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能力为宗旨,实验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柔性教育理念引入进来,利用柔性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的放矢的主动学习,对提高其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开展柔性教育的最重要一步便是要有科学的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会计学专业 柔性教育 实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a)-0165-02
“柔性教育”来源于 “柔性管理”理念,最早推行于美国大学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西方教育界新的改革浪潮。柔性教育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可选择性、可组合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教育模式。
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实验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意义重大。但目前在我国其教学方式普遍仍延续着以往的传统刚性教学模式,没有明显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将柔性教育思想引入进来,利用柔性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对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极有帮助。而开展柔性教育的最重要一步便是要有科學的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
1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实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会计学实验课一般包含课内实验及独立实验课程,基本是必修课程。课内实验是包含于理论课中的, 实验成绩也仅占理论课总成绩的30%左右。这种实验学生通常是以应付心理完成实验任务,仅能起到认知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效果不大。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主要包括财务软件应用课程和综合模拟实验,这样的实验课虽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由于采取的是传统灌输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操作机械不深入思考,教学效果也很一般。
实验课程对学生就业指导意义不大。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不需要太多培训就可以基本胜任自己的职务,可是目前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入职后发现在学校所做的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工作内容相关性不大,造成操作能力低下不能胜任其职务。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实验课设置没有和就业方向相对接,目前会计学实验教学普遍采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作为实验内容,其他行业如事业单位、金融业、服务业、物流、房地产等很少涉及。
实验课程教学操作程序不规范。在会计实验教学中,一般给学生一套某企业的资料及原始凭证,学生只需针对这些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缺少相关的审核、报税、监督等环节。另外,实验课程基本让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经济业务,这种操作流程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分工是相背离的。
实验课程教学方式落后。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基本都在实验室内进行,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跟做的刚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深入思考,甚至有学生不进行操作敷衍了事。涉及软件使用的实验必须在实验室进行,学生课后没有条件进行预习复习。
2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2.1 建设目标
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应作为刚性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延伸,完善实验课程设置结构;与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接,起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作用;补充刚性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环节;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学生尽量多的提供课后操作的机会,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课程开展模式及课程模块的确定方法
柔性化实验课程开展应秉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爱好自主选课,因此应以选修和开放性实验课程的方式来开展。
柔性化实验课程模块根据每个学校自有特点来确定,不应该也不可能千篇一律。首先应调查本校学生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爱好,其次要作为刚性实验课程的补充,进而达到完善实验课程体系结构的目标。
2.3 柔性化实验课程模块的设置
柔性化实验课程应该做为刚性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延伸,设置成选修课程与开放性实验课程两大模块。使用教材也应选用符合柔性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的教材,最好是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和需求自行编写教材。
(1)选修课程.
选修实验课程应该做为必修实验课程的补充及扩展,在必修实验课基础上,为有能力、有时间、想强化会计操作技能的学生开设。必修实验课程所没有涉及到的实验内容、或者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的实验内容应做为选修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除此外选修实验应更注意会计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所以其课程开设时间应在必修实验课之后,学时也不能过长,8~16个学时比较适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时间等自由决定是否选修。完成选修实验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正确给予评价,成绩及格应给予相应学分。选修实验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也可以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能够发挥柔性教育思想的优势。
(2)开放性实验课程.
开放性实验课程可以分为二课堂活动课程、自修课程、校内实践课程等子模块,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设为审计模拟实验、银行会计模拟实验、政府非盈利单位会计模拟实验、物流会计模拟实验、税收会计模拟实验、房地产企业会计模拟实验等等。
开放性实验课程也应开设在必修实验之后,在学生们已经考虑就业方向之时,可以对学生起到就业指导以及岗前培训的作用。开放性的实验同样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可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
2.4 柔性化实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柔性化实验课程地点应不局限于实验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使用财务软件的课程应尽量与企业联合开发或者购买可通过网络连接使用的软件,采用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柔性教育理念的优势。
3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普遍都缺少实践经验,指导实验课程的教师更加缺乏,很多柔性化实验课程连教师都没有接触过,这个问题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说更加急待解决。首先要抓紧自有教师的培训,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应引进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人员,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将极大的有利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思想
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应以柔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针对该校学生需求设置课程及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选课,实验中也应该坚持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教师只起辅助与咨询作用。对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适当给予奖励,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柔性化实验课程起到对学生的技能强化和就业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刚元,姜艳美.柔性教育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5(8):68-69.
[2] 梁文明.论美国柔性教育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45.
