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极大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使师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但如何克服时空分离的局限,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仍是师生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与学进行整合的原因,然后分析了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现状,最后从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3方面着重阐述了教与学的整合,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71-01
  一、问题的由来
  远程教育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给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极大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时互动、非实时互动极大丰富,逐渐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途径。然而,在远程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师生主动性的同时,如何克服时空分离的局限,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仍是师生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二、教与学的现状
  信息时代,远程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着人类学习的变革。然而,远程教育同样也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不仅使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性和频度大大降低,师生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无法建立,而且使学习氛围、学习情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复存在,最终将原本复杂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简单的自学、听课和记录的过程,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弱化,不利于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不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在网络化环境下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远程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正如基更所说:“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这在远程教育中必须人为地重新整合创造出来。远程教育系统跨越时空重新构建教——学相互作用,使学习材料同学习行为紧密结合是这个重建过程的核心。”[1]基更也指出,当课程被提交使用时,教与学行为再度整合要通过互动来实现。[2]因此,有效的远程教育必须重新整合教与学的行为,以解决师生间由于时空分离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教与学的整合
  远程教育中要实现有效的“教”与“学”的整合,首先要分析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会引起哪些问题,然后理解“整合”的真正涵义。由于远程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有效的教与学的整合注重系统中各要素在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协调发展,并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功能[3]。
  除此之外,远程教育的成功与否依然依赖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学过程”实施的效果,因此,远程教育中教与学整合的根本目标是重建教与学的行为关系,实现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师生交互作用。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双方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得到反馈,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即时评价,进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实施的顺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然而,师生之间的时空分离破坏了双方间的交流,使得信息交互很难及时、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师生之间架设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保证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能够有效的进行。从信息交互技术的实现来促进教与学的整合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强化以下3种交互关系:
  (一)强化师生交互
  师生交互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交互方式,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交互主要有面对面的人际交互和通过电子邮件等实现的远程交互两种形式。前者有利于学习者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实施的顺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利于实现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培养。后者是远程教育中教与学整合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函授信件、远程教学等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非实时交互。
  (二)强化生生交互
  生生交互存在与师生交互相同的两种形式。生生交互的强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意识、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情感培养,避免个人学习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这种交互比较容易进行,不易受性别、班级、个人经历等因素的限制,能够为远程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交互方式,是师生建立双向通信机制的基本条件,一般指人与计算机等智能媒体之间的交互。远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输入和输出,即:教师将学习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转变为智能媒体可以识别的信号,信号通过媒体的作用被学习者译码转换为可接收的信息。当然,学习者个人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学习效果存在偏差。在整个远程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实现信息的搜集、下载和浏览,所以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等智能媒体信息交互性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远程教育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革着人类的学习。针对远程教育中的时空分离问题,我们必须努力重新整合分离的教与学行为,创造师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机会,从而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建立起很好的基于媒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环境,能够为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创设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德斯蒙德·基更.教学行为的重新整合[A].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C].丁新,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22-146.
  [3]叶婉秋.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变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17).
其他文献
随着沈阳这个国家中心城市城区空间不断拓展,为了增强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急需以轨道交通来支撑城市空间的优化。但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先后发
作者简介:蒋俊凯(1975.08-),女,湖南株洲人,副教授,硕士。  摘 要:本文对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了信息化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极大地创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载体、推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创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信息化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可能成为信息孤岛
摘要:图书馆是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介绍了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并对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理工科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63-02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出的。他将信
大邑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距离省会成都50公里,地形呈东西狭长展布,高山占65%,丘陵占17%,平原占18%,海拔最高为5364米,最低为475米,相对高差4889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的改善、农业再生产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还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从总体上讲,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是农村和
将控制性概算审查应用于标底管理中能够有效抑制不合理报价问题,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文章分析了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管理的要点,围绕强化设计概算审查工作、细化工程量清单
一、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问题1.导致股权融资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中国上市公司利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是很低的,从而导致了其随意滥用募股资金,随意改变募股资金投向,
摘 要: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能力为宗旨,实验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柔性教育理念引入进来,利用柔性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的放矢的主动学习,对提高其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开展柔性教育的最重要一步便是要有科学的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会计学专业 柔性教育 实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天助自助者”,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众多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赢得了学习深造的机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偿还,如果毕业前不能偿还,还存在毕业后学生需要支付利息,增加助学贷款工作者工作量,学生高违约等问题,我们不能只等国家的救济粮,而要去积极寻求更多的办法,逐步实现助学贷款从“资助”到“自助”的转变,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经济贫困学生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了诸多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现状;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60-01  一、引言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