。
当然,您还可以尝试另外一种灸法:将艾条点燃,燃头对准足三里穴,距离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反复在穴位上方做环转运动,或上下如雀啄般的运动,每次10~15分钟。
假如一时没有艾条或艾柱,您还可以采用点按的方法刺激穴位:以大拇指端用力点压足三里,可加上揉动,至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的感觉,每次3~5分钟。此法方便易行,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足三里是重要的治疗保健穴位。现在天气渐渐转凉了,正是灸足三里的好时机,常灸足三里穴,定会使您的身体健康长久。
小贴士
若要取健脾和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保健效果,最好采用灸法,但无论用哪种灸法,都要做到定期施术、长期不懈,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腹泻者除了灸治或点揉足三里外,可加上摩揉腹部增强疗效,以逆时针方向摩揉,使腹中有温热感,每次8分钟;对于便秘者,除了灸或点揉足三里外,亦可配合摩揉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8分钟。
灸法机理
其实灸法为我国所传。灸,即灼烧的意思。灸法是借助点燃的艾条(将艾叶绒用包装纸卷成的圆柱体,医药店中有卖)或艾炷(去艾条的外包纸,把艾叶绒捏成的圆锥体)等所产生的热力给穴位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穴位的特定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之效。
唐朝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说常灸足三里穴,久之使穴位处出现小水泡、结痂,形成瘢痕,即令其保持湿润不干燥,可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孙思邈本人常用此法,至年老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寿至102岁。我国历代许多医家和百姓亦把保健灸视为生平大事,定期施灸。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外膝眼(髌骨外下方的凹陷)正下方三寸(并拢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四指的横径为三寸)、胫骨前嵴(小腿前面的骨头)外侧一寸处。它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对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蠕动及胃酸分泌,增加白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长期灸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粘度,预防血管硬化及中风发生。
施灸方法
足三里的具体施灸方法为:将艾绒(艾条去其外包装纸即是)捏成麦粒或黄豆大小的圆锥体艾炷,底面朝下置于穴位上,从顶尖点着,当艾炷将要燃尽,皮肤感到灼热的时候,迅速将其按灭,同时左手按揉穴位周围,以减轻疼痛。每次3~5壮(炷),每日一次,以一周或十余日为一阶段,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阶段。要做到定期施灸,长期不懈。初灸之后,皮肤局部会逐渐变黑、变硬、结痂,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有水泡也不必惊慌,效果会更好,较小者可待其自然吸收,较大者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等结痂后再灸。应用时需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由于燃头很小,按灭迅速,您大可不必担心被烫伤。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痛,但只要灸几次,再灸就不会太痛。此法即传统的灸治方法——“瘢痕灸”,顾名思义,它会在穴位处留下一些痕迹,但比起它良好的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是物有所值的。
当然,您还可以尝试另外一种灸法:将艾条点燃,燃头对准足三里穴,距离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反复在穴位上方做环转运动,或上下如雀啄般的运动,每次10~15分钟。
假如一时没有艾条或艾柱,您还可以采用点按的方法刺激穴位:以大拇指端用力点压足三里,可加上揉动,至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的感觉,每次3~5分钟。此法方便易行,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足三里是重要的治疗保健穴位。现在天气渐渐转凉了,正是灸足三里的好时机,常灸足三里穴,定会使您的身体健康长久。
小贴士
若要取健脾和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保健效果,最好采用灸法,但无论用哪种灸法,都要做到定期施术、长期不懈,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腹泻者除了灸治或点揉足三里外,可加上摩揉腹部增强疗效,以逆时针方向摩揉,使腹中有温热感,每次8分钟;对于便秘者,除了灸或点揉足三里外,亦可配合摩揉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