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化作文讲评课”的五环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化作文讲评课是以学生作文为本的作文教学。即教师以学生作文为基础,认真研读学生作文,把握学生的作文水平,了解学生的作文状态,弄清学生目前最需要什么,最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例症,开药下方。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为审题导航、妙语赏析、技巧点拨、通病会诊、专项训练五个环节。
  关键词:文本;习作;讲评
  生本化作文讲评教学的文本是学生习作,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备课、课堂预设等都要源自于学生的习作。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研读,既要发现学生作文中闪光的个性亮点,又要找出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以其为“生本化”教材组织作文教学。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作文的“亮点”及“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指导、训练。通过实践,生本化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可遵循以下五个环节开展:
  一是作文审题导航。根据习作要求及学生习作,对有新意、有特点的作文题目进行表扬,同时引导学生“审题”。从习作要求出发,结合学生习作,对题目确定、材料选择、中心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懂得“好的作文题目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例如一学生写家乡的桥时从桥的来历、桥周围美丽的景色、桥给村民带来的欢乐三个方面写了家门前农民自建的水泥桥,习作题目为《水泥桥》。教师在讲评中引导学生根据桥的风景和给带给人们的欢乐,结合小作者在结尾处所写的“这座没有名字的小桥,就是大家心中的欢天喜地桥”,将题目改为《欢天喜地桥》。这样题目既有了新意又能总领全文。
  二是妙语赏析。生本化作文教学课首先是欣赏。管建刚老师认为,伙伴间的言语学习是无障碍的,更容易钻进孩子们的心里。来自身边小伙伴的语言,学生更会觉得亲切、易学,产生“他行我也行”的积极心理。教师在作文批阅过程中要将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以及妙语等这些“闪光的个性亮点”要记录下来,并在讲评课上通过PPT、幻灯片等展示出来。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将小作者的姓名一并展示出来。
  展示的目的是放大学生的个性亮点,引导其他学生去学习这些亮点。所以要学生去评价这些亮点“亮在哪里?”比如“月亮上怎么会有黑影呢?是嫦娥在月亮上翩翩起舞?是吴刚在砍桂花树?还是嫦娥仙子养的玉兔?还是山、是水、是石头?是我的影子呢?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去月球看个明白。”就要引导学生懂得丰富的想象会使习作内容更加充实!又如有的学生在习作对话时用了不同的对话形式,教师就要展示这些有特点的对话,引导其他孩子懂得表示说的词语有很多,说的形式也很丰富,要能够巧妙地使用“各种各样的说”,这样会使习作语言更加丰富。
  三是技巧点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小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比较粗浅,对于如何确定中心,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等方面的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习作偏题、记流水账、上下段衔接不流畅、详略不当等问题。“写景,如何使人身临其境?这就要求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一些修辞方法生动具体的描写出环境;写人,如何使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就要求采用能够体现其特点借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形象;写事,如何使之条理清楚?这就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清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并能抓住重点深化主题。……”在作文教学课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习作,从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或者“症结”问题入手,根据各学段习作的要求,按照学生实际的习作水平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并通过一些专题练习是学生去摸索、去运用这些技巧。
  四是通病会诊。在同一次作文习作中,由于习作要求相同,孩子们的习作会出现相同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习作,对习作中体现出来的“通病”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一节作文课上指出来的“毛病”一两点即可,同时展示“病句”时不能出现学生的姓名。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病症”的特点确定病名,如“的”病、“长着”病、“哑巴病”、“我病”等。
  如某一节课上,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有的学生在对话中少用了冒号,有的漏掉了引号,有的冒号引号都没丢了,有的只用了半个引号的具体“病症”,诊断为“引号残疾病”,并指出治疗方案: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四个部分缺一不可。通过个案治疗指导,让孩子们自己去“诊治”自己或者小组内其他同学习作中的“病症”。
  五是專项训练。要根据学生习作实际,从学生习作的“亮点”或者“症结”出发,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想,精心设计专项训练点。要保证训练的有效性、持续性、长期性,一节课侧重某一点进行训练,忌面面俱到、急于求成。
  例如三年级学生不会审题,那么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中进行作文审题的专项练习。如《我家的星期天》这一题目如何审呢?首先要弄清时间是星期天,其次要弄清范围是“我家”。如有相关要求还需要注意这个星期天是在那里度过的。再如《商场里发生的一件趣事》这一题目,其地点为商场里,题眼为“趣”。只有通过审题,并弄清要求,才不会出现脱题的现象。
  又如,学生习作语言平淡,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生疏。教师可以从习作亮点处入手,通过欣赏小伙伴的佳句,体味、揣摩佳句的“美感”。接着在教师根据学生习作设计专项练习,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修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某一点的能力,又培养了自我修改的能力。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含磷量的Ni-P化学镀层在热处理中的结构变化,含10~14℅的高磷镀层的镀态为非晶体,热处理时先生成亚稳过渡相,然后形成Ni[*v3*]P,含6.78℅P的低磷的镀态为晶体镍磷和镍磷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兴起的课堂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创设相应的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学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但当前的初中历史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端,有效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对
本试验中,R·ciliaris×T. aestivum cv.J-11 的属间杂种幼胚退化于圆球形期,较翁益群等,刘大钧等,颜(?)等以及 Sharma 等报道的显著提前。因此,本文将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通过在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在与学生形成心灵共鸣的状态下,来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这应是初中政治教学需要关注的课题.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其实就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为有效的发展。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地探讨与尝试有效课堂的构建,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课堂  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