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的剖宫产率高达50%。为避免严重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子宫切除术等,传统上并不主张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产后出血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有指征的子宫肌瘤孕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行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对于不同特征的子宫肌瘤,剖宫产术时是否剔除尚无统一标准。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北京 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妇科,北京 100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的剖宫产率高达50%。为避免严重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子宫切除术等,传统上并不主张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产后出血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有指征的子宫肌瘤孕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行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对于不同特征的子宫肌瘤,剖宫产术时是否剔除尚无统一标准。
其他文献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期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期高血糖的母儿结局。指南第一部分已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57卷第1期,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诊断、孕前保健、营养管理、运动管理、药物治疗。本文为指南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孕妇糖脂代谢等指标的监测、母儿并发症、围产期处理、产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及超音刺猬蛋白(Shh)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恶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4月—2018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EM相关性卵巢上皮性癌(EAOC,即卵巢型EM恶变)患者50例(EAOC组),其年龄为(49±7)岁;另收集同期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M)患者35例(aEM组),其年龄为(44±9)岁,卵巢型EM患者50例(EM组),其年龄为(37±8)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免疫组化En
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不同时段阴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体检的月经规律的健康育龄期妇女11例,分别在月经期(第2~3天)、卵泡中期(第7~8天)及黄体中期(第21~22天)留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菌群分析。结果(1)阴道菌群物种多样性表现为月经期高于黄体期、也高于卵泡期,而大多数(10/11)入组妇女的阴道优势菌自月经期至卵泡期再至黄体期逐渐向乳杆菌属优势类型转化。(2)月经期至卵泡期再至黄体期阴道菌群的动态演变过程可以归纳为4种类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TA)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TA合并妊娠并最终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母儿结局。结果17例TA患者的24例次妊娠中,初产11例次(46%,11/24),经产13例次(54%,13/24);妊娠前慢性高血压4例次(17%,4/24),非高血压20例次(83%,20/24)。TA分型中,头臂动脉型15例次(63%,15/24)、广泛型8例次(33%,8/24)、肺动脉型1例次(4%,1/24),无胸腹动脉型;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lnc-MyD88)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辅以铂类药物 紫杉醇方案化疗6~8个疗程的卵巢癌患者共70例,收集其新鲜癌组织标本;另收集同期28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新鲜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RT)-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lnc-MyD88、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mRNA
目的探索接受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法(IVF/ICSI)治疗的患者控制性促排卵(COS)后发生卵巢低反应(POR)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POR发生的预测模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1716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PO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为预测模型入组变量;筛选其中入组变量记录完整的13266个周期,按照3∶1分为建模组(9896个)和验证组(3370个);建立预测模型,并依据预测
目的探讨跨越征(COS)分型对Ⅱ、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93例Ⅱ、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监护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采用COS分型将所有CSP患者重新分型为COS-1、COS-2型,比较分析COS分型下不同手术组间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1)超声监护手术组26例(Ⅱ型19例、Ⅲ型7例),均行超声监护下负压吸引术;腹腔镜手术组67例(Ⅱ型36例、Ⅲ
通过经胎盘给药与胎儿直接宫内给药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复律1例孕27周发现的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水肿胎儿。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总结胎儿SVT的治疗现状、推荐方案,重点阐述胺碘酮治疗难治性胎儿SVT的临床效果及监测要点。对于难治性SVT推荐单用碘胺酮负荷剂量为1800~2400mg/d,如果联合给药,剂量调整为800~1200mg/d,给药48h后调整为维持剂量200~600mg/d,持续给药至胎儿复律或水肿消失后,换用其他药物。用药期间监测孕妇的心律及甲状腺功能,新生儿出生后需关注甲状腺功能。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恶性心肺血管疾病。其发生率低,为(1.1~1.5)/10万,但病死率却高达25%~56%,严重影响母儿结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导致PAH的一种极罕见原因。本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HHT相关重度PAH患者,妊娠前2年确诊为HHT相关PAH,妊娠期行多学科管理,妊娠22周病情加重,妊娠27周 5行剖宫产术分娩一女婴,随访至今,母儿结局良好。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卵巢肿物为首发表现的Burkitt淋巴瘤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相似,因此,早期识别是治疗的关键。由于淋巴瘤的高增殖性及化疗敏感性,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风险极高,易发生致死性的电解质紊乱,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TLS的发展迅速,当与恶性肿瘤化疗后副作用或恶性肿瘤直接导致的肾脏损伤同时发生时,临床表现相似,其诊断难度增加,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致使疾病加重,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本文报道1例以卵巢肿物为首发表现