[3] 傅亮.浅谈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柔性教育”[J].黑龙江教育,2011(4):109.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会计学专业 柔性教育 实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a)-0165-02
“柔性教育”来源于 “柔性管理”理念,最早推行于美国大学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西方教育界新的改革浪潮。柔性教育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可选择性、可组合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教育模式。
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实验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来说意义重大。但目前在我国其教学方式普遍仍延续着以往的传统刚性教学模式,没有明显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将柔性教育思想引入进来,利用柔性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对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极有帮助。而开展柔性教育的最重要一步便是要有科學的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
1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实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会计学实验课一般包含课内实验及独立实验课程,基本是必修课程。课内实验是包含于理论课中的, 实验成绩也仅占理论课总成绩的30%左右。这种实验学生通常是以应付心理完成实验任务,仅能起到认知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效果不大。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主要包括财务软件应用课程和综合模拟实验,这样的实验课虽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由于采取的是传统灌输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操作机械不深入思考,教学效果也很一般。
实验课程对学生就业指导意义不大。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不需要太多培训就可以基本胜任自己的职务,可是目前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入职后发现在学校所做的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工作内容相关性不大,造成操作能力低下不能胜任其职务。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实验课设置没有和就业方向相对接,目前会计学实验教学普遍采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作为实验内容,其他行业如事业单位、金融业、服务业、物流、房地产等很少涉及。
实验课程教学操作程序不规范。在会计实验教学中,一般给学生一套某企业的资料及原始凭证,学生只需针对这些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缺少相关的审核、报税、监督等环节。另外,实验课程基本让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经济业务,这种操作流程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分工是相背离的。
实验课程教学方式落后。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基本都在实验室内进行,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跟做的刚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深入思考,甚至有学生不进行操作敷衍了事。涉及软件使用的实验必须在实验室进行,学生课后没有条件进行预习复习。
2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2.1 建设目标
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应作为刚性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延伸,完善实验课程设置结构;与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接,起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作用;补充刚性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环节;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学生尽量多的提供课后操作的机会,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课程开展模式及课程模块的确定方法
柔性化实验课程开展应秉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爱好自主选课,因此应以选修和开放性实验课程的方式来开展。
柔性化实验课程模块根据每个学校自有特点来确定,不应该也不可能千篇一律。首先应调查本校学生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爱好,其次要作为刚性实验课程的补充,进而达到完善实验课程体系结构的目标。
2.3 柔性化实验课程模块的设置
柔性化实验课程应该做为刚性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延伸,设置成选修课程与开放性实验课程两大模块。使用教材也应选用符合柔性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的教材,最好是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和需求自行编写教材。
(1)选修课程.
选修实验课程应该做为必修实验课程的补充及扩展,在必修实验课基础上,为有能力、有时间、想强化会计操作技能的学生开设。必修实验课程所没有涉及到的实验内容、或者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的实验内容应做为选修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除此外选修实验应更注意会计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所以其课程开设时间应在必修实验课之后,学时也不能过长,8~16个学时比较适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时间等自由决定是否选修。完成选修实验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正确给予评价,成绩及格应给予相应学分。选修实验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也可以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能够发挥柔性教育思想的优势。
(2)开放性实验课程.
开放性实验课程可以分为二课堂活动课程、自修课程、校内实践课程等子模块,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设为审计模拟实验、银行会计模拟实验、政府非盈利单位会计模拟实验、物流会计模拟实验、税收会计模拟实验、房地产企业会计模拟实验等等。
开放性实验课程也应开设在必修实验之后,在学生们已经考虑就业方向之时,可以对学生起到就业指导以及岗前培训的作用。开放性的实验同样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可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
2.4 柔性化实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柔性化实验课程地点应不局限于实验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使用财务软件的课程应尽量与企业联合开发或者购买可通过网络连接使用的软件,采用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柔性教育理念的优势。
3 应用型高院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普遍都缺少实践经验,指导实验课程的教师更加缺乏,很多柔性化实验课程连教师都没有接触过,这个问题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说更加急待解决。首先要抓紧自有教师的培训,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应引进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人员,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将极大的有利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思想
柔性化实验课程体系应以柔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针对该校学生需求设置课程及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选课,实验中也应该坚持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教师只起辅助与咨询作用。对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适当给予奖励,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柔性化实验课程起到对学生的技能强化和就业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刚元,姜艳美.柔性教育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5(8):68-69.
[2] 梁文明.论美国柔性教育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45.
[3] 傅亮.浅谈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柔性教育”[J].黑龙江教育,201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