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飞速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近几年,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误区,有的为了公开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因此,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点,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认识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多媒体教学 优势 注意点
多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特别多媒体电脑是能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环境,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的变革。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单一枯燥,到形象生动,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但是不合理的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教学手段,为看似枯燥的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
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同时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可以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视、听、触、动等方式全部知觉调动起来,使人机互动,形成教学双向互动,互促互补,通过大小互补,动静互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到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节、选取、组织、传递、反馈各种信息,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某些内容比较难掌握,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的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點,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通过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使初学的学生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使教师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善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拟。它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例如,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在学生做选择题时,如果选择的答案不正确,计算机就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4、利用多媒体,让整个知识形成一个网络
学生在每节课的小结时,可以把一个章节的网络表格逐一的填好,这样不仅起到了总结本课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前后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注意点:
1、重视装饰的华丽忽视实际的效果
由于种种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仅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或原先的板书搬上屏幕,而不注重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造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重视数量的多少忽视质量的高低
多媒体的应用便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容量,从而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本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然而有些教师正好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没有根据教学实际,一味地求多求全,使课堂容量大大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经验和实际水平来设计,企图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两节课中,这样的教学,当然不利于学生消化。
3、重视形式的多样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不少课件制作的十分“花哨”,插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过度追求课件的“华丽”效果,而忽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些“形式的多样”的课件有时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应用多媒体将是利大于弊。
4、重视课件的使用忽视其他媒体的应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复杂的交际过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教师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代替了的,如果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教师成了放映员,忽视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使“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多媒体课件也常常是当堂制作的,课件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概念构建的过程;并始终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讲解点的轨迹时的课件我都是在课堂上用几何画板现场制作的。再说,有些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并不比电脑差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电脑。
5、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忽略抽象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知识变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但是过多地使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特别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
固然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优势和学习潜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又注重开发左脑,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多媒体只是一个媒介,切不可喧宾夺主地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多媒体引入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毕竟取代不了教师的地位。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多媒体作为数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总之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多媒体教学 优势 注意点
多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特别多媒体电脑是能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环境,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的变革。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单一枯燥,到形象生动,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但是不合理的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教学手段,为看似枯燥的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
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同时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可以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视、听、触、动等方式全部知觉调动起来,使人机互动,形成教学双向互动,互促互补,通过大小互补,动静互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到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节、选取、组织、传递、反馈各种信息,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某些内容比较难掌握,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的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點,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通过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使初学的学生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使教师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善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拟。它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例如,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在学生做选择题时,如果选择的答案不正确,计算机就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4、利用多媒体,让整个知识形成一个网络
学生在每节课的小结时,可以把一个章节的网络表格逐一的填好,这样不仅起到了总结本课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前后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注意点:
1、重视装饰的华丽忽视实际的效果
由于种种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仅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或原先的板书搬上屏幕,而不注重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造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重视数量的多少忽视质量的高低
多媒体的应用便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容量,从而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本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然而有些教师正好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没有根据教学实际,一味地求多求全,使课堂容量大大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经验和实际水平来设计,企图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两节课中,这样的教学,当然不利于学生消化。
3、重视形式的多样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不少课件制作的十分“花哨”,插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过度追求课件的“华丽”效果,而忽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些“形式的多样”的课件有时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应用多媒体将是利大于弊。
4、重视课件的使用忽视其他媒体的应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复杂的交际过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教师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代替了的,如果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教师成了放映员,忽视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使“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多媒体课件也常常是当堂制作的,课件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概念构建的过程;并始终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讲解点的轨迹时的课件我都是在课堂上用几何画板现场制作的。再说,有些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并不比电脑差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电脑。
5、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忽略抽象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知识变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但是过多地使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特别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
固然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优势和学习潜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又注重开发左脑,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多媒体只是一个媒介,切不可喧宾夺主地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多媒体引入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毕竟取代不了教师的地位。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多媒体作为数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总之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