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违约上升的背后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的企业债违约上升更多是金融监管加强和债券市场纪律改善后的正常现象,而非信贷周期恶化的结果。民营企业的违约已经市场化,但是关于国企的刚性兑付现象仍然严重。
  今年以来,企业债违约率上升的现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从1983年中国发行首只企业债以来,一直到2014年才出现首例债券违约。2015年-2016年出现了第一波的债券违约高峰:2015年出现23例债券违约,201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78例。在2017年短暂的下降之后,今年债券违约卷土重来,首五月共出现了24例债券违约。
  关于债券违约上升的一种令人担心的解释是,这是由金融强监管带来的流动性紧缩、进而导致企业信贷资产恶化后的一个结果。中国目前企业债总量是18.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22%。其中,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持有的企业债大约在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债券市场出现系统性信贷风险,不仅对金融体系带来直接的打击,也可能会影响政府本轮强监管、防风险的政策部署和节奏。
  毫无疑问,债券违约上升与强监管大环境下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有一定的关系。自2016年末以来的金融去杠杆导致金融体系广义信贷的增速持续下行。6月央行公布的社融增速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首次掉到了10%以下。金融去杠杆迫使银行收缩表外业务,表外理财产品等对应的债券需求出现明显下降,对于依赖债务滚动的发行人带来明显压力。这是从监管环境和流动性变化方面的一个解释。
  但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债券违约是不是债券发行人信贷质量恶化的一个结果?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对于流动性问题和信贷质量问题所对应的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摩根大通研究团队最近就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分析。我们收集了所有债券发行公司的会计报表信息,针对每个债券发行人计算两项反映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一是利息覆盖率,也就是企业的税前利润与当期利息支付的比例;二是现金与短期债务(一年内应付债务)的比例。如果利息覆盖率低于1,或者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例低于0.5,那么可以认为债券发行人可能面临违约风险(姑且称之为在险债券)。对所有的债券发行公司进行计算后,目前债券市场在险债券的比例为6%。
  如果我们做纵向对比的话,2015年债券市场的在险债券的比例超过13%。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今年以来的债券违约上升并非信贷质量恶化的结果。恰恰相反,无论从宏观和微观面来看。信贷质量在2017年以后出现明显的好转。这一点并不奇怪。2015年PPI通缩现象最为严重,工业企业利润为负增长。以钢铁行业为例,仅有5%左右的钢铁企业没有陷入亏损。因此,信贷质量的各种指标均显示恶化的趋势。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去产能加速推进,PPI通缩现象终止,企业利润在2017年实现强劲反弹,信贷质量明显好转。钢铁行业85%左右企业实现盈利。进入2018年,虽然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相对稳健的区间。
  如果把6%的在险债券比例与实际的债券违约率做个对比,目前债券累计违约率(类似于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仅为0.6%,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债券违约上升也是监管当局对于违约容忍度上升的一个结果。刚性兑付、缺乏有效的信贷评级和市场纪律,一直是制约中国债券市场效率的症结,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口号下甚至会带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建立违约机制,逐步完善债券市场风险定价机制,是监管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从最近市场的变化看,今年二季度AAA债券收益率下行了24个基点,而A级债券收益率上升了46个基点,也就是说两者间的信用利差扩大了70个基点。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
  毋庸置疑,债券市场仍然存在刚性对付的现象,这主要集中在国企领域。我们把债券发行人分为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三类。根据我们的计算,央企的在险债券的比率为8.1%,地方國企为5.7%,而民企为3.6%。而事实上的债券违约率的排名正好相反: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实际违约率均为0.2%,远低于民企的4.3%。
