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合班并校的弊端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组织实施,以防止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困难。本文就农村小学教育合班并校后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分析如下。
  一、孩子上学路长难走,加重了家长接送负担
  合班并校的开展,必然会导致撤消一些生源较少的农村小学,孩子不得不到几里甚至十里地以外的小学就读。有的村子里只剩下了低年级,有的更彻底,学校关门大吉,学校的校舍已经另有他用。原先那种一村一所小学局面完全被打破,学生在家门口读书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低年级的学生,并不具备独自上学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在早晚负责接送。家长在农闲时节尚可负责接送,但在农忙时,确实无法抽出这部分时间,因此导致了一些学生迟到、旷课,影响了教学质量,也由此导致在农村一些地区出现了较多的辍学现象。
  二、学校配套设施未完善
  农村小学合班并校之后,硬件方面的不足更加凸现出来,尤其是中心小学,巨型班级里人数多得连课桌椅都摆不开,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带来巨大难题;许多学生的家离校较远,在路上需要花费几十分钟以上,再加上许多农村家庭中午家长都在下地劳动,也不能照顾到学生的饮食,学生的饮食成了主要问题。更多的学生,则是在早上来学校时带一些方便面、馒头之类的食品,午餐就只能随便应敷。看着孩子们吃着冰冷的、没有营养的食物,老师们的心也在流泪。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生长发育也正处于关键时期,而目前合班并校之后的农村小学并不能解决学生们的饮食问题,不能保证学生们健康、茁壮成长,这些问题亟待政府教育部门的关注与解决。
  三、安全隐患增多
  在农村中,学生早晨上学普遍比较早,放学比较晚。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完全离开家长的监督和保护。由于大部分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交通意识还比较差,加上农村的机动车驾驶员几乎没有交警监管的现实。学生离学校比较远,许多学生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有的为了走近道,就走河边堤坝,尤其是在冬天,学生们天还未亮就要出门,因此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这几年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各地政府之所以十分积极地“撤点并校”,在于想由此减少办学点、进而减少教育投入,更方便地管理学校,“根本不是什么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学生着想”。
  康健教授也认为,撤点并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一刀切”,一些地方政府作规划时,总喜欢拿一些纸面的数据说话,比如说孩子上学的距离,有时候地图上直线距离只有两三公里,而由于地形崎岖,山路绵延,实际距离可能七八公里。“这些不能停留在纸面上,需要深入实地考察调研。”
  撤点并校在某些地区不仅没有带来农村教育的欣欣向荣景象,反而导致上学难、辍学增多、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甚至还有研究显示,缩小城乡教育之间差距的愿望也未实现,反而有进一步拉大之势。
  (作者电话:13978453678;邮箱:ytjylll@163.com)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作为鲁西南一所农村县域高中,实行课改以来,立足学校实际,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框架下,以课程引导学生创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基础课程、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立体化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者害怕写作文,甚至胡编乱造,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
时下,对于教师来说,听得最多的就是新课程、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也经常性地开展走进新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新理念下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一系列教育研究活动。这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灌输的新鲜血液。它犹如一股春风,让我们基层教师不断感受到教育那股清新的味道,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如今的教师,真的不能是一根粉笔走天下,传统意义上说的一桶水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孩子的需要了。现在的我们,要争当一个优秀
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语新课程改革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我认识到了英语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中。  教育家汪广仁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联。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利在当代,功于千秋。阅读让教育更美丽、更乐观。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形成。新课程要求小学生阅读量150万字。我们希望儿童大量阅读,而不是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而是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
5月8日至11日,教体局统一组织我们一行47人到杭州考察了4所学校。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尤其是他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精湛细致的管理模式、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12日上午回校后,我立刻组织学校领导干部结合“平度教育发展”大讨论,一起分享了考察的收获。  一、我的收获  (一)大刀阔斧的课程整合 浙江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课程整合为一门“科学”,历史与社会实践整合为“历史与社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工资制度是按照职称和薪级决定的,一个教师的职称和薪级确定了,其基本工资就定下来了。教师的学历特征、地区特征、地域差异等方面因素对教师工资影响显著。  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上众多职业中的一个,从业人员众多。2011年,全国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068.6万人,占当年从业人口的约1.40%,占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原则,中小学教师是完全的财政供
在新课改的教学活动中,历史科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陈述性的答案告诉学生。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改心得。  在讲述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先收集材料,课中分正反两方开展辨论赛。议题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正方:我觉得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照样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英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本质;把握;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数学教师真正地意识到自身最欠缺的是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把握。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初中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
近年来, 为了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 不能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课堂缺乏生生互动的学习样态, 很多学校开始聚焦“深度学习”这一关键词。“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是学生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下, 主动建构新知, 在情境中实现高效迁移, 最终获得思维发展、主动发展, 实现智慧生长的学习。那么, 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创造?经实践探索, 我校试图依托“三学”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