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门墙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两代的诗坛,未必比得上唐宋两代繁荣,然而论及热闹程度,恐怕比唐宋两代远远过之。
  在明清,各种诗学流派或主张,可谓层出不穷。翻开文学史的明清段,我们就可以看到: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秀水派、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令人耳鸣目眩,这种局面,幸福了古代文学专业的学者,却苦了中文系的学生。
  在唐宋时期,尽管也有不同诗学观之间的争鸣,但不会像明清两朝这样,出现这么多的激烈争吵,吵得起劲的,非要把那些不合己意的文学流派,批驳得一无是处才罢休。
  清人洪亮吉曾经写过《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截句就是绝句的另一个名称),里面有一首是这样的:“晚宗北宋幼初唐,不及词名独擅场。辛苦谢家双燕子,一生何事傍门墙。”根据作者自注,这首诗说的是朱彝尊。
  朱彝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学者,他写过一首《桂殿秋》词:“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这首词所关涉的对象,疑似朱彝尊的妻妹。朱彝尊年轻的时候,恋上了自己的妻妹,为对方写下了不少诗词,此事世所周知。朱彝尊晚年自定集子,坚决不删那些作品,可以说是名士派头十足了。不过,这首《桂殿秋》写得真是好啊,尤其是最后那句“小簟轻衾各自寒”,已经越出了词里的本事,写透了人生常见的那股荒凉味。
  洪亮吉认为,朱彝尊的诗,可没有他的词那么好。为什么呢?原来,朱彝尊宗奉唐诗,在平常的言论中,对宋诗多有摈斥之语,然而他自己年老时写的诗,又与宋人的调子相近,这就是“晚宗北宋幼初唐”一语的由来。
  朱彝尊是否一直以唐诗为依归,以及晚年是否改而宗奉宋诗,后人都有许多争议,这里就不说了。不过,洪亮吉的这句感慨:“一生何事傍门墙。”则是值得我们留意的。
  文学作品,是一个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累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选读、写作的时候,不可能没有宗主,于是文学流派随之产生。人们站队哪一个流派,也可以说是性情使然。有流派,自然不免争议,然而如果观点主张太严峻,像朱彝尊推举唐诗、贬抑宋诗这般做法,就不免招惹依傍门墙之讥了。
  门墙有古今之分。古之门墙,有汉魏古诗、唐宋诗(唐宋诗内又可以分盛唐、晚唐、江西诗派等)等。今之门墙,则有各方久负盛名的名家巨公,在这些人的门下,必然是附集者众,这也是人之常情。
  无论古今门墙,自然都是人们为自己加分的一种东西。然而说到底,门墙这东西,靠不靠得住呢?答案是显然的:靠不住。君不见,明清各诗学流派的首腦人物及其门生,有几个人的诗作是传世的?相反,诗名高扬至今的黄仲则、龚自珍,又属于哪一个流派?
  《人物志》说:“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这番议论是说识人之难,因为人有一种毛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
  其实,看取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也一样如此吗?一个事实是,我们容易欣赏与自己性情相近的文字,而对于那些不近己性的,能够做到阙而不论,就已经相当难得了。
  元好问写了一组绝句《论诗三十首》,评价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诗家,在最后一首诗里,他这样写道:“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liang)。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这个总结陈词,与其说是自嘲,毋宁说是一位高明之士,在对“异量之美”表达敬畏之情。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层次最高的竞技体育赛事,它是为了促进全世界人民相互了解,缓解战争和提倡世界和平的世界性民众聚会。但是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从它诞生之日开始就成了各种政治力量利用的舞台,它虽力图超越政治但却无法摆脱政治对它的影响。  [关键词]奥运会;政治介入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
[摘 要]如今,网络外交作为外交领域一项逐渐兴起的新外交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分析人士的关注。美国政府近年来更是异常重视网络外交。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对网络外交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信息时代,在制定外交谋略上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变化。美国的网络外交一方面是要保护美国基础设施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借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管控尚不严格的网络,来宣扬美国的政策主张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网络资源的飞速发展,给我国各行各业都带采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从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软心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从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等方法研究了“以人为本”管理之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以人为本”管理是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和图书馆现代化要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领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边界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者只有在观念、规则、操作三个方面形成共同体共识,由个人自觉的共同体意识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集体学术责任,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才会以良性的方式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
“卡西尼”号虽然已死,但它的遗产犹在。在它于2017年9月坠入土星烧毁之前,它以螺旋的方式绕了土星22圈,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来回俯冲。一边坠落,一边依然在完成一项叫“大终结”的探测任务。现在,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根据“卡西尼”号最后收集的信息对土星所做的分析。   土星的磁场很奇怪   太阳系所有行星的磁场相对自转轴都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但土星是个例外,土星的磁场似乎跟自转轴完全重合。
这套题目来源于心理学家Arthur Aron的团队1997年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发表的论文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方法在
[摘要]人类社会有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社会治理模式。梁治平在《法辨》中为我们提示了中、西方社会两种貌似相同、实则迥然的社会治理传统;厚重的人治传统深深地嵌入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这样的传统与我们现代追求的法治理想形成了文化裂痕,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法治理想的实现。以自然的名义宣布期待中的理想的西方自然法追求,为中国的法律人提供了一种信仰的路径,一种努力的精神。  [关键词]《法辨》;人治;法治;信仰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提问,说在北京当程序员,公司景气,挣的钱也不算少,但对于未来很迷茫——房价太高,又没户口,孩子上学也成问题。问:“我们的出路在哪儿?”反响热烈,大家七嘴八舌,但并没有人能给出“出路”,充其量就是“回老家吧”,带着怨愤的口吻。一个流浪歌手,有一天感叹北漂没有出路,挣不下钱,买不起房,我们可能会劝他:“靠点谱吧。”但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做着正经工作的勤快的年轻人,他还要怎么
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发表视频讲话,表示由于身体原因,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由于约束皇室行为的《皇室典范》没有天皇退位的条款,退位牵涉到国会对法律的修改,受制于不能“干政”的宪法制约,天皇无法直接表明“生前退位”,但通过电视讲话,他的这一愿望已经清楚地表达给了日本社会。  日本近现代史上,天皇直接向国民“发声”迄今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所谓“玉音放送”,承认战败投降
有段时间,每天午饭后就骑车到图书馆,看Lawrence Osborne的最新小说《黑暗中的猎人》。他的书大抵都与旅行或海外生活有关。这本《黑暗中的猎人》把故事设置在了柬埔寨,讲一个对生活备感绝望的英国苏塞克斯英文老师,只身跑到柬埔寨旅行,决定就此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记得书中有一句话写他对苏塞克斯教书生活的绝望:“教那些没人知道的东西,给那些永远记不住的学生。”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绝望感果真会油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