  这一对比显示,民企发行债券的违约机制已经相当的市场化,但是在国企层面的刚性兑付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债券市场上央企发行比例占到29%,地方国企占比为56%,但其各自仅占到2014年以来债券违约的4%和17%。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债券市场,同样也存在于银行贷款、影子信贷等各个信贷领域。无论从防风险,还是加强监管,或是去杠杆的角度,打破国企领域的刚性兑付是关键中的关键。这也可以盘活信贷存量,完善风险定价机制,真正从根子上解决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体制性问题。
  (编辑:袁满)
其他文献
多数公司都想借无人货架成为新零售流量入口,但对市场规模和打法的判断失误,让它们止步于“入口”这件事上  2017年下半年,每日优鲜便利购CEO李漾被投资人问得最多的是“你们拓了多少点位”。  彼时,点位数量是大多数办公室货架项目的生命线,也是它们不计成本争夺的战场。  2018年1月,启动半年的猩便利宣布点应数突破3万。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司江华表示,“谁的点位可以快速铺设、拥有更大的量,谁就有机会在
期刊
美东时间6月25日,雷军等一行人出现在纽约曼哈顿街头,他们正前往位于曼哈顿57街第五大道的四季酒店。在这里,小米海外的首站路演即将开始。  路演定在午餐时间,于酒店的地下一层举行,几十位西装革履的投资界人士熙熙攘攘来到现场,屋子显得有些狭小。雷军穿了一件深蓝色束腰西装,配一条米黄色领带,似乎精心修饰过。现场近半数人都懂中文,但小米CFO周受资还是为雷军做起了同声翻译。    一位在场的投资人对《财
期刊
俄罗斯电商极度不发达、零售生态顽固,中国公司陷入了渠道的纠结博弈  大概是今年6月,雷军结束IPO美国路演,飞了13个小时,落地北京后,见到了特地回国汇报的小米俄罗斯市场部员工。  这半年,小米在俄罗斯卖出了200万台手机,是印度一個月的销量,其中线上只占了20%。  小米去年在印度创下销量奇迹,靠的是轻车熟路的打法,七成销售来自线上。但在俄罗斯,印度那套失效了。  中国手机出海十年了,小米不是最
期刊
央行和财政部之间的争论,折射出诸多问题:目前去杠杆和化解防范金融风险的节奏及功效不甚理想,化解防范风险和稳增长之间的拿捏不甚从容,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不甚有力。换言之,谁主要负责去杠杆,谁主要负责保增长,分工不甚明确,责任亦不甚明确。  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的状态,则见仁见智。从央行人士的角度出发,自身又要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领导下将资金从表外逼回表内,又要兼顾市场流动性不能变紧,而
期刊
“消费者主权”时代对所有企业来讲既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  中国的消费品市场走过了产品主权时代、渠道主权时代,当前已经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  产品主权时代的市场特点是产品短缺或相对短缺。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渠道主权时代的市场特点是渠道为王。产品能够覆盖更多的终端市场,更能够触达到消费者就有可能赢得良好的市场空间。因此深度分销成为了企业新的核心竞争
期刊
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时候,就是音乐剧市场要起来的时候。中国去年的人均GDP是8000多美元  采访杨嘉敏对我来说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我是音乐剧的“骨灰级”爱好者,上大学时就参加了学校的音乐剧社,而杨嘉敏则是我们这群校园音乐剧爱好者中“把兴趣玩成事业”的代表人物。  杨嘉敏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在金融行业做了几年“金领”,然后辞职创办了七幕人生文化
期刊
未来数字化营销通道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既不掌握通道也没有消费者黏性的品牌商,最终的宿命就是走向消亡经常在沃尔玛购物的顾客应该都会  注意到“惠宜”(Great Value)这个品牌,因为这个品牌的商品往往占据着最好的货架位置,品质不错且价格实惠。惠宜是沃尔玛全球推广的自有品牌,创立于1993年。惠宜品牌是沃尔玛在客户需求的理解上设计,委托第三方工厂进行生产,并只在沃尔玛商场内销售。  20世纪早期,
期刊
纵是亏损,企业亦不惜重金参战。阿里巴巴16亿元拿下2018年世界杯版权、苏宁体育与体奥动力共担110亿元中超版权,它们看重的不是版权本身,而是版权背后产业链的万亿市场  阿里巴巴(BABA.N)逆袭腾讯(00700.HK),拿下体育版权的“天王山”——2018年世界杯网络转播权。乐视退出舞台后的国内体育版权争夺战由此告一段落。此后,企业要考虑的是如何收回高昂的版权成本。  早在2017年,阿里文化
期刊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据上,还体现在许多难以量化的细节之中  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是快还是慢?这取决于你以什么标准来衡量。  仅看国产葡萄酒,这几年的产量一直在下降,但进口葡萄酒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葡萄酒的消费量近几年也在上升。此外,还有许多难以量化的细节显示著这个市场在持续发育。  笔者2007年从公关和媒体的角度进入中国葡萄酒市场,对这个市场的发展有着深切的感受。当时全国只有寥寥
期刊
2016年,米其林上海指南出版。此后,这份闻名世界的美食榜单在中国经历了种种争议与挑战,未来仍将继续进军内地其他城市  微博上拥有3万多粉丝的美食博主刘雨奇是一名米其林摘星爱好者。每次出国旅行,她的行程都会围绕米其林星级餐厅的预约时间来规划。可是对于2016年开始出版的米其林上海指南,她却并不那么“感冒”。  劉雨奇是杭州人,上海是距离她最近的拥有米其林餐厅的城市。她告诉《财经》记者,米其林上海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