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并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有计划性地设置的一种模拟现场的情感氛围或者场景。创设情境则是指教师利用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出有形或者无形的氛围和场景。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进行情感体验,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鲜的事物和知识。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阅读的内容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来,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触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逐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一些常识性文章的阅读学习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下雨前各种动物的不同表现,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各种动物在下雨前表现的特点。又比如在学习《找春天》《秋天的雨》等课文时,可以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让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2.设计吸引人的导语。在阅读教学时,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课文的导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在正式授课前让学生观看这些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联想,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虽然新课标要求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反而提高了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公鸡的图片,让学生能对公鸡产生最直观的印象,并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对公鸡的形象进行描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容。
  4.运用逐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不同特点,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利用每一次机会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师生情》的阅读为例,在理解课文中“他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啊”这句话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待他们找到相关语句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样就不难找出“日夜操劳”“和蔼可亲”等对王老师形象描述的词语。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养成整体感知文章和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的習惯,促进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
  本文从情境教学以及情境创设的内涵切入,结合实例,从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吸引人的导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运用逐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四个方面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彩虹学校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以“人本”为基石,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的课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概念,它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由教学、评价、文化三大系统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多年课改实践,笔者总结出有关高效课堂评价的一些新体会,汇总成 “高效课堂评价与重心转移”的基本观点,与大家分享:  高效课堂的评价因其教育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而表现出与传统课堂评价理念的诸多不同:  
一、初中班级主体量化管理界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班级主体量化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这是必须要准确定位的。  通常班级主体量化管理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使管理条理化、规范化。如果只采取就事论事的管理策略,很容易造成学生无所适从。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标准、方式,可能每一次都不一样,学生也不是特别明确,有了量化指标,有利于学生规范遵守。二是能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使他们主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